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战争有多难?战前,毛主席问张国华:打输了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当中,中国先后和日本、蒋介石集团、美国等国家较量过。

但鲜有人知,我国在60年代初还曾与印度开战过,史称“中印边界战争”。这场战争的力度和困难度,也是不亚于之前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过的战斗。

1962年的一天,在西藏军区任司令员的张国华将军来到北京,为了应对中越边境冲突一事面见了毛主席。

张国华

由于彼时印度军队对我国边境地区的侵扰,我国一忍再忍,但是敌方却变本加厉骚扰其当地军民,令毛主席很是担忧。

毛主席当即问张国华将军:“对于这场战争,我军有多少把握胜算?”

张国华分析了对方的实力并说道:“印度只是狐假虎威,真到了战场上却是另一回事,我军攻克印军并没有困难之处。”毛主席聆听完张国华回答后,连连点头。

印度当年到底对我国边境地带做了什么事情?引发我国不得不与其兵戎相见?而这场中印自卫反击战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中印冲突缘起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一直对我国西藏地带虎视眈眈,并想抢占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西藏,并多次对西藏边境地带进行侵扰。

1953年周总理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希望同印方商量,以和平方式解决西藏问题。然而印方不但不买账,甚至还不断把军队派往我国边境,持续骚扰我国边境地带。

在1959年的8月,新中国建立的第十个年头,中印边界上的郎久地区,印度士兵不顾国家之间的边界法协约,公然越过边境线来,意有所为。

中国边防部队先是友好地提醒和警告,奈何对方不仅没把我国放在眼中,甚至还公然挑衅,在不得已情况下,我国部队开枪击毙了两名嚣张的印度士兵。

印度的士兵被我国击毙的消息传回到其国内,印度当局不分青红皂白,悍然决定对我边防将士们进行反击,双方的战斗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

我国在获悉突发状况后,为了避免产生大规模冲突,毅然决定让军队停止对抗,后下令撤到20公里以外,并对印度方面提出我们撤退,但请不要来侵扰的通告。

中印边界的冲突让毛主席和党内高层同志们极为重视,并就此事多次召开研讨。

1960年4月19日,周总理出访印度,并面见当时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中方愿意就误会和冲突进行一系列开诚布公式的谈判,争取和平解决此事,而避免双方之间再起战事。

面对中方态度诚恳的和谈,印方不仅没有接纳,反而认为中方是软柿子,他们遂找各种报复的“正当理由”,变本加厉地向我国边境发起一轮又一轮开火。

尼赫鲁当局就此事大做文章,直言要将印度的国界线朝中国方向多推进一些,声明之中大有就我国无意伤人之事,要拿我国领土作为偿还代价的态势。

面对印度当局不合理,不公正的要求,在1962年10月18日,毛主席主持召开的会议上,党内同志们开始讨论对印作战的事宜。

会议上毛主席威严且坚决地说道:“这么多年了,我们对印度争取用最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边境上的一系列问题,然而尼赫鲁当局就是不买账,非要与我们刀兵相见,那我们也只能奉陪到底咯。”

随即毛主席召见了当时负责管理西藏军区的张国华将军,派遣其去前线指挥。毛主席随即说道:“如果一旦打输了该怎么办?

张国华说:“如果真的打输了,那也没办法,我们不能怨天怨地,只能说明我们没有本事。但是打输的最坏结果也就是印度侵占了西藏,而西藏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只在这一点上,我们就是有利的,那就一定可以把西藏夺回来。”


毛主席听完当即赞同,并让张国华将军着手备战。

当时中国所处的局势背景

毛主席一直以雄才大略而著称,主席过去曾经在指挥军队同日本、蒋介石部队、美国作战时,从来没有因为敌人军备力量比我国强而害怕和退缩。

但是当时这次同印度作战,毛主席却很担忧。当时的中国刚刚度过为期三年的困难时期,气候干旱对当时我国农业产生了毁灭性打击,正在恢复过程中。

受此影响,人民群众吃不饱饭,国家为此事正同舟共济解决百姓的物资问题。

然而更严重的是,因农业上的产量减半,而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为支柱,自然也影响到了其他产业领域,比如工业上变得很低迷,甚至有大幅度衰退态势,我国国民经济一度堪忧。

不仅国内各种问题频出,人民生活困难,更糟糕的事情是当时,我国与苏联关系紧张。

苏联为了与美国角逐世界老大的宝座,毅然拉我国入局,我国不愿意被其利用,于是苏联方面撤走支援我国基建的一切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上的制裁,我国在世界上一度被孤立,很难找到友好的国家同我国进行贸易活动。

在毛主席的指示和决策下,各个部门开始为度过寒冬而努力调控着,我国人民尚且维持在人人温饱的状态。

遂中央决定扩大生产,迅速改善民生状态,以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毛主席更是主动带头提倡节俭。

当时我国也派兵出征越南战场,以此来钳制美国嚣张的气焰。而在一旁观战的蒋介石集团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来反攻我国。

对于蒋介石来说,目前可谓是趁你病中,要你性命。随即台湾岛上戒备异常,大规模地开始了各种军事演习,蒋介石已经等不及要“大干一场”。

此时的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北方的苏联对我国的钳制,南边则是蒋介石当局对我国虎视眈眈。


