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制造业GDP:中国已超过2.5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1.83倍

继续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培育和壮大普惠金融体系与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的立身之本和命脉所在,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背景下,提倡和重点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将有助于我国在新的业态中“形成新的生产和商业模式”。

还有助于数字、智能与制造的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持久提升我国各领域的竞争力。

我国制造业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实体经济的内涵很丰富,包括了制造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交通运输、零售批发等等。其中,制造业通常被认为是“实体经济中的核心部分”,是构筑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

虽然在虚拟经济层面,我国依然与美国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在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制造业方面“我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各国之首”。以2021年为例,我国制造业创造的GDP换算成美元高达4.864万亿。

大约是美国制造业创造GDP能力的1.8倍,并再度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这三个国家制造业创造的GDP之和——我国的钢铁、汽车、高铁、造船、手机、家电、石化等产量都在全球领跑。

2022年上半年,美国制造业创造的GDP接近1.368万亿美元,而我国制造业完成的名义GDP却高达162315亿元人民币(如下图),实现了2.5万亿美元的突破——已提升至美国制造业规模的1.83倍。

回顾最近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制造业创造的GDP在全球占据的比重“由15%左右,大幅提升至当前的30%左右,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并实现了一系列的高质量突破。

比如: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就是我国研发制造的。在其他国家继续试图攻克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同时,我国已在展望第五代了——无须大量依赖冷却水,有望在内陆地区建设。

此外,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是我国制造的,墨子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我国制造和发射的,还有现代化电网、光伏设备研发和制造、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

部分核心领域,仍有待突破

最近几十年,我国制造业规模和结构都在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但在部分核心技术领域,我国依然存在较大短板。其中,网友们较为关心的就是芯片及其关键设备制造(如高端光刻机)。

在未来数年时间内,高度芯片依赖国际市场供应格局预计不会发展根本性扭转。但差异在不断缩减,各地正在从顶层设计开始,牵头推动研发、制造和资本结合,以国家力量促进国产芯片产业的快速崛起。本文由南生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美国   制造业   核电   中国   上半年   实体   芯片   规模   领域   美元   我国   经济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