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郑州大学女教授荣获重要表彰,系河南省“唯一”!

近日,中国侨联第九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王梅云教授荣获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为本届河南省唯一的一等奖。

“中国侨界贡献奖”作为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中国侨联于2003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项重在表彰侨界人才在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其专业领域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医学、教育、经济等30多个门类。在活动当天的河南分会场上,为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王梅云,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访问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学术副院长,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医学影像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她以第一完成人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与2项,获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突出贡献奖”、中华放射学会金奖等多个奖项。

王梅云从事医学影像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2008年,作为海外高端医学引进人才,王梅云从美国回到家乡河南,进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回国后,王梅云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重大疾病医学影像诊疗与研究工作,她针对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过程中的重大临床难题,率先开发个体化脑功能成像等高级磁共振成像技术,为帕金森病、脑卒中等重大神经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新技术,推动我国神经影像学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王梅云牵头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组成多学科治疗团队,在国内首个开展帕金森病震颤的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也称“磁波刀”)治疗,标志着我国微创、无创治疗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为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她先后当选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Fellow、国际神经血管疾病学会主席等。

此次,王梅云荣获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她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崇高的荣誉,更是莫大的激励,时刻提醒自己要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继续前行。”王梅云表示,未来会更有信心、更有动力把事情做好,也希望与更多优秀人才一起,更好地支持中国科技发展。

拓展阅读: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前身是中华基督教内地会1904年创办的开封“福音医院”,1950年更名为“河南省人民医院”,1955年随省政府迁址郑州,1993年获批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增名“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被确定为“部省共建”医院,2022年成为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院拥有院士工作站、国家级研究机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市厅级重点实验室等一流科研平台。

欢迎关注“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人民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河南省   郑州大学   侨界   磁共振   侨联   美国   中国   人民医院   医学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