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酒王青青稞,曾供不应求,遭重创后欲更名回巅峰,还有人喝没

“青海的麻雀都能喝二两”。

这句当地人的俗语,侧面反映了青海好饮的风格。青海省以山地为主,与其他盛产高粱,小麦,大米的酿酒省份不同,这里只能长出青稞,但就是这唯一的粮食,也被爱喝的青海人,用来酿造美酒了。

于是,就有了“青稞酒”这一独特的酒种,特别是青青稞这个品牌的青稞酒,是被誉为“青海酒王”的狠角色,在西北广受欢迎,曾几度供不应求,之前去青海旅游都要带走几瓶。

就是这么集特色与口感于一身的西北好酒,却也遭遇重创,如今更名为“天佑德”,试图摆脱困境,重回巅峰,这是怎么回事呢?

源起:始于明盛于清,当代才成名
早在明朝,当地人就在名为水坑子的地方凿井汲水酿酒,用坚硬耐腐蚀的松木镶嵌酒窖,并用柠条编制“酒海”用以存酒,酒坊名字就叫“天佑德酒作坊”。

到清朝末年,酒坊规模已经形成,来往商队常有贩酒者采购,也就留下了“开坛十里游人醉,驮酒千里一路香”的佳话。


到新中国成立后,天佑德酒坊整合了其他小酒坊,共同组建了“互助县酒厂”,后更名为“青海青稞酒厂”,所推出的青青稞青稞酒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并迅速火遍了整个西北。

危机:资本注入急上市,连年亏损难腾飞
尝到甜头的青稞酒厂立马进行改制,到05年顺利挂牌上市,上市后马上推出“互助”“天佑德”“八大作坊”“永庆和”等系列酒,布局中低高三档,试图抢占更大的市场。

但青稞酒厂的野心并没有因此得到满足,在2013年开始把战略布局到海外,收购美国酒庄,又斥巨资在美国成立子公司。但这一步棋,也别了青青稞酒自己的马蹄,连年亏损,最后负债高达2.35亿元

更名:披荆斩棘活下去,勤俭持家过暖冬

经历了一番“折腾”,青稞酒厂终于看见了“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于是大幅调整战略,并把“青青稞酒”更名为“天佑德酒”。

更名后的酒天佑德酒,更具有识别性,强化了品牌的形象。青稞是一个品质概念,天佑德则是文化概念,从品质到文化,也是往后天佑德酒要侧重的发展方向。希望天佑德酒也能讲好自己的故事,重回自己的巅峰

回看天佑德酒的发展史,就是因为操之过急,想要大幅度扩张步子迈得太大,没有把控住。好在后来稳定下来专注酒质,才开始慢慢转亏为盈。

看来想要在大众心中立下良好的口碑,追求长久的发展,就是得注重品质扎扎实实地提升自身的酿造技艺,人们才会买账。在国内有不少的酒厂,就是一直把品质放在第一位,才有今天的好口碑,下面2款酒就是酒友圈公认的纯粮好酒,看看你喝过没。

风云酱父 封藏酒

此酒是茅台签约酒师李长寿所酿造,其父正是茅台厂长李兴发,人称“酱香之父。”

上世纪白酒发展上升期,茅台酒厂面临酒质不稳的难题,正是李兴发总结出了酱香酒的三大典型体,才得以解决,奠定了酱香酒酿造的工艺基础。

李长寿传承其父的酿酒技艺,选取最上乘的高粱作酿酒原料,坚持采用12987古法工艺,选用5年的窖藏基酒,勾调12年的传世老酒,滴滴都是精品。

此酒酒体微黄醇厚,入口浓郁的酱香味铺展开来,细品还有花果的清香,下咽没有辛辣感,随后老酒独有的陈香慢慢返上来,非常舒服,饮后空杯留香。

武陵酒

武陵酒同为第五届品酒大会的名酒获得者,虽然现在喝过的人不多,但在当年武陵酒可是有过三胜茅台的傲人成绩。

之所以这么厉害,还要归功于武陵酒厂组织去茅台酒厂学习的经历,回来后结合自身的工艺特征,加上茅台酿酒的技巧,酿出的酒口感瞬间提升了不少。

此酒入口酱香浓厚,喝起来优雅甘甜,绵柔不辣喉,下咽清爽顺滑,没有酸苦味,饮后杯中香味持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青稞   青海   天佑   酒坊   长寿   青稞酒   茅台   供不应求   酒厂   当地人   巅峰   品质   王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