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周总理给他说媒,却在31岁结束生命

2022年10月9日,国乒男团以3:0击败德国,实现了史无前例的10连冠,这也是男团第22次夺得世乒赛冠军。

男团的这个辉煌成绩,不禁令人想起了中国在世乒赛上的第一块金牌。

1959年,在第25届世乒赛赛场上,22岁的容国团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击败匈牙利老将西多,一举夺得男单冠军。

这是中国乒乓球在世乒赛上的第一个冠军,消息传到国内,举国欢腾。

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举办了一个欢庆宴会,欢迎凯旋而归的中国乒乓球队。

并特地邀请周总理也出席宴会。

周总理在宴会上亲切接见了容国团不说,还介绍了一名田径队的运动员黄秀珍让容国团认识。

因为周总理牵线,几年后,容国团和黄秀珍走进了婚姻。

1965年4月,容国团率中国乒乓球女队,出席南斯拉夫第28届世乒赛,一举拿下了女子团体、双打、混双三个冠军,让中国女乒在世界乒坛扬名。

这一年,容国团才28岁。

可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限的年轻人,却在三年后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容国团的去世,是中国乒坛的巨大损失,一直到今天,人们都对他念念不忘。

那些年,在容国团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贫困少年初露头角

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8月10日, 一个男婴在香港呱呱坠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从日本归侨的父亲容勉之特别渴望国家强大团结,打败日本人。

因此,他把男婴取名容国团,寓意国人团结一心,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容国团父母

1941年,日本向香港发起猛烈进攻,失业生活无着落的容勉之,只好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中山县南屏乡(今珠海南屏镇)。

他一边打零工,一边积极参加当地的抗日活动。

也就是在这里,受舅舅文恩的影响,容国才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43年,容国团进入了中山有名的“甄贤学校”读书。

中山是著名的侨乡,甄贤学校也是中国最早的侨校、广东省最早的民间学校之一

甄贤学校创办于1871年,是中国近代留学之父,教育家容闳带头捐款500两白银办起来了。

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中国留学生。

甄贤学校创办后,容闳任荣誉校长,校长则由同样有留洋经历的容星桥担任。

学校负责人都有留洋经历,因此甄贤学校与当地的学校最大的不同,

就是除了教学生文化知识,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体育,绘画等等。

学校思想开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氛围的影响下,容国团文化成绩优异,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上也体现出了自己的天赋。

从1943年到1948年,容国团都在这所学校学习,这段学习经历,也为他日后走上乒坛奠定了基础。

白天在学校和同学们打球打不够,晚上回家后,容国团就利用床板,继续打球。

五年下来,容国团的球技,已经超过了很多业余选手。

日本人投降后,容勉之又去了香港做海员,等工作渐渐稳定后,他把容国团也接去了香港,安排在香港慈幼学校读书

可仅仅两年后,容勉之就失业了,不到15岁的容国团也被迫辍学。

辍学后,他在一家渔行做童工,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每天早上4点多和老板去码头进货,一筐鱼几十上百斤重,容国团要和其他童工一起,一筐筐搬上车,然后拉到档口售卖。

有时一筐鱼太重,容国团要使出全身力气,脸憋得通红,才能勉强搬上车。

然后一直忙活到晚上7、8点。每天十多个小时的时间,几乎都是在腥臭嘈杂的环境中度过。

这种超过年龄的繁重体力活,让原本就不胖的容国团更瘦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力气越来越大了。

即便生活再穷困,都没有让容国团放弃对乒乓球的热爱,每天下班后不管多累,他都会去康乐馆练两个小时的球再回家。

因为容勉之是香港工人进步组织工联会工会会员,容国团因此有机会去工联会康乐馆练球。

尽管是业余的,但容国团却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

每一次发球的力度,球最后的落脚点在哪里,怎样快准狠,他都在练球中一遍又一遍地实践。

慢慢地,容国团在康乐馆有名了,很多乒乓球爱好者都喜欢找他切磋。

繁重的劳动和严重的营养不良,却让容国团患上了肺结核。

有时整夜整夜的咳嗽,容勉之夫妇十分纠心,却又无能为力。

好在工联会看到容勉之一家太困难,容国团身体又不好,就把他安排到了康乐馆工作,

这样不仅解决了容国团的工作问题,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打球了。

在康乐馆工作期间,容国团的球技飞速提高,天赋加刻苦训练,让他成了“东区小霸王”。

很快,他就有资格参加全港乒乓球单项比赛的资格,并在18岁时获得全港校际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第三名。

