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筑我省数字经济新基建“底座”

数字基础设施,是以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重点领域为代表的提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创新服务的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和基石,数字基建通过对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互补和高效配置,打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促进各行业深度融合、上下游联动,帮助更多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减存,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数字基建挖掘数字经济新增长点,既能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又能撬动庞大的消费市场,乘数效应和带动效应显著,在扩内需、促投资、稳增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依托数字基础设施所构建的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智能服务体系,为医疗、教育、交通、餐饮、娱乐等领域深度赋能,能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实施,进一步畅通数字经济“大动脉”要求数字基础设施先行,夯实数字经济基石。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经济社会转型和人民对智慧便捷生活的向往,对强化数字基础设施物理层和技术层构筑以及融合创新和场景化应用等提出了更高发展要求。作为“数字福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我省积极加强数字新基建总体布局,加大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实现全省县级以上区域(含重点乡镇)5G覆盖,城区基本实现“千兆到户”能力普及,布局建设福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推动建设一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普适普惠的高性能福建省超算中心,新基建指数位居全国前五。以数字新基建为引领,重点实施“上云用数赋智”“互联网+现代农业”“5G+工业互联网”“互联网+社会服务”等行动,有力支撑我省基础应用场景和行业应用场景需求,为我省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提供澎湃新动能。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不同区域、产业和企业间在数字基础设施上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数字鸿沟”问题,主要是信息基础设施供给和需求匹配程度有待提高,融合基础设施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创新基础设施引领支撑作用有待增强,安全基础设施防护体系有待完善等。为加快实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要全面加强统筹规划,坚持建用并举、以用促建,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通多元化投入渠道,围绕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夯实数字强省底座,为推进各领域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持续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5G网络商用规模化部署和应用,促进5G和4G长期协同发展,提升5G网络全面深度覆盖水平和服务质量。统筹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结合实际应用需要,加快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边缘数据中心建设,不断满足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依托数字福建(长乐、安溪)产业园、厦门软件园、龙岩文秀数字产业园等打造高速互联、数据流通、优势互补的数据中心集群。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推动企业外网改造升级,搭建低时延、高带宽、广覆盖、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外网。支持工业企业建设改造企业内网,在重点企业内推进5G、边缘计算、时间敏感网络等网络技术部署应用。支持建设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整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标识解析的协同应用,争取设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福建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福建分中心。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培育国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平台,发展一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链配套、供应链协同、生产性服务平台,搭建面向工业设计和智能制造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工业软件测试验证平台。

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积极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突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工业、物流、能源、文旅等行业和智慧生活应用场景数字化转型的强基赋能作用。农业领域,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在农业生产现场部署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各类传感节点,支撑农业生产环境感知预警、可视管理、决策分析。引导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智慧农业产业园区、智慧农场、智慧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载体,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数字化水平。推进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流通网络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工业领域,实施“机器换工”,推广传感器、工业软件、网络通信系统、新型人机交互等应用,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现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供应链数字化重构,发展C2M数字工厂等新业态新模式。智慧物流领域,推动传统物流设施改造升级,加快智慧物流设施推广应用,建设一批智能仓储示范基地。支持企业充分利用自动化、智能化的传输、装卸、分拣、包装等技术装备,加快传统仓储设施的智能化改造,重点推动无人仓等智慧物流项目建设。探索智慧物流新型服务模式,引导“无车承运人”模式、智能仓配一体化服务等新模式应用,建设智能化、无人化智慧物流。智慧能源领域,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区,推进电源、电网、负荷、储能高效互动、动能电力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精准匹配电力供需,提升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文旅领域,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快景区智能化改造,提升完善“一部手机全福游”APP,实现“一机在手畅游福建”。

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链中高端发展需求,推动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着力突破一批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依托重点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龙头企业,支持建设一批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释放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引进重点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打造一批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基础设施。大力布局科研基础设施。依托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培育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开发、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加强重点实验室布局。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在福建落地,支撑全省科研创新能力。

健全完善安全基础设施。随着“数字福建”战略纵深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下的安全问题影响范围将更广泛,应完善综合安全防护体系,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在布局发力“新基建”过程中,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安全基础设施,加快构建适应多技术、多领域融合应用场景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加强重要领域敏感数据监管,强化密码技术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大数据环境下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网络数据安全提供坚实可信的支撑。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基建   数字   经济   福建   底座   我省   基础设施   智慧   重点   领域   智能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