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节”“书香韵”“葡萄酒香”,看烟台黄渤海新区文旅深度融合下的城市之韵

以气为质,以韵为文。

一座城市的文化气韵,关联着历史、决定着发展,推动着城市生生不息。

回望这个夏天,烟台黄渤海新区城市气韵火出了圈,2022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在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启动,“烟台,让世界微醺!”叫响世界,咖啡生活节、万米金沙滩、旺角廊桥、“恋烟台”礼堂、“深呼吸”鲸鱼雕塑、葡萄酒城……诸多文旅元素惊艳登场,吸引海内外游客、网红达人、市民前来打卡。

身临其中,这份属于黄渤海新区的文化气韵究竟“体验感”如何?请跟随记者走进新区,一探究竟。

咖啡文化

体现城市活力和开放信心

01

如果要在烟台找一处区域,探索关于咖啡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潮流,那么一定是烟台黄渤海新区。

9月24-25日,烟台黄渤海新区首届咖啡文化生活节在亚东柒号文创园开幕,这次参与的品牌与咖啡店近30家,不仅有像得邻、柯雅、UP UP Coffee等新区特有的精品咖啡店参加,更有HOMIN小红帽世界知名品牌前来助阵。

咖啡节上亮相的咖啡品牌都是这座咖啡之城的经典浓缩。

来到得邻咖啡店,记者最先被吸引的是挂在墙上的中韩双语菜单。“我们店里80%的顾客,都是韩国人。”得邻咖啡店店长于海静告诉记者,看中了新区的韩资企业众多这一特点,郭女士决定结合自身会韩语的优势,继续做自己得心应手的咖啡事业。

“得邻咖啡店已经落户开发区10年之久,这里就像一个小小的对韩会客室,韩国人会在这里工作、分享、学习,而我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于海静还表示,随着近几年烟台和韩国两地交通的便捷、交流的频繁,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都将妻子儿女接到了烟台。“他们选择在烟台工作生活,自己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了。”于海静说。

因为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开放而留下的,不只是于海静一人。Kaya cafe主理人李少军,是个地道的德州人,来到新区,源于一次新婚旅行。“烟台这座城市有海、有山,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异乡人、外国人、年轻人,他们都选择了留在这里,我也动了这个念头。”李少军说。

正是因为有一群像李少军一样留下来的“新人”,李少军在初创Kaya cafe时就打破了传统咖啡店的常规模式。“kaya咖啡,是将露营产品融入到咖啡场景之中,这也是一种新兴的商品陈列和展示的方式,年轻人会很喜欢。”李少军认为,让咖啡店不局限于会客,而是以俱乐部、小会议室、活动室等多种属性呈现,变为平台载体,让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在这里碰撞、迸发,是未来城市咖啡馆的发展趋势。“以咖啡店为载体,承载更多的小众文化、多元文化,让城市的文化趋向‘年轻态’。”

从城市会客厅到平台载体,我们不难发现,“咖啡+”文化消费生态背后,是新区年轻、开放、包容城市品格的又一生动实践。

保持“年轻”,持续“纳新”,烟台黄渤海新区还有着更为超前的构想:着眼磁山整体布局,研究地质公园、磁山小镇、中南小镇联动发展。结合葡萄酒节,推动张裕“一城一庄”形成永不落幕的节庆氛围。重点支持年轻人喜爱的动漫、电影、电竞等业态发展;加大文化项目及活动的奖补力度,重点支持民办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文创空间建设和运营。利用“烟台之夜”,招引特色文旅业态,点式布局时尚演艺活动,做成经典品牌,带动金沙滩文旅提档升级……

城市书店

文化矩阵浸润市民幸福生活

02

在“33号书院”闻书香,到城市展示中心“打卡”,向“文化管家”定制个性化服务……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多点开花的文化空间、蓬勃开展的文化活动,正不断刷新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对城市而言,书店早不是一个单纯售卖图书的场所,而是一个由想象力创造并不断创作完善的城市文化空间,它折射出的是城市的文化厚度、文化理想与文化浪漫。

还未走进烟台城市党建学院33号书院,就被这透明玻璃房的极简设计“圈粉”,颇有一番大道至简的意味。走进书店内,灰色墙壁配着原木色的书桌陈设,阳光透过落地窗映射进书屋内,透着一股暖心感。

