浙江“诚信奶奶”陈金英,10年还清2077万债务,91岁还想努力考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陈金英,一位家住浙江丽水的耄耋老人。

2021年的春节,是老人10年来,过得最舒心的一个年。

因为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她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拖不欠,终于还清了所有欠款。

算一算时间,陈金英老人是在她54岁那年,开始办厂做生意的,从负债2077万到如今的一身轻,老人也已到了90岁的高龄。

而她之所以选择,在知天命的年纪,不辞辛苦地去开厂,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她的理想不仅关乎于她个人,更关乎于整个社会。

当所有人劝她早做打算,宣告公司破产时,她却毅然决然地背上了这沉重的债务。

退休创业

人们普遍推崇创业要趁早的观念,因为越早创业的容错率就会越高,能够再来一次的机会也就越大。

但总有那么一两个奇人,会走出和普通人不一样的道路,例如晚年才终于将生意做大做强的老干妈奶奶陶华碧。

然而在浙江丽水,也有这样的一位老太太,和陶华碧一样选择在自己知天命的年纪,才开始创业。

可惜的是,虽然在事业巅峰期,她们都拥有千万的资产,但浙江丽水的陈金英老人却因为经营不善,在创业20多年后不但公司倒闭,自己还欠下了2077万元的债务。

陈金英老人的创业之心,一半是源于她本人勤劳、闲不下来的性格,另一半则是来自于她观察到的社会市场空白。

1983年,在丽水一处乡镇卫生院工作了快30年的陈金英老人,正式宣告了退休。

她和丈夫养有三子一女,和丈夫的退休工资也足够生活,甚至还绰绰有余。

按理来说,陈金英老人应该会过上人人艳羡的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悠闲生活。

但正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忙碌了一生的陈金英老人,最难以忍受的恰恰就是这样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

虽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陈金英老人始终觉得自己还不算老,她还可以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本陈金英老人,是打算继续研究自己的中医老本行,却因一次逛街的见闻,改变了她对自己未来的规划。

这年入冬时节,陈金英和老伴一起到市场上,准备买两件合身的羽绒服。

然而,逛来逛去的陈金英老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并不是她眼光太挑,而是市场上的款式实在太少。

虽然有很多样式新颖的服饰,但大多都是针对消费主力军,二三十岁年轻人的。

推己及人,陈金英老人觉得,大多数老年人还是有想要买新衣服愿望的,只是市场上款式太少。

如果是这样的话,陈金英老人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开拓这片市场,让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老年人,也能穿上质量好、又美观的老年羽绒服。

然而,陈金英老人的创业热情,很快就被家里人给泼了一盆凉水。

50对多岁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这个年纪去创业,在儿女看来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完全是瞎折腾。

他们希望母亲有这样胡思乱想的时间,还不如好好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顺便带带孙子。

陈金英老人是一个十分有主意且性格坚韧的人,这一点在后来她背负巨债,毅然坚持还款,就能够看出来。

儿女的反对,并没有打消她创业的热情,陈金英老人果断拿出自己的全部存款,3000块钱。

在自己家附近的一处名叫“黄泥山”的荒凉之地,租了几十平米的平方。

她的生意之船,便要在这里扬帆起航了,可惜生活并不像传奇故事,主角做什么都能一帆风顺。

陈金英老人的兴华羽绒厂,就像天底下大部分的工厂一样,先是在最初的一年,因为没有生意而苦苦支撑。

之后好不容易生意好转,工厂开始腾飞,又先后遭遇了大批的竞争对手,服装市场缩水,加上自家版式落后。

乃至金融风暴,工厂内部人心涣散,最终面临倒闭。

很多人都劝陈金英老人尽早申请破产保护,这样她虽然失去了厂子,但至少自己不用负债。

要知道2011年工厂破产时,出生于1930年的陈金英老人,已经有80岁了。

夜深人静之时,陈金英老人仔细一算,自己光是所欠下的债务利息,就达到了1300多万元。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能活到这个年纪就已经很知足,哪里还折腾得动还债的事。

