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大闺女由何而来?已婚女子为什么不能叫?起因与刘公主有关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花”一般都是有着美好寓意的指代词,我们也常常会用花来形容人或是献上祝福。

一般情况下,形容妙龄女子时常常用到花这个字,就好似如花似玉这个词,代表女子正当青春年华。



值得一提的是,在形容女子的词语中有一个词却是指定了一个特殊群体,这个词正是“黄花大闺女。”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黄花大闺女”只能对一个群体,也就是未婚的女子们使用。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疑问,黄花大闺女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样衍生出来的,又为何偏偏要叫黄花大闺女,而不是其他的比如紫花或是红花大闺女呢?

同时,已婚女子为何不能用这个词呢?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一位公主有着直接的关系,她百年是南朝时期的寿阳公主。

公主的梅花妆

南北朝时期神州大地陷入分裂,长江以北由于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一度陷入到了少数民族之手。在那个年代,无数少数民族争先恐后地在中原,建立起了属于他们的王国。



汉族士绅则被迫迁徙至南方,司马睿带着一批西晋皇室在金陵城重新建立起了东晋,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但好歹还是汉族士绅统治着江南,就这样晋朝安稳的延续了下来。

多年后,江南迎来一场改朝换代的政变,东晋权臣刘裕野心、权力不断膨胀,他废掉了东晋皇帝自立为帝,这便是南朝的第一个王朝刘宋。

刘裕成为皇帝之后很快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便是他最疼爱的那个公主“寿阳”。作为刘裕最疼爱的女儿,寿阳公主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刚刚出生便被受到了父亲的册立。



史书上对于这位公主真正的名字没有记载,“寿阳”这个封号成为了唯一的痕迹,她从小就是一个美人坯子,白皙光滑的皮肤再配上那份可爱的气质,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喜欢不已,也难怪刘裕会对这个女儿无比宠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寿阳公主逐渐长大,她的容貌也出落的愈发迷人,气质更是让无数见过她的男子深深地沉迷其中。怎么来形容呢?如果真的有仙女,那么寿阳公主比仙子还要美丽。

寿阳公主虽然生在皇家,但是在刘裕的呵护下,她从小就没受到过约束,心性和普通人家的少女没有什么区别,喜欢在宫中的花园中嬉戏打闹。

机缘巧合之下的“梅花装”

刘裕作为一个女儿奴,高兴看见寿阳公主欢快活泼的样子,从不会约束宝贝女儿的行为。某一天的下午,寿阳公主像往常一样在园中嬉戏打闹着,可能是由于玩了太久而感觉到疲惫。

于是,她便在宫门口小憩一会,就在此时宫里开始刮起了风,侍女们害怕公主会因此而着凉,便急忙拿出了被子来给公主盖上,就在宫女盖好被子起身离开时,她不禁愣了一下神。

原来,刚才的那一阵微风吹得腊梅树上掉下了几瓣梅花,这几瓣梅花有一瓣正好掉落在了公主的额头间,被公主头上的汗水粘住,并且留在了公主的眉心处。

额头正中间那淡淡的梅花印记,给公主的容貌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色彩,公主的容貌本来就出众,在梅花花瓣的加持下变得更加的动人,所以给公主盖上被子的侍女才会看呆。



侍女看得入神的时候,公主突然间醒了过来,看着面前呆愣的侍女公主不由得很好奇:“怎么了?本公主脸上有什么么?”侍女没有说话而是从宫中拿来了一面铜镜。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公主发现了额头上的梅花印记,以为是什么脏东西抬手就想用手将它擦去,却发现根本就擦不掉额头上的梅花印记。

寿阳公主为之烦恼不已,可周围的侍女们却叫起了好,开始称赞起了他在被花瓣点缀之后容貌更加迷人,无心之举居然换来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让寿阳公主很惊讶,宫女们都说好那就表明这样的打扮的确不错。

自此之后,公主时不时地就会采摘梅花花瓣,将之贴在自己的前额。俗话说得好“上行下效”,久而久之,宫里的宫女也开始效仿起公主用梅花花瓣点缀自己的举动。



就这样,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开始风靡了起来,因为额头上的梅花印记,所以这种装扮也被称作“梅花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宫女们一传十、十传百的影响下,由公主引领起来的打扮便传到了民间。

当时,不管是官宦贵族级的大小姐,还是寻常人家的女儿,就连青楼风月场所工作的女子,也都对这种装扮感到很满意,“梅花妆”得以风靡起来。

黄花大闺女的诞生

随着“梅花妆”的推广,慢慢的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梅花是有季节性的,公主在皇宫之中不会愁没有梅花瓣可以使用,但一般人家哪里有皇家那般待遇。



没有梅花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做出梅花妆呢?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群众们的钻研下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

先将花采摘下来加工,后制作成花瓣粉末,再使用这些粉末来将各种材料染色,进而便制作成可以贴在脸上、额头的装饰品。

这种装饰品就是我们日后耳熟能详的“花黄”,南北朝时期“贴花黄”成为了女子们每日装扮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木兰辞》中便有这样的记载:“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不过,这样的时尚潮流只在未婚女子之间流行的,喜欢用花黄来装点自己的大多也都是未婚的妙龄少女,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未婚的女子群体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那就是黄花大闺女。



黄花大闺女这个词诞生后,它便只能用来描述那些尚未婚配的女子,至于已婚女子则不能用。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同样是形容女子美好青春的词语,为什么到了已婚女子不能用。

其实,这个词之所以不能用在已婚女子的身上,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习俗。南北朝时期,有这么一句关于女子婚嫁的习俗话:“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女子在婚前、婚后,是需要变更自己的妆容的,婚后的女子不会再用亦或者不能用花黄来装饰自己了,如此一来黄花大闺女就成了描述未婚女性的专用词语。



如今,几千年的时间虽然过去了,寿阳公主也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她的故事却流传到了今天。或许寿阳公主自己都没有想到,一个无心之举居然形成了一个流传千年的词语。

只不过,人们在使用“花黄”或者说着“黄花”的时候,都不会想到寿阳公主,久而久之她便被人们所遗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黄花   闺女   寿阳   花黄   女子   侍女   宫女   起因   这个词   梅花   公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