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逆袭:并购成就世界品牌(二)

通过并购持续向乘用车高端及海外市场发起冲击

 

吉利的成长伴随着一系列的并购,随着吉利控股集团不断发展,纳入旗下的品牌也越来越多,除了大家熟知的吉利汽车外,还将沃尔沃、宝腾、极星、路斯特等品牌收入囊中,并孵化出领克、极氪品牌。在多品牌协同发展的持续发力之下,吉利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依目前的势头来看,吉利控股成为世界级汽车制造厂商指日可待。

 

1. 砸下18亿美金,圆梦沃尔沃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也是中国汽车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例,一度被列入教案中,广受关注。

 

沃尔沃在属于福特集团的时代,原本被誉为最安全的二线豪华品牌汽车沃尔沃,竟然逐渐朝着三线下滑,甚至抵达了无人问津的程度。在投入吉利怀抱后这种状况得到了转变,吉利几乎保持了沃尔沃的独立发展。在吉利财力支持与开放管理下,沃尔沃被收购一年后就扭亏转盈。到了2021年,沃尔沃全球销量近70万辆,其中中国销量超过17万辆,11年时间全球销量翻了近一倍。

 

“重回轨道”的沃尔沃拥有了继续研发的动力,而吉利不仅享受到沃尔沃带来的利润贡献,更重要的是收购带来的原创技术极大推动了吉利技术水平的提升。

 

2021年10月29日,随着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的一声钟响,沃尔沃正式挂牌上市。从吉利收购到独立上市,11年间沃尔沃市值暴涨12倍达220亿美元,也成就了瑞典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IPO。

 

 

 

2. 收购宝腾汽车股份,进军东南亚市场

 

在2017年6月23日,吉利集团继续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并成为宝腾汽车的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

 

早在2005年,吉利就和马来西亚本地知名工业集团IGC签署了合资建厂的协议,计划产能3万辆/年,当初选定的是吉利当时销售较好的金刚或远景,只是马来政府要求吉利合资厂生产的汽车只能出口,不允许进入当地销售,使得最后合资建厂的计划流产,吉利也没有如愿大举挺进东南亚市场。

 

现在的情况大为不同,宝腾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制造商,被吉利收入囊中,吉利便可凭借此优势以极低的关税进驻东南亚这个巨大的市场抢占份额,这不仅仅是为吉利汽车拿到了打开东南亚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更是我国自主品牌走出去的一大利好机遇。

 

 

 

3. 控股路特斯(莲花),切入超高端纯电智能汽车

 

2017年在收购宝腾汽车49.9%股份的同时,吉利也顺势以5100万英镑(约合4.42亿人民币)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取得了路特斯51%的股份实现了控股。

 

路特斯(Lotus,又名莲花)是世界著名的跑车和赛车生产商,创立于1948年,与法拉利、保时捷并称“世界三大跑车制造商”。2018年,路特斯开启电动化转型之路,成为首个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世界级跑车品牌。未来五年,路特斯科技将推出三款纯电车型,包括一款E级SUV、一款E级四门轿跑,还有一款神秘的D级“纯电智能新物种”。

 

另外,路特斯作为复合材料和轻量化设计的领导者,这一点也被吉利所看重,进而运用在吉利品牌和LYNK&CO品牌旗下的车型上,与其他自主品牌甚至合资品牌相比也更具优势,而路特斯品牌的加持也会让吉利在品牌形象和产品力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4. 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摘得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2017年底开始,吉利汽车开始实施跨国收购戴姆勒计划,并在2018年2月宣布以90亿美元巨额收购戴姆勒约9.69%的股份,这也使得吉利集团成为戴姆勒的最大单一股东。

 

入股戴姆勒,一方面是想进一步推动吉利进军高端汽车市场,更重要的是,戴姆勒曾计划未来在电动车领域的投资超过100亿美元。除了对电动车制造进行投资以外,还将额外投入10亿美元资金用于电池产品的生产。而吉利集团正在大举进行汽车产业资源的整合与布局,对新能源车的研发迫切需要技术支持,若能引入戴姆勒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可以助力吉利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

 

后续的动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猜想,2019年3月吉利汽车与戴姆勒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主要的战略阵地设在中国,戴姆勒与吉利汽车各持股50%。计划将Smart打造成为具有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高端品牌,Smart品牌未来的发展轨道将发生改变,进一步增加Smart品牌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2019年5月蔚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与戴姆勒移动服务公司合作,双方认缴出资和所占股份比例相同,出资金额为8.5亿,拥有股权50%。可以想见,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大合作领域和融合步伐,为吉利的世界级出行服务商增添亮色。

 

 

 

5. 入股雷诺韩国,暗度陈仓,剑指北美

 

2022年5月,吉利以13.76亿收购雷诺的股份,拿下雷诺韩国汽车,交易完成后,吉利将持有后者34.03%的股权。

 

从官方财报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雷诺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7.1%,仅为55万辆,刷新了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季度销量纪录,其中亚洲市场的表现可以说极为惨淡。此次入股后,吉利将成为技术输出方,合作产品将采用吉利位于瑞典研发中心研发的CMA模块化架构,并使用吉利的雷神动力系统。雷诺则将发挥在造型设计、制造以及销售渠道方面的作用。而吉利汽车也凭借这次收购,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雷诺位于韩国釜山的三星工厂和渠道,吉利下属品牌诸如领克01等车型将进入韩国市场。

 

最为重要的是,吉利的心思还在于,用一个市场撬动更大的市场。布局韩国意图暗渡陈仓,是想借助韩美之间的贸易渠道,通过在韩生产然后出口,谋求包括北美在内的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吉利目前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转型并不顺利,吉利也希望从雷诺方面,获得一些灵感。雷诺本次与吉利牵手,双方将共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成果,共同进行新车型的研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三星   吉利   沃尔沃   雷诺   品牌   销量   韩国   成就   股份   汽车   世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