但真正让容国团一夜成名的,还是战胜了日本男单冠军选手荻村伊智朗。

1956年,刚刚在第23届世乒赛上夺冠的日本队访港,既然是访问,双方免不了要在技术上“切磋”。

日本访问团指派的切磋代表,自然是男单冠军荻村。

与刚刚夺冠的选手过招,香港这边似乎不管指派谁,都免不了输的结局。

最后,乒总会把这个机会,给了容国团。

这是一个机会,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就在大家都准备看容国团的笑话时,他却以所有人想不到的方式,改写了结局,以2:0战胜荻村,他赢了。

我们常说,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其实在荻村夺冠后,容国团就开始研究荻村的打法,荻村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当接到这个大家都不想要的烫手山芋时,容国团没有推却也推却不了,只有用心地准备。

默默无闻的选手,居然打败了世乒赛冠军,这件事,成了香港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回到祖国

容国团一夜成名,而乒总会对他的打压,却并没有消失。

1954年春,香港一年一度的乒乓球锦标赛即将拉开帷幕。

也是这次比赛,让容国团初识了乒总会的黑暗。

原来,在赛前乒总会负责人就找过容国团谈话,让他故意输球。

说白了,就是打假球。

作为回报,容国团将会得到一笔不菲的报酬。

当时,容国团的工作关系还在工联会下面,打球每月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资勉强维持生计,

不过当这个优厚的条件摆在他面前时,容国团却非常强硬地拒绝了。

那一年的锦标赛,容国团拿出自己的实力,夺得了男单,男双,男团三块金牌,他在香港声名鹊起,

但同时,他也成了乒总会的一个“刺头”,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

1956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的名字从香港队的名单上消失了,他因此错失了这次比赛;

同样是那一年,乒总会想让容国团出丑,挫他的锐气,故意让容国团和日本队冠军切磋。

没料到容国团却以他的实力,击败了荻村,不仅没有出丑,反而一夜成名。

但他在乒总会的尴尬境地,却并没有缓解。

职业生涯到底该何处何从,成了容国团那段时间最烦恼的事。

有很多香港俱乐部邀请他加盟,但容国团并不想去。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港澳联队和内地的比赛,为他提供了一个契机。

1956年9月7日,北京体育馆座无虚席,港澳联队和中国乒乓球队的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体委主任贺龙坐在主席台上观看比赛,19岁的容国团作为港澳联队的队长,成了当晚最引人注目的球员。

比赛结束之后,贺龙接见了港澳联队的球员,容国团也就此表达了自己想报效祖国的心愿。

其实早在来内地之前,容国团就在父亲的劝说下,想来内地打球。

容勉之虽然早年侨居日本,但却有一颗爱国的心。

他认为,容国团不管在香港打得多好,都是单打独斗,而且没有发展前途。

但如果回到祖国打球,那荣誉就不一样了。

而且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正在大力发展体育,四处招揽体育人才。

于是,他鼓励容国团给广东省体委写了一封自荐信,但因为当时的内外环境,广东省体委并没有立即做出回应。

贺龙得知后,当即大笔一挥,同意容国团来内地打球。

就这样,容国团在1957年正式到广州体育学院学习和训练。

从回国的第一个月开始,容国团每月可以拿到86.5元的高工资,这个工资标准,在队里仅次于傅其芳。

在人均年工资只有637元的年代,容国团的这个工资,在运动员中已经属于天花板级别了,比一般主教练的工资都高。

不仅如此,队里还克服经费困难,每隔几天就给他炖一只鸡补充营养,再加上中医调养,

一段时间后,容国团的肺结核开始慢慢痊愈了。

在技术方面,组织上也为他配备了多种打法的陪练,以助他成为世界级选手。

很快,容国团在技术上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抽、杀、削、吊、拉、搓、推、挡样样精通,人称“八臂哪咤”。

