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服装巨头陷纠纷,搜于特欲借重整还钱

日前,搜于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503.SZ,简称“搜于特”)公布了一项诉讼进展,搜于特及其子公司因欠款2.2亿元被农发银行东莞分行、广东美易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提起诉讼,上述债务若不能如期偿还,公司将会面临强制执行的风险。不过,这2.2亿元只是搜于特巨额负债中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8月10日,搜于特逾期债务合计有35.68亿元,而截至今年6月31日,搜于特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75亿元。

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公司的经营也陷入恶性循环。从2020年至今,搜于特已经连续三期亏损,如今入不敷出的搜于特想借重整实现翻身。不过,重整是否能顺利实施,还未可知。

资不抵债欲重整

搜于特2022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9.96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23.04亿元,总资产53亿元。同时,流动负债47.05亿元,非流动负债7.66亿元,合计负债54.71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103.22%。所有负债项目中最高的是短期借款,金额为27.09亿元,占负债总额的49.52%。

今年8月,搜于特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8月10日,搜于特逾期债务合计有35.68亿元,而截至今年6月31日,搜于特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75亿元。搜于特董秘在2022年10月9日回复投资者询问时表示,目前公司的主要债权人是各银行。

搜于特如何偿还债务?钛媒体APP注意到,搜于特曾分别于6月和8月两次出售资产,分别为子公司广州高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股权和浙江东利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价格分别为704.66万元和5400万元。2022年10月12日,钛媒体APP询问搜于特证券部,是否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还钱,对方未做出明确答复。不过,搜于特证券部表示,公司希望通过重整偿还债务。

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南昌泰顺制衣有限公司(简称“南昌泰顺”)按订购合同向搜于特供应货物,但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仍有1050.45万元货款未结清。2022年2月25日,南昌泰顺以搜于特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搜于特进行重整。

2022年3月1日,搜于特发布公告称,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高新投”)有意向成为重整投资人,双方签订了《破产重整之投资意向协议》。据了解,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搜于特第二大股东,目前持有公司股份约2.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07%,经营范围为商务服务业。

此后,搜于特加紧进入重整程序。1月至今,搜于特多次发公告表示,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关于受理重整申请的裁定书,申请人的申请是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重整工作。截至钛媒体app发稿时仍未收到法院受理搜于特重整申请的消息。

有专家告诉钛媒体APP,上市公司申请破产重整还需要得到证监会的批准,前提之一是大股东把欠款还上,防止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后再申请破产,这实际上是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从目前大部分案例来看,被驳回的情况不多,因为破产重整是对各方都比较有利的一种模式。而从搜于特本身的情况来看,此前和广州高新投签署的《破产重整之投资意向协议》,有利于推进公司破产重整。“在破产重整中,最核心的就是要找到投资方,注入新的资金。”

大股东多次被动减持股票

钛媒体APP注意到,搜于特大股东马鸿已经多次因股票质押融资违约,被动减持公司股份。

7月28日,搜于特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马鸿先生因股票质押融资违约存在强制平仓的风险,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被动减持股份,在今年6月13日和6月14日共减持公司股票104.14万股,减持比例为0.034%。

实际上,从2021年开始,搜于特的大股东马鸿及其一致行动人广东兴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原投资”)已多次因股份质押融资或担保因违约而被动减持公司股票。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6月3日至今,马鸿及兴原投资累计被动减持搜于特股份100,206,63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8%。

除了被动减持,马鸿以及兴原投资在此期间也在通过集中竞价个大宗交易等方式主动抛售公司股票。2020年10月,马鸿以及兴原投资合计持有搜于特31.39%的股票,通过数次减持,双方合计持股比例下降至18.46%,其中有16.2%处于质押状态。

经营业绩连续三期亏损

巨额的债务让搜于特的经营陷入恶性循环,以2022年中期为例。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71亿元,同比下滑61.71%,亏损6.13亿元。对于上半年亏损的原因,搜于特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公司资金紧张,流动性短缺,导致公司及子公司多笔金融机构贷款逾期违约公司信用受损,融资困难,客户与供应商流失,对公司业务开展带来较大影响,造成报告期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昔日服装业巨头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

公开资料显示,搜于特成立于2005年,于2010年上市,旗下“潮流前线”品牌一度成为休闲潮流服饰的代表。2015年,由于国内服装市场消费低迷、增长缓慢,搜于特成立全资子公司——东莞市搜于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从事供应链业务,向时尚产业品牌商、制造商等客户提供原材料。2016年,搜于特发布纲要,计划在2015-2018年期间,投入60-100亿元人民币促进转型升级。

此后,搜于特的原材料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2.9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58.4亿元;同期,收入占比从14.92%增长至82.56%,快速成为搜于特的第一大业务;而此前的主业服装业务,则从2016年开始持续萎缩。从2018年开始,搜于特供应链业务发展放缓,其整体业绩也开始下滑,2020年业绩开始出现亏损。

搜于特从事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主要以原材料采购、仓储配送等业务为主,原材料销售成为影响其业务的关键因素。2015年,搜于特材料销售毛利率尚为9.17%,从2016年开始就不断下滑,到了2019年,材料销售毛利率下降至负数,为-1.10%。搜于特曾表示,相关原材料价格影响了业绩。

供应链业务的经营模式也导致公司存货在不断增加。2016-2021年和2022年中期,公司的存货分别为12.64亿元、19.02亿元、27.45亿元、31.91亿元、20.63亿元,2.66亿元、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57%、18.41%、27%、28.2%、19.56%、3.94%、5.29%。

为了清理库存、缓解资金压力,公司对存货进行降价促销。2020年11月、12月对库存存货进行降价促销,尤其是对品牌服饰业务库存进行大力度降价促销,降价促销导致亏损7.5亿元。2021年,公司加大了促销力度,以期加快回笼资金。从数据也可以看到,2021年公司库存大幅度减少。

除了供应链业务,搜于特原本的服装业务也不好过。截至2021年末,搜于特关闭了956家实体店,2022年上半年关闭的有298家。有投资者注意到,搜于特认证的抖音账号8月29日以后就没有直播更新了。公司回复称抖音“潮流前线”品牌号目前正在调整,后续将继续进行直播。(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丨作者 钟广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泰顺   南昌   存货   广州   债务   子公司   巨头   上半年   昔日   纠纷   业务   媒体   服装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