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食盛会”遇上“美食胜地”,当广西首届餐博会遇上玉林……

广西首届餐博会

将于11月18日至20日

在玉林市举办

▲10月9日,2022广西餐饮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餐博会)暨“味道广西”餐饮业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图源/玉林发布

此次餐博会是广西餐饮业的首届盛会,主题是“味道广西 共促发展”,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玉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玉林市商务局、玉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共同承办。


美食盛会!

本届餐博会共规划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馆1万平方米,设广西餐饮文化长廊、餐饮名店专区、食材专区、综合展区、餐饮院校展示区、名厨风采展示区、东南亚美食展示区等;室外展区为2万平方米的美食一条街,将举办“寻味美食”餐饮促消费活动、非遗美食和小吃促消费活动、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等主题促消费活动。

为了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及体验感,餐博会还将举办多项配套活动,主要包括:

★召开广西餐饮文化品鉴会,播放广西餐饮文化专题片,发布广西美食地图,把广西各地特色美食按区域分布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

★举办餐饮业创新发展论坛、广西预制菜发展研讨会,发布广西桂菜地方标准、广西预制菜发展调研报告,共同探讨新发展阶段餐饮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举行广西美食大赛、广西米粉擂台赛,组织全区14个设区市五百多个特色菜、地方小吃及桂菜宴席参加“热菜冷评”,邀请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玉林牛腩粉等餐饮企业现场制作参赛;

★举办餐饮设备、食材采购对接签约会以及品牌餐饮连锁和特许经营企业推介签约会。

本届餐博会举办期间,将同步开展云展示、云展播活动,通过“线上活动+线上逛展”,举办“人人都是大厨”线上厨艺大赛,开设“美食直播间”,由带货达人现场直播销售特色产品和美食、直播餐饮擂台赛等活动,持续传播大会活动的精彩内容,扩大大会的影响力。


吃在广西!

“到广西旅游,美景和美食皆不可辜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唐正柱表示,广西菜味道总体讲究“鲜爽清脆,原滋原味”,是一种科学的健康的饮食文化。

为了促进美景和美食的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十四五”期间着重实施百县千菜工程,下一步还将在一些县推广广西美食形象体验店,进一步打响秀甲天下的品牌,同时打响“吃在广西”的品牌。

▲图源/“广西有味·百县千菜”2021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大赛


广西首届餐博会举办地——

玉林市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食材丰富、菜品丰富、名厨辈出。

这里的美食,24小时不打烊!

在广西,无论热闹的路边小摊、人声鼎沸的露天大排档还是装潢风格各异的夜宵店......都少不了“玉林风味”的招牌,它可能叫“玉林牛腩粉”,可能叫“博白白切”,或许店名之前还会冠以“老牌”或是“正宗”的字样,又以几道主打美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

▲街巷中随处可见的玉林风味


▲街巷中随处可见的玉林风味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美食如潮。

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玉林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逐渐成为广西美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玉林风味小摊 小红书@信肉丝

玉林人从不吝惜花费时间与精力,想出办法来把普通的食材变得活色生香,形成玉林的“独家记忆”,在广西乃至全国的街巷之中争得一席之地。

丰富而具体的玉林美食,也正在成为大众挖掘桂菜文化的新焦点。

▲玉林美食 小红书@你好小鳄鱼

受粤菜影响,玉林美食讲究醇香新鲜,以突出食材本味为主。

牛巴、牛肉丸、牛腩、牛杂和生炒牛料这些采用新鲜牛料制作而成的“牛”字号名小吃,满足了绝大多数吃货对“玉林风味”的幻想。

▲新鲜牛料 图@钦州美食侦探


▲炒牛料 小红书@蓉yóng

生炒牛料,玉林美食的金字招牌。

▲小摊老板正熟练烹制生料米粉 小红书@折翼的奥尔良烤翅


热锅,下油滑锅,将腌制好的牛料倒进锅里不停地翻炒。

食材在腾起的火苗中欢快跳跃、翻腾,再辅以辣椒、葱蒜等配料继续翻炒,两分钟不到,一碟色香味俱全的炒牛料就做好了。

▲刚出锅的牛料 图@钦州美食侦探

不止生炒,一份冒着腾腾热气的牛料火锅,也是你不能错过的美味。

牛肉、蜂窝肚、牛百叶、牛鞭、牛蛋……品类众多的牛料直接让牛肉爱好者的灵魂得到升华,吃上一口就再也停不下来。

同样令人欲罢不能的,还有玉林牛巴。咸甜适口,香味浓郁,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

从散装菜肴到罐装食品,原味、麻辣味、香辣味等不同口味的牛巴远销全国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看剧标配”。

