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医生:或许出现这5种情况

孩子小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会形成自己的小习惯,很多孩子小时候,可能都会出现咬手指的情况,有的是自己习惯性咬东西,有的是学旁边的小朋友咬指甲。

出现这种情况,在很多父母看来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根本不需要干预,等孩子长大以后就好了。还有的父母会伸手打掉孩子咬指甲的动作,会通过别的方式来改掉孩子这个坏习惯。

孩子习惯咬指甲的原因

1、不良的生活习惯

孩子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如果家长有咬手指的不良习惯,孩子会有意识地模仿家长,从而容易出现喜欢咬指甲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及时纠正孩子即可。

2、缺钙

如果孩子挑食、饮食结构过于单一,可能会使体内的钙元素大量流失,从而容易导致缺钙,出现喜欢咬指甲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片、维D钙咀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异食癖

如果孩子的代谢紊乱、味觉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孩子患上异食癖,从而容易出现喜欢咬指甲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心理辅导进行治疗。

4、情绪

咬指甲的发生与情绪紧张和焦虑有关,儿童开始咬指甲时往往有诱因,比如家里的不和谐、父母关系不融洽、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后,通过咬指甲这种行为可以减轻上述原因导致的紧张不安,长此以往则形成了习惯的行为。

5、心理因素

比如心理压力大,敏感,自卑或者缺乏安全感等等,有这些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孩子容易咬指甲,家长一定要和孩子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孩子改善咬指甲的习惯。

6、缺乏安全感

小孩缺乏安全感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进而可能会出现小孩喜欢咬指甲的情况。建议家属及时与小孩进行交流沟通,适当给予小孩陪伴,可以带领小孩参加体育锻炼,缓解小孩的不良情绪。

7、为了吸引身边人的注意

有的孩子爱咬指甲则是为了吸引身边人的注意,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对这类孩子来说,可能平时父母很少陪伴他们,和他们共处的时间也很短。这类孩子为了吸引父母更多的关注自己,往往就会采取一些不太好的行为。

如果你家孩子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才爱上咬指甲的,那父母就要检讨自己的行为。不管平时多忙都要给孩子足够的关怀和爱护。

咬指甲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的习惯,主要表现为儿童反复出现的自主或者是不自主的狠咬手指甲行为,在幼儿时期,也可表现为啃咬脚趾甲的行为。

常见于10-18岁的孩子,开始于3-6岁,可实行至青春期,甚至可持续终身。高峰期年龄男性12-13岁,女性3-8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的下降。

从小“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或许出现这5种情况

1、容易自卑、自闭

对于爱咬指甲的孩子来说,性格内向的孩子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爱咬指甲的孩子,如果长期存在这些症状。

可能会导致情绪积聚在内心,引起性格发育异常,出现自卑、内向的性格,甚至可能会出现抑郁症。

2、阻碍孩子牙齿发育,影响孩子颜值

孩子在咬指甲的时候,两边脸颊是收紧的,原本正常弧形的牙弓会被挤压成尖形,造成上颚盖高拱。这不仅影响孩子牙齿、牙龈、及下颌骨的发育,还容易导致孩子下颌前突、牙列不齐、妨碍咀嚼......

而且,孩子如果经常咬指甲,手指长时间顶在上前牙处,会导致上前牙向外突出,形成龅牙,上下牙齿没法正常咬在一起,十分拉低孩子的“颜值”。

3、容易感染疾病

一个人的手平时接触的东西很多,很容易沾染细菌,更别说小孩子喜欢到处摸来摸去,这样接触的细菌更多。

所以小孩子喜欢啃指甲,这样细菌就会从“口”进去,这样会小孩的抵抗力慢慢下降,抵抗力一差身体就慢慢变弱,容易生病。

而且这个习惯没有改掉的话,有可能会接触到传染性的疾病,这样造成的影响更大。就像现在持续一年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传染方式就有人传人、通过黏膜传播,如果爱啃指甲的小孩接触到病菌,那被传染的概率更大。

4、出现甲沟炎现象

如果一个人出现甲沟炎的病症,那么就会采用拔指甲的方法,让指甲重新长出来,才能够让指甲恢复如初。而这样的方式,让得过甲沟炎的人都心有余悸,再也不想经历了。

有的孩子将自己原本好好的指甲,全部啃的参差不齐,严重者不会变成甲沟炎。所以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遭罪,那么就一定要让孩子戒掉啃指甲的这个恶习。

5、手部感染

经常咬指甲可以造成手指甲的湿疹、感染、脱皮等情况。宝宝的手指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变形,所以要避免咬指甲的情况。

如何改掉咬指甲的习惯?

【转移注意力】

我们不要直接制止孩子咬指甲,但可以不动声色地减少这样的行为。比如转移转移力。看到孩子将手往嘴里塞时,我们可以拉住他的手说,我们一起玩游戏吧。或者找个具有挑战性,孩子又感兴趣的玩具放到他手里,邀请他一起玩。

让孩子的手忙起来,转移注意力。孩子也就慢慢忘了咬指甲这件事。不过,转移注意力的时候,主要是我们陪着一起玩,而不是将玩具塞给孩子就不管了。亲子陪伴和互动时光,能让孩子汲取力量,放松心情,从而有更好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不加惩罚的强化】

不要通过责骂或惩罚来控制病人,而要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很多咬指甲的行为都与心理紧张有关,这种心理紧张是自身无法很好控制的,单纯的训诫只会加重焦虑,让坏习惯变得更糟。

心平气和地指出病人的不良行为,提供可能的方案尝试,短期取得成效时给予明确的表扬和鼓励。

【用绘本故事来鼓励】

可以给孩子买一本绘画书,关于爱咬指甲之类的,在读这套绘本时,家长可以将里面人物的名字换成孩子的名字。

通过故事,让她知道咬指甲的危害与戒掉方法。比如绘本中的这句话:你想咬指甲的时候,就抱抱妈妈吧,这对孩子或许会很管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指甲   情况   孩子   可能会   小孩   家长   父母   习惯   医生   心理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