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报告》2022年第9期上线啦!

《国资报告》2022年第9期上线啦!

国企这十年》栏目

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

央企结构调整与改革重组

本期头条为您解读上榜

2022 年度《财富》世界 500 强

和2022中国企业500强

的国企名单

“开局‘十四五’,喜迎二十大”系列文章

带您了解中国铁建和中航集团

“十四五”期间的战略规划

本期特别策划《中国化学之变》

共同探寻建筑行业群雄并峙的局面下

中国化学从远远落后

到奋起直追高速发展的秘诀

独家对话中国化学董事长戴和根

畅谈如何促转型、抓改革、强管理

宣武门观察栏目

低碳转型融合发展

专访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

更多内容,先睹为快!

卷首语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先后有26组47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中国航发、国家管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等企业,中央企业数量从10年前117家调整至98家。

十年来,央企重组成效显著。

中国远洋海运、中国宝武等一批央企重组后焕发新生,效益明显改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行业中乃至世界上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央企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在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创新发展、畅通产业循环、保障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战略支撑作用不断彰显。

不过,社会上对重组仍有一些误区。个别企业寄希望于吞并别人或者被别人吞并,认为重组是通向强大的必由之路。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合并重组,也许有的更适合专业化整合,也许有的需要瘦身健体。

更不存在一合就灵,起死回生。物理层面的联合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化学层面的良好反应才能推动企业脱胎换骨。从实践中不难看出,一些地方国企在重组合并后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专业机构研究表明,2022年入选世界五百强的47家央企中,16家未参与过重组整合,17家虽然参与合并重组,但对企业影响相当有限。只有14家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是明显受益于重组合并。

从成功企业的经验来看,重组整合的真正意义,在于调动更多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样大有文章可做。

央企规模一般很大,由诸多不同区域不同环节甚至不同行业的法人单位组成。一些好的企业,往往仅靠内部资源整合,就能获得较好的产出效应。同时,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中央企业进行内部资源整合是一个持续永恒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这方面,中国化学的经历就极具关注价值。

五年前,中国化学还是一家困难企业,甚至很多内部人士希望企业被别的建筑央企吞并。

仅仅五年时间,在没有对外实施大的合并重组的前提下,中国化学新一届领导班子通过促转型、抓改革、强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内部资源,激发内部活力,奋力补足短板,积极构建长板,使得企业发展呈现出全新面貌。

更值得关注的是,改造自身的过程中,中国化学从中国哲学中汲取养分,力求大与细、难与易的辩证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更多充分竞争领域企业提供了借鉴样板。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未来随着这一理念与企业实践的持续深化融合,如果有专家能从中提炼总结出一套新的管理模式,则有望为新时代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022年第9期目录

卷首语

飒飒客时讯

国企这十年

头条

规划“十四五”

盘点

声音

宣武门观察

高端访谈

论道

特别策划

中国化学之变

独家访谈

典型案例

深度报告

乡村振兴

稳增长

数字化

科技创新

改革

党建

您可以从以下渠道看到杂志内容

01 订阅纸质版杂志

或拨打订阅电话

18518670772

13701381503

0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结构调整   党建   国企   中国   专访   董事长   上线   中央   化学   报告   集团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