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贴士:喂养关系不会让家庭关系更亲密,关心和爱才是正解


在家庭亲子关系中,大多数母亲扮演着和子女关系更亲密的角色,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这是由于母亲可以满足婴儿的基本需要,所以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常在母亲喂养婴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因而,母亲就与愉快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于是母亲与子女之间的“爱”就产生了。但心理学家哈洛却发现:“爱和情感可能是与饥饿和口渴一样强烈的基本需要,抑或比它们更强烈。”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哈洛用猴子验证了这一实验,实验人员制作了两只猴子,一只猴子被海绵和毛织物包裹起来、胸前装了一个奶瓶的木头猴妈妈,另一只是用铁丝网制成、同样安装了一只奶瓶的铁猴妈妈,研究人员将两只代理母猴分别与幼猴放在单独的房间里开始了一系列的试验。

在实验开始阶段,所有的幼猴与两只代理母猴都有接触,可所有的幼猴却都对绒布母猴表现出了极端的偏爱,哪怕是那些被铁丝母猴喂养的猴子。研究者将实验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恐惧性和安全性方面,结果一样让人大吃一惊,只有在绒布母猴在身边时,所有的小猴子们才能放松的玩耍,每当看不到绒布母猴的身影,小猴子们就会恐慌不安。另一方面,那些被铁丝母猴喂养的小猴子虽然与另一组小猴子的食量一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可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对牛奶的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

千万不要小看这项研究,多少年来,传统观念总是赋予给母亲更多照料子女的职责,每当一个家庭中需要有人为了孩子做出牺牲,母亲总会是不二人选,似乎喂养关系的形成注定她们就是比父亲更加适合这一角色一般,可通过哈洛的研究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父亲其实一样可以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只要赋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父亲们一样可以与子女建立“母亲般”紧密的亲子关系,父母可以用更全面的眼光进行家庭职责的分工。

这一研究同样可以给一些父母们带来启示,或许你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讨厌和给父母相处,一心想要逃出父母编织的“牢笼”?有无可能只是因为父母们就像实验中的那只铁丝母猴一般,他们虽然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居住环境,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可却连一点点的拥抱相处的时间都不愿留给孩子,这与冰冷的铁丝母猴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总说血浓于水,可事实或许并不如此不是吗?如果一个孩子与他的亲生父母生活在一个冰冷的家庭关系里,另一个孩子与他的领养父母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里,我毫不怀疑,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远比那个所谓的“血统一制”的家庭拥有更紧密的情感链接。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父母与孩子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隔阂,希望通过心理学家的研究能给父母们带来一点点启发,其实父母与子女的竖冰并不是一个不可打破的存在,只要大家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彼此的关爱相处上,孩子也将会变成幼年时依赖我们的可爱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家庭   绒布   奶瓶   铁丝   猴子   心理学   子女   婴儿   亲密   母亲   父母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