陈金英老人做不出来背信的事,因为她始终都记得,自己工厂承包的第一笔生意,就是来自自己的家乡,丽水。

她的第一笔生意来自家乡的犁耙厂,对方看中她在家乡行医多年、诚信负责的个人品质,才坚持选择和她这个小厂合作。

后来随着订单不断增多,她要扩大厂房的时候,也是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借钱给她,是家乡的银行贷款给她,才有了厂子曾经年入千万的辉煌。

生意失败,她已经够对不起那些曾经相信她的人了。

如果自己再躲避债务,让这些人的投资血本无归,陈金英老人无法面对自己的良心,更加无法面对自己的子孙和社会。

事实上,和一般做生意赚钱的商人,会将钱用于继续投资或个人享受不同,陈金英老人赚来的钱,大部分都用在了研发一款中医药枕上。

毫无疑问,陈金英是一个有眼光、善良的老人,但在商业运作上,她还缺乏一个专业商人的敏锐。

2011年,陈金英老人的兴华羽绒服厂,迎来雪崩的一天,滞销的羽绒服堆满了仓库,而新的订单却迟迟不到。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对陈金英经营理念不满已久的一位股东的退出。

厂里的资金链彻底断裂,厂子直接停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了销售。

工人的工资发不上,银行的贷款也还不上,同样亲朋好友的借款,也都还不上了。一时间,厂子里挤满了拿着欠条,来找陈金英要债的人。

陈金英老人不得不承认,她一手创办的兴华羽绒,真的走到了尽头。

而此时的陈金英老人,已经为了工厂负债累累,累计的欠款已经达到了2077万元。

十年还债路漫漫

一个人要花多长的时间,才能还清2077万的债务?陈金英老人给出的答案是十年。

从80岁到90岁,这10年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弥足珍贵,而陈金英老人用着珍贵的10年风雨无阻,没有一日休息的在赚钱还债。

也许你会好奇一个已经80岁的老人,可能连走动都变得困难,她要怎么样来挣钱还债呢?

陈金英老人还债,她的金钱来源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她破产后卖掉的厂房,以及过去投资买下的市里两套房子。1600万的厂房,卖了900万,两栋住宅也被低价贱卖。

这笔钱被首先用来还银行的贷款,避免牢狱之灾,留有有用之身,银行的钱必须先还。

还完大笔的款项,陈金英老人的身上还有350万的外债。

陈金英老人第二个金钱来源,就是她和老伴的退休金。

夫妻俩在年轻的时候,一个是中医,一个是兽医,都是在国家单位上班。

退休后都有一笔足够生活的退休金,除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笔固定资产每个月都被陈金英老人用来还钱。

不过这个来源,因为不久之后老伴的离世,锐减了许多。

相互扶持了一辈子的老伴骤然离世,陈金英老人的心都要碎了,此后维持她继续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便是这一笔笔还没还完的钱款。

害怕自己因为衰老,而忘记一些欠款和欠款人,陈金英老人身边一直贴身带着一个账本。

说是账本,其实只有薄薄的三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地详记了自己的债务。

哪个人?什么时间?借了多少钱?陈金英老人每还一笔就会在后面仔细地划上斜线。

陈金英老人第三个金钱来源,就是她工厂里积压的那两万多件羽绒服。

对于陈金英老人来说,她这一生最熟悉的事情只有两件,第一件就是当中医给人看病,第二件就是卖羽绒服。

只不过到底年纪大了,她已做不到像年轻人那样卖力地吆喝,但她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坚持。

