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不敢说话?给内向者的几点建议

大家好,我是陪大家一起成长的草帽师兄。

今天咱们来聊聊内向这个话题。

“你怎么不说话啊?”这句话可能是内向者最怕听到的话了;“别怕,说错了没人会怪你”这句可能是内向者最常听到的安慰了。

其实内向者不是不想说话,特别是遇到一件正好送到嘴里的话,他们也特想说上几句,但就是话到嘴边不敢开口。而外向者则相反,在一次聚会中几乎就他们说的多,他们表现的很热情很健谈。

这就形成了一个“沟通悖论”,外向者拥有了掌控社交环境的权力,使得内向者越发的难以自处。那怎样摆脱沟通悖论呢?

给内向的朋友几点建议,或许可以帮助你成为沟通高手。

1、自我审视

内向≠享受孤独

有人喜欢孤独,并且享受孤独,也有“优秀的人都不合群”的毒鸡汤。

很多内向者喜欢以“享受孤独”自居,其实这不过是给自己呆在自己的小空间找了个美丽的借口。不要把内向的性格与享受孤独划等号,享受孤独是为了摆脱周围的平庸,享受领跑者的孤独。换而言之,享受孤独是自我进步的催化剂。

内向只是一种性格模式,与享受孤独的区别在于周围环境是否上进,以及是否可以促进自我成长。

你真的是内向吗

在面试问到性格时,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我在陌生人面前内向,在朋友面前还挺开朗。”其实这种性格并不是内向,专属名词叫做Ambivert,即具有内向与外向之间性格的人。

有一次我参加演讲比赛需要找人组队,就想起了一个我以为很开朗的朋友A,因为在我面前他一向很健谈。没想到朋友A拒绝了我,因为他不敢上台讲话,更令我没想到的是朋友A认为自己不敢上台的理由是因为内向。

内向只是一个性格表现,居然可以成为束缚自己的理由?

朋友A给自己贴上了“内向”的标签,在尝试之前直接因为这个标签否定了自己。

如果你是Ambivert,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内向,就不要给自己贴上“内向”的标签,慢慢的你会标签同化;不要总是暗示自己“我不擅长社交”“我不敢上台发言”,慢慢地你就真的丧失这些能力了。

2、内向不是缺点

就像上面说的,内向只是一个性格表现,内向与外向不存在优劣之分。

内向者在群体聚会时发言会很少发言,他们擅长单独地深入聊天,如果要找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更多人会选择找一个内向者。

内向的优势在于专注与聆听,和内向者聊天会感觉很舒适。

虽然内向者不擅长群体对话,但根据调查显示每次群体对话后,能对谈话内容记忆最多的往往都是很少发言甚至不发言的内向者。

因为外向者会更加关注发言时的成就感,甚至刚说完就会忘记自己说了什么。

而内向者会认真聆听每个人的言语,所以一般开会时会议的记录与总结都会选择内向者,辩论赛的四辩由于要负责总结陈词,往往也都会安排给内向者。

对于内向者应该放大自己的优势:在群体对话时发挥自己专注与聆听的优势,仔细聆听大家的对话,并进行深度思考总结,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内向者的几点建议

不敢说话

“不敢说话你要多锻炼”,这句话内向者应该也都听烂了,但问题在于怎么锻炼?

一些内向者,虽然做好了聆听与思考,但由于不敢发言,就导致自己的优势无法展示出来。

针对这点独立翁给出个小建议:当你感觉话到嘴边时,先让自己大脑断片0.1秒,然后迅速说出。

内向者不敢说话的原因大都因为焦虑和担心,也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感觉:嘴很想说话,但大脑却在阻拦。

断片0.1秒是为了阻断大脑的阻拦效应,迅速说出是让大脑来不及阻拦。同时尽量说的时候简明扼要,一两句说清即可不要长篇大论,避免后劲不足导致二次紧张。

不用担心语速过快会说错话,内向者能送到嘴边的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调控情绪

内向者由于不善于疏导,就会导致坏情绪堆积。心理学家认为处理坏情绪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坏情绪发生时进行消化,不要把坏情绪累积起来。

这里推荐【3步消化法】

1.调节呼吸

保持呼吸通畅,不要让坏情绪噎在嗓子。先屏住呼吸阻止坏情绪上行至大脑,同时暗示自己要冷静。

然后缓慢地进行深呼吸,吸入更多氧气会帮你减少不适感,增加幸福感。

2.调节眼神和表情

平时就可以对着镜子练习,让自己的眼神逐步放松,表情微笑。就像自己陶醉于一首优美的音乐。

告诉自己“我很冷静,一切都很好”,慢慢地你的神经系统就会帮你把坏情绪都消化掉。

3.回归当下

模仿心理学中的“正念训练”,感受指尖的感觉变化,是冷是热是痒还是无感,逐步上移感受胳膊的感觉。最后回到心脏,此时可以把手放在脉搏上,告诉自己“我的心跳正在恢复平静,我不生气了”。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坏情绪在前20分钟危险系数最高,很多错误行为都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通过【3步消化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开坏情绪的危险期,等之后再养精蓄锐进行解决。

内向自有内向的好处,不论何时性格都是人的一部分。性格虽能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但人可以控制性格,性格控制不了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断片   说话   大脑   群体   情绪   性格   孤独   优势   感觉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