▲玉林牛巴 小红书@差点是瘦菇凉


玉林牛肉丸,也称肉蛋,口感又松又脆、细嚼无渣、汤清味鲜,是玉林人餐桌上最常见的美食之一。

▲玉林牛肉丸 小红书@差点是瘦菇凉

玉林美食,包罗万象。但对于玉林人来说,“粉”就可以把绝大多数美食串联起来。

▲街头粉摊 图@玉林美食

生活的城市高楼林立、霓虹旖旎,曾经攘来熙往的老街似乎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变成了宝贵的回忆,只有市井老街里的那一碗美味,在全新的环境中开启新的旅程,并且经久不衰。

起源于玉林的生料粉,集鱼片、牛肉、猪粉肠于一锅,满满一大盆的滚烫鲜香,还未动手便已垂涎三尺。

▲生料粉 图@玉林美食

遍及两广地区的玉林牛腩粉,牛肉、牛杂软嫩中带着独有的奶香与姜香,滑嫩的手工切粉与牛料相得益彰,就是忙碌了一天的最好慰藉。

▲牛腩粉 图@玉林美食

制作历史悠久的玉林卷馅粉,以其洁白、薄亮、嫩滑、柔韧、吸味力强、耐煮耐嚼等特点而誉满玉林。

直接吃或者淋上酱料,都非常好吃。

▲卷馅粉 图@玉林美食

一碗粉,交织多种不同的口感,堪称一场舌尖上的小型盛宴,也顺其自然地走进千万人心中。

“玉林白切”也是一种出圈的美食吃法。其中,白切鸡是最为出名的一道。

▲只需简单加工即可食用的白切鸡深受食客喜爱 小红书@不是源源


▲白切拼盘 小红书@小小辛老师

在众多白切吃法中,陆川白切猪脚也称得上是一枝独秀。

原料选用中国八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的陆川猪,猪脚香脆爽口,肥而不腻,蘸上香料配制的“汁”,妥妥的下饭佳肴。

▲白切猪脚 小红书@小小辛老师

此外,福绵鸭也是采用白切作法。

鸭身经过特殊的腌制,经水煮熟,然后斩块摆碟,淋上独门的酱汁,不腥不腻,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福绵鸭 小红书@差点是瘦菇凉

玉林人的“白切”,讲究原汁原味,味道多清淡鲜美,酱料香醇,如今,“博白白切”“玉林白切”的餐饮品牌早已迅速风靡广西的大街小巷。

除了炒牛料、米粉、白切以外,口腔里挥之不去的美味,当然不止这些。

玉林豆腐角,内里填满肉末等馅料,表皮又香又脆,是玉林人童年的味道。

▲玉林豆腐角 小红书@肉肉又胖了

白糤,又称米花,2019年列入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形状如圆盘,白中微黄,甘香酥脆,是玉林人招待宾客的名小吃之一。

▲玉林白糤 小红书@辛小辛

簸箕炊,又一道玉林传统名小吃,在博白最为受欢迎。米浆多次多层地蒸熟、冷却,形成厚厚的米糕,码上头菜碎肉,再淋上秘制的酱料,真真是朴实无华的美味。


▲玉林簸箕炊 小红书@南宁食客

落水包,俗称“落水狗”,是玉林博白的“冬至美食”和“特色元宵”……

▲博白落水包 小红书@双鱼座221

酥肉入口香酥,粉蒸肉口感软糯,偏酸甜口的扣肉恰到好处,还有满是柚子香味的容县柚皮酿……

▲柚皮酿 小红书@小玲


▲玉林酸甜扣肉 图@玉林美食

玉林云吞是玉林风味中的经典味道。石南老街的云吞,是石南人“小时候的味道”。粉红色的云吞肉晶莹有光泽,咬上一口,肉质弹牙又细腻,美味难以言表。

▲云吞

不胜枚举的风味美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朋友形成了“很好吃的玉林”的印象,万千道美食也构成了玉林独一无二的烟火气。


让味蕾去旅行,以美食之名

11月,让我们一起

赴一场“美食盛会”吧!



信息来源 | 广西日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罗琳 黄伊莹

校对 | 陈永霜 甘维良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 才巍 李志雄

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广西   博白   玉林市   老街   广西壮族自治区   美食   牛腩   胜地   盛会   味道   餐饮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