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篇,让你秒懂人类幼崽的那些蜜汁行为,攻略孩子每个敏感期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表示对孩子乱扔玩具、打人很无奈,看到2岁多的孩子因为「自我意识敏感」不分享玩具就被说自私,看到孩子因为「空间敏感」到“看似危险”的地方就被阻止,看到3岁多的孩子因为「秩序敏感」不让奶奶坐在爸爸的椅子上而被责骂成任性。


而这些表面上「孩子任性的行为」都可以用「敏感期理论」来解释。


之所以分享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到来时,学会尊重、接纳孩子在敏感期的蜜汁行为,用心、用爱陪伴孩子,见证孩子的自我成长,以引导孩子塑造良好的品性和正确的价值观。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 0-6 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当12个月的酸酸小宝贝开始推着凳子/推车走来走去的时侯,我后知后觉的察觉他的空间的敏感期到来了。孩子正是要通过抛酒、移动物体探索空间,来感知他和物品、空间之间的关系。


于是我利用一周的碎片化时间重读了孙瑞雪的《捕捉敏感期》,将她阐述的0-6岁儿童的所有敏感期进行归纳总结。


1.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会出现的敏感期,以及各种应对的方法,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伤害

1.1 敏感期也许会迟到但终究会来


1.2 从脱离母体开始孩子在独立的道路上愈走越远

婴儿脱离母体就意味着他不再依赖妈妈的身体而存活,6个月时,胃里开始产生消化食物的酶,在独立之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2岁时开始独立行走,开始对他人说“不”,这个“不”就是他人生中第一个独立宣言,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

3~6岁的儿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内在秩序,在意志、思想、情感上开始独立;

6~9岁儿童,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品鉴能力,不再受环境的限制,逐渐开始把注意力从自我的建构拉向外面的世界。


2.最大的误区就是我们用爱的名义禁锢了儿童的正常成长

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爱孩子,为了孩子他们,牺牲了自由和青春,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是,很多家长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看不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尊重孩子的自我意愿,反过来却要让孩子听话,懂事。因此,很多孩子处于焦虑、胁迫、痛苦中,而我们家长却没有及时发现。

这里着重介绍5个典型却经常被家长忽视或者误解的孩子敏感期。


2.1自我意识敏感期

孩子经常用手打人,2、3儿童还不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而孩子“打人”更多时侯表达的意思是“我爱你,你想抚摸你”,所以,在孩子经常“打人”时,家长要做的是一遍一遍的告诉并用肢体语言告诉孩子应该轻轻的摸。

孩子经常说“打你”,儿童的语言和成人的语言有差别。儿童用"打"这个词表示"他,不照我说的做“。"打"是儿童的心理语言,儿童用打表示"不愿意!"走开!"这里的打是自我意识开始苏醒,想要表达不愿意的意思。所以,当孩子跟家长告状“他打我”的时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仔细询问清楚。

儿童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开始用抗拒和拒绝别人的方式有意识地练习使用自已的意志,喜欢说"不"!但在表达不清晰的时侯会说“打你”。


2.2 执拗敏感期

这个最麻烦,会让家长觉得是孩子在无理取闹,容易心烦。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 ,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2.3秩序敏感期

1-2岁处在秩序的敏感期的儿童,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按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整理环境、把环境秩序化。一旦成人随意打破孩子的秩序,他就会崩溃大哭,而很多家长往往忽视或者不理解这一点。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头疼。

举个栗子:平时都是妈妈哄睡觉,有一天爸爸哄睡,孩子哭闹、不安,如果妈妈来哄,孩子安静下来就证明在第一阶段,如果孩子拒绝说不,就正面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但如果,孩子说“要刚才妈妈哄睡”,那证明孩子已经处于维护秩序的执拗阶段,要一切重来,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更多的耐心。

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变通是最需要智慧和技巧的。个人建议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把孩子从执拗中拉扯出来。

更可怕的是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接踵而来。


2.4完美敏感期

完美敏感期是: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时洒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苹果上不能有斑点;衣服不能少扣子等。接着又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 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 ,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须扔到垃圾笥里没有坑圾筒就必须处理好。

2.5 人体敏感期

男女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爸爸有小gg,妈妈没有?性别问题在中国很多家庭向来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男女的差别是儿童人体敏感期的组成部分。对同一个概念,比如性器官,儿童的理解和成人的理解显著不同,在大人眼里,这类概念包含着很多世俗的、道德的内容,而对孩子来说,他是在客观地认识世界,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此时的孩子看待性和性别时,就如同看待自己的手、脚一样。


当孩子处于人体敏感期,家长应该客观地跟孩子解释,让孩子正常了解即可,不要把神秘感留给青春期的孩子去探索,以免闹出笑话,甚至误入歧途。所以,孩子越大,对家长挑战越大,个人建议可以借助绘本或者影像资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观。

3. 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个神秘的洞你想窥探的秘密也许在这里看图片也许会找到答案



4.错过的敏感期是否能补救?塑造安全的环境用爱融化孩子内心的冰霜


回答是肯定的。绝大部分敏感期在受到压制后,一旦环境使孩子放松,敏感期会再次出现,2岁到10岁都有可能出现这种补偿,来弥补成长的损失。但是如果没有爱和自由带来的安全感和放松,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会永远地潜留在心里,越积越多,直到长大,成为一个个解不开的结。(有需要电子版的,私信我)

引用豆瓣网友的话:作为父母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一些做法并强加阻止,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感知世界。对于孩子要给予宽容、耐心以及引导,这才是对孩子正确的爱,这才是这本书的核心。


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请怀着敬畏之心,给他们爱和自由。做个有耐心的妈妈,陪伴孩子度过他人生中最关键的6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敏感   孩子   蜜汁   执拗   打人   秩序   成人   家长   人类   妈妈   儿童   环境   攻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