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台积电的“寒冬”开始来了


大家都知道,在2021年,由于老美人为地制造了一场全球“芯片荒”,导致各类芯片价格飙升,甚至有的芯片加价几十倍都买不到。而作为芯片制造行业的一哥,台积电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进入2022年后,半导体芯片行业却迎来了“两级反转”。如果说去年的芯片让人高攀不起,那么今年的芯片就成了人们爱答不理。最主要的是,各大芯片巨头的股价也是跌到“惨不忍睹”,千亿市值灰飞烟灭。

就拿台积电来说,其市值从去年的7000多亿美元跌到了现在的3527亿美元,股价用“腰斩”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也就是说,台积电的总市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累计蒸发掉了接近两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一个贵州茅台的市值。

那么问题来了,本该走上颠覆的台积电,怎么就混成了如此模样?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智能手机卖不动了,芯片的需求在下滑。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2.87亿台,同比下滑9%,国内手机销量也同比下滑了14%。

我们翻开去年台积电的业绩报表可以发现,台积电营收的44%来自智能手机。说白了,整个半导体芯片行业的需求量,都是靠手机行业支撑的。而如今消费电子产品遇到“寒流”,也就意味着台积电的日子不好过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先进制程芯片的产能过剩,导致台积电的客户纷纷砍单,像高通、联发科、英伟达等,甚至连苹果也传出了暂缓使用3nm工艺芯片的消息。

面对订单不充足的情况,台积电计划将部分EUV光刻机关机,以节省耗电成本。要知道,台积电之所以能在芯片代工领域一枝独秀,主要就是因为其拥有80台EUV光刻机,而如今EUV光刻机设备却成了“累赘”,不得不令人感到唏嘘。

最主要的是,在失去华为这个客户后,一贯“强硬”的台积电也“吃瘪”了。根据供应链消息显示,苹果拒绝了台积电提出的2023年涨价要求,甚至连英伟达等美芯片巨头也对涨价表示不满。

反观国内市场,中芯国际已经掌握了14nm工艺制程的规模化量产,国产90nm光刻机也取得了突破。再加上华为公布了芯片叠加技术,纯国产7nm及以下制程工艺也不再是“可望不可即”。

值得强调的是,2021年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20家半导体芯片公司中,有19家来自中国。

另外,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市场向海外出口了1600亿颗芯片,而国内芯片的产量高达1900亿颗。也就是说,我国芯片自给率正在稳步提升。

很显然,这是台积电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因为一旦中国半导体行业实现了更先进制程芯片的量产,那么以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优势,台积电代工生产的芯片就算“烂大街”估计也没人会要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外媒才说台积电的“寒冬”开始来了。当然,我们不提倡无脑的唱衰和鼓吹,还是希望国内半导体企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掌握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只有做到“手中有粮”,才能遇事不慌。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分享。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科技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华为   光刻   英伟   代工   量产   智能手机   市值   寒冬   半导体   芯片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