不管是寒来暑往还是风雨霜雪,陈金英老人永远都在市场,那个熟悉的位置摆摊。

小喇叭里录好了叫卖的声音,陈金英老人便缩在一旁的矮凳上,只要有顾客上门,一动不动的老人就会猛地站起,向客人推销自己的羽绒服。

从清晨五六点到晚上八九点,如此辛苦地摆摊,让陈金英老人的孩子们也很看不过去。

毕竟没有哪个孝顺的孩子,会看着自己年迈的老母亲,这样辛苦。

于是很快,陈金英老人的4个孩子,纷纷提出要帮她还债,不过陈金英一个也没有接受。

不是因为她死要面子活受罪,是因为在陈金英老人心中,这些不仅仅是欠款,更是她的责任,她诚信的证明。

但那些债主,没有几个人相信陈金英老人说的这些话,他们可不在乎面对的是耄耋老人。

因为债主多,几乎每隔几天陈金英老人就会被人找上门,然后被搜刮走刚买了两件羽绒服的钱,甚至就连春节,债主也会上门讨债。

苦点儿,累点儿,陈金英老人都能接受,毕竟她也是从苦日子里过过来的。

可有一点至今还是让她惴惴不安,那便是老人时常要接受,讨债人精神上的恐吓。

自从开始欠债,陈金英老人就很少笑了,毕竟每日劳累忙碌的工作,实在没什么精力再去保持一个好心情。

为了还债,陈金英老人将自己能卖的电子产品,全部都卖了。

她的家里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屋子里堆满了代销的羽绒服,原本应该放电视的地方,只剩下空荡荡的一面墙,老人没有了任何的娱乐生活。

因为讨债的人总是三五不时地上门,陈金英老人也不敢让孙子孙女,来探望自己,怕吓着他们。

原本应该尽享天伦之乐的老人,只能孤寡的一个人过日子。

但好在还有很多热心人,愿意帮助陈金英老人,给她施以援手。

在陈金英老人的还债之路上,一直都有好心人在帮她,例如她的邻居叶苏珍。

她曾是陈金英老人厂子的工人,在老人落魄后经常主动来帮忙,拿着远低于市场价的微薄工资,跑上跑下的帮忙。

还有和陈金英老人合作多年的老客户,一直坚持在陈金英老人这里拿货。

后来,在几年的时间里,陈金英老人慢慢卖掉了自己那两万多的库存。

之后,陈金英老人将自己老房子的一楼,隔了十几个平方出来,摆了几个货架,衣服挂出来,当一个简易的店铺。

慢慢的,开始有人关注起这位老人的诚信事迹,无不为之坚持还款的精神所打动。

媒体将陈金英的故事传到了网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同情声和叫好声。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多丽水当地的网友,特意赶到老人开的服装店,去买上一两件羽绒服。更有外地的朋友到不了现场,直接发起线上捐款。

2021年春节前夕,陈金英敲响了自己本家侄子的大门,7万块钱连同借条一起还给了他,这也是陈金英最后一笔债务。

完成最后一笔还款之后,陈金英老人迈着轻快的步伐,第一时间去商场买回了一台电视。

还债多年,终于结束了,老人高兴的像个孩子,也第一次给自己放了三天假

说起以后的打算,91岁高龄的陈金英老人,则表示自己还想去考个中医医师证,重新拾起老本行。

尾声

10年的还债生涯,增加的是老人的人生阅历,却没有磨灭陈金英内心的热情和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她深感,这一路走来受到社会的很多帮助,为了回馈社会,陈金英在还债路上,早早就开始捐赠自己的羽绒服产品。

在2018年1月,在还清55万元银行贷款后,时隔没几天,87岁的陈金英老人,就冒着冬日寒风,给当地一处敬老院的140多名老人,送去了价值2万多元的羽绒服。

她说:“大家对我这么关心,我也要把温暖传递出去,让老人们能穿着新羽绒服过冬!”

还债的最后两年,陈金英老人陆续换了几处店面,唯一不变的是她诚信经营的理念。

所谓一诺千金,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陈金英老人用10年的还债生涯,向人们证明了诚信这一道德品质的可贵。

见贤思齐,“诚信奶奶”陈金英,诠释了诚实守信的君子准则,堪称当代楷模。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遇到巨大的挫折,很多人都认为,年龄是克服这些挫折的关键。

但实际上,不管你处于人生中的哪个阶段,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你是否拥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品质,才是能否克服问题的关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陈金英已是耄耋老人,但她诚信、负责、坚韧的品格,值得所有年轻人学习。

相信只要你有这样的决心和品格,任何的困难都会有被克服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债务   丽水   诚信   耄耋   厂子   债主   欠款   老伴   浙江   羽绒服   奶奶   年纪   生意   老人   工厂   努力   时间   社会   陈金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