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猫

我们大学有很多猫。

先前我是不知道的,因为它们大都浪迹在图书馆附近。我刚来,又碰上疫情闭馆了一段时间,没想着到那边去。后来渐渐摸熟了地方,赶巧疫情也松下去,于是便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与它们相遇也就不可避免了。

这些猫都是野猫,可并不怕人,懒洋洋卧在地上,看着人来人往,并不惊慌躲藏。听了车铃也不规避,那派头好似车轱辘压过胡须也泰山不动。非到不得以的时候,不肯舍弃腹下被暖得温热的土地,只有见势头实在不好,才顺势伸个懒腰,慢吞吞踱步走开。

它们虽然无所谓主人、家庭之类,但生存是不愁的。住的地方多的是,树林里、灌木旁,乃至刮风下雨了,也还有车棚可以将就将就。有一身自带的皮草,于是冬暖夏凉,同时还起到遮羞的作用。行的问题不用考虑,图书馆附近就是它们的整个世界了,如果乱跑一气,不但有迷路的风险,而且有性命之忧——我们学校路上车是很多的,何必冒险呢?这怕也是其他地方看不到它们的原因。

最重要的吃的问题,曾经困惑了我一段时间。这里大概没有老鼠给它们抓,也没有残羹剩菜之流,可一个个还是肥头大耳的模样,颇有中年发福的气质。后来我留心,才观察到是有人主动投怀送抱。猫们并不难看,可以算得上是可爱之流。于是它们便借助这一优势,蹲在墙根旁,装出可怜的模样,咪咪地叫着;有的甚至直接趴在台阶上,伸几个懒腰,打几个滚,都会有人捧着猫粮来一粒一粒地喂食,甚至我偶然见到一个女生往一只小盆里给它们倒牛奶。我顿时觉得肥光满面就是顺理成章。

考上大学之前,我一直都在农村。村里养猫的不多,大多养狗看家护院,实在养猫也不是整天只看它伸懒腰晒太阳。农村里似乎没有宠物的概念——至少我们那里是这样,单养个没什么用的物件,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于是初来乍到,我对猫们的肥头大耳表示很费解,是的,有时它们高兴了,吃着你手里的,暂时忍受摸一摸的行为。可有时不开心呢,便是游刃有余地躲着你,连“手里的”也嗤之以鼻了。或许除了安抚一下自己的慈悲与善良,也没有其它用处——反而有被抓伤感染的风险,所以我一般都敬而远之。

我又到图书馆来,看见阶梯上趴着的猫周遭围了两三个人,不住地摸着它那油光发亮的毛皮,并且武器由猫粮变成了肉的时候。我禁不住想,为什么总有人愿意供养起这样一笔糊涂账?

或许想得明白,但我自嘲愚钝,于是大概率是想不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装出   车铃   糊涂账   车轱辘   图书馆   懒腰   疫情   模样   手里   养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