“之所以选择33号书院,是因为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可以带动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市民于先生说。除了可以在这里学习、阅读,书院内还提供了休息区域并配有免费的茶水、充电宝等公共设施,让书院增加了服务市民的功能。

作为烟台黄渤海新区首个城市更新示范工程,两年的时间里,33号书院以丰富的读书资源,多元的阅读载体,美好的读书体验,不断创新着全民阅读模式,使得雅韵书香弥漫在书院的各个角落。

文化的厚度,影响着城市的温度。将书香融于城市,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深入实施全面阅读工程,推进“书香联盟”“城市书房”“精品图书角”“一张书桌”建设行动, 发挥各类“读书会”作用,让阅读走进企业、商家和千家万户。“仅2022年,新区共接待读者近40万人次,图书借阅近30万册次,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烟台黄渤海新区工委宣传群团部相关负责人说。

文化厚度,影响着城市的温度。按照打造经济、文化“双高地”的战略构想,烟台黄渤海新区还吸纳、引进了众多文化“大咖”前来助阵。以万松浦海岬大讲堂工作室为例,今年3月,大讲堂正式揭牌,并以此为依托,读书沙龙、作家见面会、新书推介等品牌活动,吸引新区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可以说,这些高端的文化资源无形中赋予新区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也是新区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根基和依托。经过近年的精心培育,全区文旅融合型的文化精品呈现“百花齐放”局面:烟台首部城市传记《烟台传》正式发行,打开了让世界了解烟台的又一重要窗口;2022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启动,逐步为烟台国际葡萄酒城积累文化品牌、文旅产品和公共艺术作品,带动会展文旅快速发展;吸引烟台雕塑家协会入驻新区,建立全市首个雕塑艺术博物馆,举办胶东五市摄影展、“新区印象”油画创作活动、“发现新区之美”摄影短视频征集活动……一项项文旅活动的成功落地实施,吸引了一批像杨晓阳、曾来德、方力钧、蔡超等国内一流艺术家来区办展,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艺术盛宴,大幅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崛起文旅产业高地

激活城市发展无限潜能

03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引领,也离不开产业支撑。抛开产业谈城市,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文化真正的生命力,也在于产业。

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文旅资源优势逐步凸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亚东文创园由老厂区改建而成,新区从此拥有了一处集工业历史、特色餐饮、娱乐休闲、文艺展览等多业态并存的打卡地。

——后沙广场、扬帆广场建成启用,时光塔、海星天地获国际建筑大奖,晋升为新一代摄影爱好者聚集地和网红打卡地。

——古现街道将借助烟台国际葡萄城建设契机,打造古现里文旅小镇,定位于讲好王懿荣、鲁菜文化等本土故事,创新融入文创、康养等现代元素,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地标。

如今,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战略背景下,烟台黄渤海新区坚持全域视野,科学布局文旅事业,打造产城旅高度融合示范区。按照“完善一套规划、设计一套场景、形成一套包装”“激活存量、做精增量、补足能量”“区域融合、产业融合、力量融合”的实施路径,叫响“人间仙境·黄渤海之旅”文旅品牌,为新区发展注入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依据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黄渤海新区将修订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做足“北纬37°黄金海岸”文章。制定文旅项目优先招引目录,瞄准头部文旅集团加大招商促成优质文旅项目落户,塑造时时处处有文化的城市景象。此外,加快与蓬莱区文旅融合进程,做到联合策划包装、联手对外推介、旅游客群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荣共生。

看,现在!属于新区的文旅画卷徐徐展开,大动作已然频现。葡萄酒城项目启动,定位万亩葡萄庄园,构建“一核、两廊、一环”为统领的总体规划结构,形成通山达海、拥湾发展的空间布局,打造亚洲葡萄酒卓越门户区和烟台产城旅高度融合示范区。

瞰,未来!推动八角湾“艺术海湾”建设。利用国际会展中心、产业文化中心、旅游共享中心、会展广场、体育公园、东岛咀海岸公园等公共空间,充分植入艺术元素,不间断开展文化艺术展演活动……

可以预见,新区之下,文旅产业将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发展,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气韵也必将会越来越凸显!

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通讯员 传义 王凯 希平

责任编辑:赵峻生

审校:王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渤海   烟台   新区   咖啡   城市   气韵   酒香   咖啡店   书香   书院   深度   葡萄   产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