训练半年后,他向国家体委提出“三年内夺冠”的目标。

1958年,在即将到来的世乒赛动员会上,容国团大声喊出了力争夺得世界冠军的口号。

容国团和队友

谁也没想到,他这句口号,在接下来的第25届世乒赛上成为了现实。

1959年,容国团代表中国队参加第25届世乒赛,这是中国队第三次参加世乒赛。

前两次世乒赛,男队最好的成绩是第一级10名,女队是第二级3名。

这次比赛国家很重视,希望中国的国旗,能够在异国他乡升起。

谁也没料到,这一次,中国队不仅爆了冷门,男子夺得了团体赛第二,容国团还捧回了一个冠军。

容国团的这次夺冠并不轻松,在决赛环节,他遇到的对手是获得9次世界冠军的匈牙利名将西多。

第一局,容国团以19:21不敌西多。

现场的西方观众,大多认为这场比赛已经没有悬念了,都开始提前为西多准备鲜花。

容国团第一局虽然败了,但对西多的打法有了了解,西多的打法并没有太多的个人风格,只是胜在赛场经验丰富。

心中有底后,从第二局开始,容国团决定放手一搏,他看西多身宽体胖,并且已经是36岁高龄,

于是频频拉侧上旋球,利用自己灵活体力佳的优势,破坏对方的打法。

果然,在容国团新打法的攻势下,西多累得气喘吁吁,容国团从而连扳三局。

以3:1击败西多。

这次夺冠,在中国体育事业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内外环境却对我们并不友好。

中国运动员创造的世界纪录,并不能得到外界的承认。

而这次世乒赛夺冠,不仅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的实力,也开启了“国球”的第一段辉煌。

新中国的国旗,在多特蒙德威斯特代里亚体育馆里升起、国歌萦绕全场,现场的华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容国才 艾.西多

新中国的国旗,终于在异国他乡迎风升起了,那一刻,成了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永恒的经典。

周总理牵线

回国后,容国团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在欢迎宴会上,周总理给容国团介绍了一位朋友,她叫黄秀珍。

黄秀珍也是广东人,此前,他们在广东训练时有照过面,但彼此都不认识。

因为周总理的介绍,两人才相互认识,随后一起跳了两支舞。

黄秀珍刚从八一田径队转到国家队,她没想到,两人居然住在一栋楼,

一个二楼,一个六楼,只不过两人从来没有碰过面。

容国团是举国皆知的大冠军,黄秀珍也为有这样的老乡感到骄傲,但宴会结束后,两人也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平时在食堂碰见了,也只是点头问一下好。

不久,黄秀珍去天津参加一场比赛。

有一天中午,黄秀珍午觉刚刚醒,队友给她一张纸条,说是容国团给的。

她一看,原来容国团也来天津打比赛了,他邀请黄秀珍参加一个晚会。

在征得教练同意后,黄秀珍去了。

见面后,容国团十分遗憾地说晚会临时取消了,黄秀珍就准备回去,容国团突然说:

你以前来过天津吗?

得到否定回答后,容国团提议:要不我们逛逛。

于是,两人一边逛,一边介绍各自的情况,算是对双方都有一个了解。

这次约会,容国团给黄秀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他话不多,低调内敛,并没有世乒赛冠军的那种傲气和锐气。

整个晚上,差不多都是黄秀珍在说,他认真地倾听,偶尔提一个问题。

回北京后, 两人渐渐熟络起来,不时去看一个电影,偶尔一起去聚个餐。

容国团喜欢音乐,还会弹吉他,虽然弹奏得一般,却喜欢在黄秀珍面前表演。

这种兼于朋友和恋人之间的关系,持续了一年多。

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反而是体委大院的同事们,都以为两人在谈恋爱。

两人真正确定恋爱关系,是在1961年。

那一年,容国团和队友们夺得了第26届世乒赛团体冠军,首次打败了日本队。

在决赛上场前,容国团在场上喊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豪言壮语,令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热血沸腾。

容国团在国内的知名度更高了,但他却在这一年选择了退役。

原因无他,他和黄秀珍确定了恋爱关系,而且即将走进婚姻。

因为运动员不能结婚,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了退役,上级也批准了他的请求。

体委分给了他一套20平的婚房,他隔三差五就跑百货大楼,准备结婚用品。

就在他积极筹备婚事时,却接到了一项任务。

他被任命为女队主教练。

鉴于容国团的实力,组织上希望,他能带领女队,在第28届世乒赛上夺冠。

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这条原则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他的脑海,