西边要对抗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霸权行为,还有印度对我国虎视眈眈,派兵频繁侵犯我国西藏地区,西藏地区也隐藏着一些歹徒任有所图。

这些问题让我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当中。但是面对这样的困境,伟人毛主席虽然略显担忧,却从未在面对强敌上畏惧过,在他的一声号令下,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拉开了帷幕。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过程

1962年10月17日晚11点,经过毛主席和党内高层同志们的反复讨论和筹划,一份作战书应运而生。

毛主席正式签字,随即成立了西藏、新疆军区前线指挥部,军队开始集结和备战,开始向西北、西南方向进发。张国华将军担任西藏军区的总司令,邓少东将军则担任副司令员。

作战的目标是以张国华将军率领的西藏部队力图粉碎印军对北克节朗的地区的攻占意图,新疆地区的边防部队受命要先阻击印军的攻击,后借机消灭侵入加勒万河谷以及红山头的印军。

我军之前就曾成功在朝韩战场上击退过美军,同时越南战场上也让美国人闻风丧胆,我军的胜利从来不是各种先进的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而是我军一贯坚持的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

10月19日拂晓时分,对印军的反击战斗正式开始。张国华将军当时率领驻扎在东段达旺地区的战士们向敌军开火,随即其他作战区域的战士受到鼓舞,也开始出战。

张国华将军意气风发地坐镇指挥,他想到毛主席前两天还曾在地图上指着印军据点,斩钉截铁地说道:“扫了它!”

想到这一幕,张国华就信心十足。于是,他一鼓作气,率领部队在作战中势如破竹,一度重伤印军,我军的勇猛让彼时夜郎自大的印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10月20日,在张国华将军指挥下,西藏的边防军队集中了主要兵力,以两翼迂回的方式来包抄克朗地区的印军。

印军7旅的左右两面受到我军猛烈的攻击,我军遂快速占领了卡龙、克宁乃等地方。虽然中印边界是高海拔的地带,将士们在呼吸起来时会感觉到困难。

但是从来不怕苦,不怕累得我军克服了高原气候的影响,爬过了高山,穿越峡谷密林地带,克服种种自然环境的阻碍。

攻克了印军在克节朗地区抢占我国的据点,将印度军队打得措手不及,在其落荒而逃之际,我国藏疆边防部队随即对其往南方向乘胜追击,收复了麦克马洪线一带的中国领土。

印军第7旅被我军全部歼灭,达旺地区被我军占领。在新疆战区的部队们也勇猛异常,面临着极度缺氧和恶劣严寒的环境,我新疆边防部队却依然顽强应对。

对着入侵红山头、加勒万河谷的印军们猛烈开火,印军被我军的火力击打得溃不成军,不得不全线撤退。

时间来到了10月28日,印军侵占我国边境上的37个重要据点被我军连根拔除,全部被清除干净。

这时,毛主席见状号令边防队伍先暂停进发。遂致电印度尼赫鲁当局,还是希望以最和平的方式解决一下这次冲突。

哪知尼赫鲁当局吃了败阵,一度又恨又气,哪能因此善罢甘休,他自始至终都看不起中国能有如此能耐,竟然把自己训练有素的印军打得前线溃败。

于是在尼赫鲁等印方高层的支配下,印方不仅不和我国以和为贵的谈判,甚至还要把此事闹得更大,扬言加倍让我国偿还。

随即从10月28日开始,印度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一面在国内大肆煽动排华的舆论,并驱逐我国驻印度的记者,同时也对在印华人实施一系列排挤和打击策略。

尼赫鲁当局随即又从民间大规模征兵,扩充其兵力,遂在11月11日卷土重来,以3万多的军队再次来我国边境进行反扑。

面对印方毫不领情的态度,毛主席随即拍案:“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11月16日,我国派出了1个团的兵力从瓦弄西北方向迂回包围了印军。又增派1个团和1个营的力量向瓦弄扎公和曲子扎公等地方展开了进攻。

为了教训气焰嚣张的印军,我国派4个连队从察隅河方向对印军进行反击。

在瓦弄一战中,印度11旅的旅长担心部队寡不敌众,会重蹈7旅那样的覆辙,于是他被吓得弃军而逃,并乘坐飞机逃之夭夭,让剩下的部队为他抵挡。

在我军三个小时的艰苦攻略下,印军被打得无从还手,被我军歼灭的印军就有1200多人。到了11月21日,我军一共击毙和俘虏印军达到8700多人,同时也缴获大批物资。

毛主席见印军已经不能构成威胁,随即对边防军队下令,要求全线停火,主动撤军。历时一个月的中印二次战争落下帷幕,印度被我军赶回了其老家,后来再也不敢来犯我国边境。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以和为贵,从来不会去主动侵扰他国和平和安宁,但是中国也不是好欺负的。

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组织对侵略者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我;人若犯我,礼让三分;在若犯我,斩草除根”。毛主席的军事战略更是神乎其技,战无不克,攻无不胜!

中国对印的自卫反击战让印度着实见识了一把,中国军队潜藏的巨大能量,给了其沉痛的打击,给其教训。这场战役也威慑到了印度,让其在50多年来不敢再来侵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尼赫鲁   印度   西藏   边防   我军   战前   边境   年中   将军   部队   战争   我国   地区   张国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