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幅乡村振兴“新安山居图”,黄山的他们点亮了“满天星”


黄山地处皖南,犹如一枚红枫叶镶嵌在富饶的长三角南翼。神奇的北纬30度,孕育了璀璨的徽州文化,造就了绝美的生态环境,于时光沉淀、于岁月雕琢了黄山乡村。


近年,黄山市围绕“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目标蓝图,深入实施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发挥党群部门合力、党员示范作用和群众首创精神,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绘出一幅幅美丽“新安山居图”。

新安山居图


组织振兴

强基固本群雁飞

打弹弓、丢沙包、跳房子……国庆节,黄山市的网红村——徽州区岩寺镇虹光村游客纷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红旗不时充当着向导的角色。


近年来,方红旗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将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打造成如今远近闻名的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塑造出“童趣虹光”品牌。作为今年7月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暨美丽乡村现场会的观摩点,虹光村吸引越来越多的同行考察学习。

童趣虹光乡村节活动

2021年12月,因各方面表现优异,方红旗被择优推荐选举为岩寺镇副镇长。和他一样,去年全市共15名优秀村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本强则茂,基壮则安。近年来,黄山市注重选拔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干部,去年换届中,班子里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新黄山人”等占比达75.03%,大专以上学历占81.57%。特别是“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让429名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9月15日,休宁县“五微行动打造最美乡村”五城片区村书记“季评”活动在岭南乡岭南村举办。8名村党组织书记依次上台、“PPT+演讲”,精神饱满、激情飞扬……


休宁县通过建立实施12次“月比”推动工作落实、4次“季评”促进工作交流、1次“年赛”树立典型标杆的赛制,赛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气象。


黄山沃野,比学赶超。今年以来,黄山市1500余名村书记、选派干部、选调生通过100余场次的“真刀真枪”打擂比武,既比出个人好风采,又赛出振兴好经验,成为黄山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大学生村书记方蕾(左一)与村里年轻人一起拍摄微视频

“擂台比武只是选育管用全链条上的一环,为开阔村干部视野,结合市里‘四千工程’,我们还每年选派100余名村干部赴苏浙名村体悟实训不少于1个月,学习当地乡村振兴的内在‘秘籍’。”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同时,还通过集中轮训、打造14个村干部实训基地、建立村干部11级晋升体系,兑现层级待遇、集体经济奖励630余万元等,让村干部有情怀、有知识、有奔头。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黄山市涌现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金玉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党的二十大代表龙守菊等一批优秀基层党员干部。


人才振兴

千泉汇聚百花开

2021年12月3日,黄山市田园徽州董事长、浙江温州商人王朋高票当选休宁县璜尖乡璜尖村村委委员成为当地热新闻。


王朋当选村委委员是黄山市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吸引一批有能力、有意愿的“新黄山人”到农村参与乡村振兴举措的重要实践。


近年来,依托黄山乡村独特的资源禀赋,吸引了500余名有资源、有人脉和有独特乡居理念的外地人士慕名而来、定居下来,在黄山乡村创意创新创业,其中3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还有一批“新黄山人”被授予荣誉村民、最美乡村推介官、最美乡村规划师、首席乡村运营师等职务,这些“新黄山人”自带流量,成为黄山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兴村导师张真钢(左二)在徽州区参与“五微”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人为本,精英荟萃春满园。黄山市以“党建引领,群团共建,创新服务,凝聚人心”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群团作用,汇聚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春水。


今年5月,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团组织力量,拓宽基层团干部来源渠道,吸引优秀大学生返乡参与乡村振兴,黄山市首次启动在校大学生兼职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工作。经过选拔,480名青年学子走上为期一年的兼职团组织副书记岗位,奔向乡村振兴的大道。


妇女能顶半边天,“她力量”滋润着黄山沃土。去年以来,歙县、徽州区等地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启动“信用徽姑娘”农家乐(民宿)创建工作,进一步激发妇女创业热情。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发展“徽姑娘”农家乐405家,开发美丽乡村家庭游网红线路10条,带动增加妇女就业1500余人,就业妇女收入水平较上年度提高10%以上,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在农村舞台出彩亮相。

“新黄山人”张建玲采摘食用玫瑰花

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加贴切市场需求,黄山市注重引导企业家下乡,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与村(镇)主导产业联合、与特色资源融合,助力“六业千亿”做大做强。截至目前,通过“组织安排+自主选择”方式,选配500余名民营企业家结对帮扶260余个村,以市场思维、资本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人才是关键,政策是保障。自2016年起,黄山市将乡土人才纳入“黄山人才10条”享受范围,对人才给予生活、住房补贴,给予景区免费游、就医绿色通道等优惠待遇,帮助解决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的现实困难,为聚拢乡村人才提供政策、机制保障,让各类人才“干得好”也“留得下”。

休宁县白际村,黄山“老男人”摄影团队拍摄乡村短视频

多年的培育,黄山乡村诞生如塔川书院、梦乡村、七约农场、梅姑娘院子等一批优秀人才创业项目,“绿茶自动化加工与数字化品控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坑上村5G智慧茶园项目获“绽放杯”二等奖。


内外兼修

点亮乡村满天星

多年来,黄山市用好组织化这一有形有力的手,创意创新、锐意进取,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治理、加速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2019年8月,祁门县安凌镇芦荔村探索村党组织领办“芦里水稻专业合作社”,动员104农户入股土地404亩,探索“五统一分”经营模式,每年所生产的清水田优质大米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村民增收15万元。

芦荔优质稻米示范基地

隔壁的黟县,今年整县推进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成立县乡村三级公司56家,引入社会资本、经营主体,集中收储闲置农房、流转撂荒地等,统一开发经营,推动资源向资本转化,目前促进集体经济增收达1700余万元。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黄山市还推动村村联建、抱团发展,黄山区的大保村与曹村村等相邻村共同投资420万元的鲜储中心项目,解决了冷库不足问题,延伸了竹笋产业链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屯溪区的南溪南村与徽州区的西溪南村结对共建,推动互学互促、美美与共……


近年来,黄山市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积极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典范。截至目前,全市成立县乡村三级运营公司350余家,党建引领信用村授信31.8亿元,盘活利用农房3800余幢,乡村资源年交易额超7亿元。2021年黄山市3个区县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进入全省10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走出一条党组织“牵线”、金融“搭台”、信用“串联”、群众“唱戏”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大茂信用好生态美超市

“积极参与‘双园创争’,加6分;乱搭乱建,扣6分……”这是屯溪区阳湖镇兖溪村推行的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实现村民自治的举措之一。兖溪村党总支书记赵建斌说,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以来,户与户之间正向比拼,扣分户越来越少,加分户越来越多,乡村治理上了新台阶。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黄山市落实五美共建,推动乡村治理。提升“心灵美”,在全省率先全覆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银行,“中国好人”占比全省前列。提升“环境美”,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推进绿化美化、古建保护等项目1.3万余个,培育艺蔬临河、创意西溪南等微景区150个。提升“乡风美”,全面推广“作退一步想”、便民服务餐厅等特色做法。提升“行为美”,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文明餐桌和“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等活动4.5万场次。提升“生活美”,全覆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黟县西递打更队等8个志愿服务典型入选国字号先进典型。


凤霞、临河、沟村、大茂、祖源、丰悟、芳村……放眼当下的黄山乡村,或特色产业、或文化古村、或旅游新锐、或美丽乡村,乡村建设如满天繁星,闪耀在希望的田野上。

千年古村西溪南村生态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黄山   休宁县   徽州   黄山市   新安   乡村   山居   集体经济   山人   满天星   党建   美丽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