更重要的一点,这是他最崇拜的毛主席点的将。

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女队的情况,就接下了这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只是他还没想好,怎样向黄秀珍开口,推迟婚期。

一天,容国团把黄秀珍约了出来,两人漫无目的地聊天。

一边聊一边呆呆地看着黄秀珍,欲言又止的样子。

都在一个系统,黄秀珍多少听说了一点,都是受党教育那么多年的人,她理解容国团。

晚年黄秀珍

她也清楚,今天容国团约她出来,肯定就是说这件事。

看到容国团一直不开口,黄秀珍先开口了,她说:你的事我听说了。

听到黄秀珍这么说,容国团反面坦然了,他说:

我接到一个任务,他很重。

我们的事,能不能往后拖一拖,我想把这个艰巨的任务先完成。

黄秀珍没有说话,默默地点了点头。

晚年黄秀珍

容国团松了一口气,他从内心十分感激黄秀珍,他原来还担心她不同意,会哭闹呢。

任务很重,意味着训练紧张,两人见面的机会也将更少。

有时候,两个人一个月都见不上一面,虽然都在北京,但两人的交流,大多数时候都是靠书信。

不过那时候的爱情很朴实,心里认准了,就不会再多想。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训练,1965年4月19日,容国团率中国女队,拿下了第28届世乒赛团体、双打两项冠军,容国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最后的结局

1968年4月16日,男乒主教练傅其芳含冤弃世;

1968年5月16日,北京队总教练姜永宁含冤弃世;

这两位和容国团一样,都是在香港夺冠后,再转到内地打球、再走到教练岗位的乒坛杰出人才。

他们的突然离世,对容国团触动很大。

特别是傅其芳,容国团初到广东训练时,傅其芳就是他的教练。

曾经从陪打升级到主打的傅其芳,为他挑选了很多优秀的陪打,令容国团的球技进展飞速。

可以说容国团夺得单打冠军,功劳有一半是教练傅其芳的。

第26届、27届、28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在赛场上大展雄风,带队教练,也是傅其芳。

可随着特殊历史时期的到来,他们却在最好的年华,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随着傅其芳姜永宁的相继离世,容国团也被盯上了,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总是被叫去问话,一个问题穷根究底地问来问去。

当时,很多运动员教练都相继被隔离,傅其芳也是先隔离的,容国团听说自己也将要被隔离,压力很大。

他对黄秀珍说:可能这次隔离,就轮到我了。

黄秀珍安慰他说:你不用担心,再说你也没有什么啊,说清楚就可以了。

6月19日晚,训练局有一个批判大会,黄秀珍问:

你去不去参加?

容国团:我不去了,我该休息休息了。

也许在那个时候,容国团已经在想另一条路了。

夫妻俩吃完晚饭后,又一起去看了一岁多的女儿。

女儿因为没人带,寄养在同事家,每天中午晚上就去看看她。

看了女儿后,黄秀珍去开批判大会,不久,容国团也出门了。

但一直到晚上10点,黄秀珍开完批判大会回来,容国团还没回来。

等到12点,还不见容国团的身影,黄秀珍坐不住了。

她以为他还在同事家下棋,于是赶到同事家,同事家却是漆黑一片。

黄秀珍隐约感觉出事了,她的心突突地跳,却不知该往哪里去找。

第二天天还未亮,就有同事敲门,一夜未睡的黄秀珍和同事一起出去找容国团。

最后,他们在潘家窑生产队的一个养鸭场,看到了容国团冰冷的尸体。

这里是训练局组织队员帮农民夏收的地方,养鸭场就是在去割麦子的那条路上。

傅其芳,姜永宁,容国团三人,被称为中国当代“乒坛三杰”,

可谁也想不到,三人居然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在三个月内,相继离世。

这样的悲剧,不禁令人唏嘘。

他们的故去,是中国乒坛的损失。

1971年,中国开始了乒乓球外交,乒乓球运动员迎来了春天。

如果他们三人没有离世,说不定会创造另外一番辉煌。

容国团去世10年后,国家体委召开大会为他平反。

2009年国庆前夕,全国“双百”评选组委会,经过网友投票,评选出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的人物名单,容国团也在其中。

容国团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壮烈豪迈,他的爱国和拼搏精神,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而他身上的悲剧,将不会再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国家体委   乒乓球   乒坛   世乒赛   女队   日本   香港   打法   中国   冠军   结束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