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思维模式

《宋史》里有一则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司马光砸缸。


一帮孩童在院子里嬉戏,有一个立在高处的小孩,失足掉入一口装满水的大缸里,情况紧急。


其余的小孩一见出了事,吓得都跑掉了。


唯有司马光还停留在原地,他临危不乱,从地面搬起一块石头用力地砸向水缸。


水缸一瞬间被砸掉了一个窟窿,水从洞口汩汩排出,坠落水缸里的小孩也因此而获救了。


再次想起这个故事,我自问:


假如我碰到相似的情况,很可能会想不到砸缸救人,由于惯性思维是设想如何从缸口将人捞上来。


因此,不禁有这样的感叹:

“思维方式比努力往往要重要许多,思维方式就是影响结果走势的主要推手。”


很多人特别努力、勤奋,可为何就是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不能让付诸的努力变得有实际收获?


我觉得,问题很可能就出在思维方式上。


今天,我梳理了6个对大家为人处世有借鉴或警示作用的效应、法则。


倘若能看得懂这些,大家的思维方式很可能就会步入更高的层次。



1

南风效应


在《拉·封丹寓言》里有一则小故事。


北风要和南风较量威力,看谁可以将路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落。


北风憋足一口气,大力地吹出去,瞬间冷风凛凛。


可路上行人身上的大衣不仅没有被吹落,反倒被裹的更严实了。


然后轮到南风了,只见它缓缓吹动,气温突然之间暖和了许多。


路人们相继解除扣子,脱下了大衣。


最终,南风胜出。


这就是「南风效应」,也有叫「温暖法则」。


对于这个思维,我们可以有两个层面的启发:


1、温暖高于严寒。


与他人相处时,对他人友善一些。


让人感受到温暖,通常更易于收获好的结果,这也是寓言故事最开始想要传递的意思。


2、做事要重视方式方法,不能蛮干。


方法不同,方式不同,最终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区别。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无论做什么事情,勤奋是应当有的态度。


但方式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也是高效率以及成功的前提条件。


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方向错了。


那样再勤奋也不会获得要想的结果,勤奋也将变得毫无价值。


若是你始终很勤奋却成长缓慢,一直劳无所获。


那么为何不静下心来思考思考,自己勤奋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存在问题。


请牢记这句话:将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省时省力的事情。




2

鳄鱼法则


在经济交易中有个很重要的法则:鳄鱼法则。


假定有一只鳄鱼咬住了你的脚,如果你尝试用手去挣脱你的脚,那样很可能连手也搭进去了。


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牺牲这只脚。


这理论有些类似《战国策》里的「虎怒决蹯」故事。


山间小路上,一只老虎误进猎人布下的索套中,挣扎了很久,都没能挣脱出来。


眼看猎人一步一步逼近,老虎奋力咬断了自己那条被套住的脚掌,这才逃了出来。


老虎难不成不爱惜自己的脚吗?


自然并非,它之所以自残,实际上是为了能保全自个的性命,为了能止损,这是一个权衡利弊之后的明智决定。


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我们也一定要具有这种「及时止损」的思维。


当断则断,不能舍不得已付出、投入的,也不能心存侥幸。


如果你发觉自己遇人不淑,那么就坚决离开;


如果你发现走错了方向,那么就立刻掉头。


越纠结、越迟疑,损失只会越大。


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是有意义和价值,在错的道路上及早停下来,便是进步。




3

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要想盛满水,必须确保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


假如桶壁上有一块木板较为短或者有破洞,那样水就会流出来,水桶也就无法盛满水。


换言之,木桶能装多少水,并非取决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高,反而是最短的木板。


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也叫「短板法则」,长板和短板,对应的便是优势和劣势。


对于这个思维,我们可以有两个层面的启发:


1、瘸腿的椅子是不稳的,要尽量补短,改进本身出现的缺点和不足,别让短板拖了后腿。


比如说有的人虽说工作能力强,但情商低、不擅处理人际关系。


有了这样的短板存在,通常就不太容易实现与其能力所匹配的高度。


2、有些短板确实无法弥补,那就需要懂得借力。


懂得利用外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不是所有的短板都能够弥补的,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合作的重要性了。


懂得资源整合,各自做自己拿手的事,取长补短,管理者和创业者尤其要有这样的思维。


在今天这个时代,孤军奋战真的很难,一群人通常能走得更长远。




4

绿灯思维


在工作上,当碰到同事说你的这个计划方案不行。


不一样思维习惯的人,会出现区别较大的反应。


一种人的反应是气急败坏:


凭什么说我的计划方案不行,我觉得就挺好,你以为你的就有多好吗?


一种人的反应则是坦然接受:


他们会思考我的这个文案究竟哪儿存在不足,甚至会向他人讨教。


这两者不一样的思维,前面一种叫「红灯思维」,也叫禁锢型思维;


而后者可以叫「绿灯思维」,也叫成长型思维。


显而易见,当碰到不一样的观点和意见,有着绿灯思维,对新生事物可以持开放、接纳、学习的人更容易成长。


而红灯思维相对而言就较为危险了,他一直固步自封,习惯性将自己禁锢在已知的认知里。


这也是很多人无法成长,无法察觉机遇的缘故。


这世界的变化太快,假如你不能接纳新生事物的出现,做不到持续学习的话,后果通常会很悲剧。


人毕竟是需要跟随时代一起向前走的,如此才不容易掉队。



5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专家罗森塔尔曾做了一次试验。


他走进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里挑选了18名学生;


并将这个名册交给校长和相关的老师,告知她们这些孩子未来将会前途无量。


大半年后,罗森塔尔来学校了解这些孩子的状况,一个极为神奇的现象出现了:


只要上了这个名册的孩子,考试成绩均有很大的进步,而且自信、开朗。


罗森塔尔的眼光确实如此独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


自然不是。


事实上,这些孩子都是罗森塔尔随意挑选出来的,但因为他是权威性的专家,老师们对他的话坚信不疑。


因此,在日常的相处中,会不经意地关照、赞许这些名册上的孩子,而老师们的这种态度也让孩子变得更自信。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以怎样的期望值对别人,别人往往便会回报对等的结果。


换言之,期望值越高,表现便会越好。


心理暗示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确实特别关键。


不仅仅是在教育小孩方面,成人在自我成长、事业发展方面也需要有这方面的建设。



6

飞轮效应


最后,我想聊一聊「飞轮效应」。


什么是飞轮效应呢?


为了能使静止不动的飞轮旋转起来,刚开始必须要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重复地推。


但每一圈的勤奋并不会被浪费,飞轮会旋转得越来越快,最后不用推也可以快速旋转。


事实上,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


刚开始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力气,特别艰辛、吃力;


但只要能咬紧牙坚持到底,便会越来越轻松,就能收获到回报。


人生亦是如此,勤奋的人生虽说刚开始很苦,但挺过最艰辛的日子之后,便会渐渐地变甜。


因此,不要害怕受苦,也不能拒绝付出,勤奋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越努力的人将会越幸运。


努力坚持、坚持勤奋,可以说这是人生走上坡路的秘诀。


在熬不下去的时候,想一想飞轮效应,想一想坚持就是胜利。


当然,前提条件是要学会思考和判断,要保证方向、方法没有问题。



顺丰创始人王卫说:

“一个人成功一次,也许是偶然,但若能长期成功,那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可能从思维到行为都跟别人不太一样。”


思维模式决定人生走势。


将打游戏、刷剧的时间匀出一点儿来看看这些效应、法则、定律,改善自己为人处世的思维模式,我觉得这是特别划算且有必要的!


高效能思维 思路决定出路 ¥4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南风   水缸   木桶   名册   飞轮   木板   勤奋   法则   效应   差距   思维   小孩   很大   努力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