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 +

乔布斯+

根据硅谷王川网文整理

整理人物系列,乔布斯、贝佐斯、巴菲特、马斯克、比尔盖茨,同时包括他们的公司

1、大势之下,个体都在浮沉,高手会踩浪借力

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曾提到过:什么是战略。

在他看来,战略就是想做,能做和可做的交集。

想做就是有很强的内驱力去做,一般人为赚钱,科学家为改变人类,乔布斯为颠覆世界。

能做是有资源有能力支撑去做。很多事情光想做是不行的,乔布斯想在北京开发房地产,但没有相关资源也是不行的;马云马化腾一度想做手机,也没有做成。

可做是客观大环境允许去做,简单的说就是势。雷军说要顺势而为,现在做智能手机就是大势,可穿戴设备是大势,智能汽车是大势;过气的领域比如电脑城、批发市场、功能手机,这些过气的领域花50倍精力也难以回天。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邓稼先研发原子弹,有他个人的原因,有之前的技术积累,有中国需要核武器的强烈需求;

乔布斯创造iPhone,有他个人的原因,有之前几百年的技术积累,有客观大环境需求;

要用人懒来解释原子弹,很难说得通。用预算来解释,也困难,例如现在预算10亿元在北大清华培养1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下文呢?

【乘势要乘最大的势】

2、摩尔定律最关键

科技的进步,导致单个的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小。即使是没有乔布斯,没有iphone, 等个两三年,照样会有安卓出来。假如没有马斯克,电车的普及和火箭发射费用的下降,人们最多在黑暗中摸索五到十年,照样做得出来。

这里面的关键是摩尔定律导致硬件成本的持续下降,使得以前无法便宜实现的技术都变得可能。在这个大趋势的背景下,个人最好的规划也许是: 顺势而为,但不必跳的太高,因为你竭尽全力的后果,无非就是把一个东西提前一两年实现而已。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风口在,猪也会飞】

3、乔布斯论产品开发

乔布斯论产品的开发:Process is the magic, 人生的开发也有类似的逻辑。

真正伤害苹果的事情之一是在我离开之后,约翰·斯克利(John Schully)患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我已经看到其他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它是这样一种病,即认为:真正伟大的创意是全部工作的90%。而如果你只是告诉所有这些其他人,你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意,”

那么当然,他们可以走下去,使其发生。这样做的问题在于,正好在一个伟大的创意和一个伟大的产品之间还有着数量巨大的工艺。而当你演进这个伟大创意时,它在变化和成长。它就从来没有表现得像其开始时那样过,因为当你体会到它的微妙并且你也发现你必须做出大量权衡时,你学到了更多东西。

我的意思是,刚好有某些事情你是不能让电子来做的。有某些事情你是不能让塑料做、让玻璃做或让工厂做、或者让机器人做的。

并且,当你了解所有这些事情时,设计一个产品就是在大脑中同时保持5000个东西--即这些概念--把它们全部拟合在一起,以及一种持续以新的和不同的方式来推进着去将它们拟合在一起,以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并且每一天你都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它是一个新的问题、或一个新的机会,用来稍有不同地将这些东西拟合在一起。那么,正是那个过程就是魔术。

【不断的搜集各种高价值信息,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思维模型,二者结合动态决策,寻求全局最优解】

4、比特币+

1/ 面对新生事物,人们很自然的喜欢用传统概念的类比来理解.

2/ 很多人只是把比特币看成和传统货币对标的数字货币,就好像把汽车看成前面”没有马的马车“, 这是极大的误解.

3/ 比特币是一个可以编程的货币, 是一个软件平台。曾经对 Bitcoin core 代码开发的做贡献的人数超过三百.

4 / 普通比特币使用者大脑里的抽象概念是钱包, 密码,地址,发钱,收钱。但底层代码的结构,是采用所谓 UTXO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 的架构。比特币的 script 语言可以开发出很多复杂的功能.

5/ 比特币代码从 2011 年至今,有一百多份公开的 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 (比特币改进建议).

6/ 比较大的改进有 Multiple signature transaction, Pay-to-script-hash, Hierarchical Deterministic Wallet, Timelock 等等。

7/ 比特币的区块链上,价值超过一百美元的地址数目,到 2017年九月,有大约三百一十万个。假设 20%的用户拥有 80%的地址,80%的用户拥有剩下 20%的地址,这就对应七十八万个人。考虑到很多用户的比特币放在交易所里而没有自己独立的地址,持币值超过一百美元的个人可能接近两百万.

8/ 可以对比的是,微软的视窗软件 (零售价99美元),从 1985到1990年初,五年内累计销量不到两百万份.

9/ 比特币的理解和钱包的使用,即使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畏途。反对者通常的抱怨是币值波动太大,确认时间要十分钟甚至更长,支付费用最高有时会超过五美元因此无法用于买咖啡.

10/ 视窗软件,当年使用界面简陋不堪,常常宕机蓝屏.

11/ 苹果电脑因为远比 IBM PC 价格贵,八十年代的市场份额从来没有超过 15%。微软作为 PC 上的操作系统,被乔布斯怒斥为没有品味,window 95 还不如苹果 1989年的产品方便好用.

12/ 但这不重要。视窗的巨大用户群,与各种第三方应用的兼容性,形成良性循环,确保其长期一家独大. 操作系统的市场,苹果输了。

13/ 世界很多国家,几十亿人,没有银行账户。全球跨境现金汇款平均费用接近 10% (转账加外汇兑换费用),而且往往要四到五个工作日才可以到账。西联汇款 (Western Union) 2016全年营收高达五十四亿美元.

14/ 即使在美国,国内电汇发送方费用要 20-25 美元,几个小时后才可以确认。国际电汇常常有 2-3天的迟滞。更不用说周末不开门.

15/ 与之相比,比特币支付10分钟左右可以得到第一个确认,两个小时内彻底确认,目前平均转账费用低于四美元, 24小时365天营业

16/ 数字货币领域,需要关注的是谁可以兼容更多的用户,和更多的应用场景。用户多了,会发现一些以前想不到的应用 ;而这些应用,又推动更多的用户加入。

缺17/18

19/ 特斯拉 Model 3 是一个纯软件驱动控制的移动平台. 宝马奔驰会辩解说: "我们也有很多软件和按钮啊".

缺20

21/ 数字货币实际上是货币软件平台。软件平台的威力,来自于低迟滞,不同模块之间的实时协作沟通,可以供开发者使用的大量工具,和广大第三方应用的高度兼容性,还有巨大的用户群.

22/ 这样一个软件平台不仅可以高效完成现在的工作,而且可以做以前无法想象的事.

23/ 反对者会列出数字货币的种种不是,包括被犯罪分子利用。数字货币的每笔交易,虽然匿名,但在区块链上都是清清楚楚,无法抹去,公开可以查询的信息。

24/ 汽车出现之初,因为噪音大,速度慢,车祸,常常熄火,缺少加油站,缺乏泊油马路等等而长期被鄙视憎恶。等到路修多了,加油站多了,车的质量提高了,交通规则推广了,马车早就被淘汰了。因为某个技术的现在的缺点局限,断定它没有前途,就像因为害怕触电的危险,而拒绝用电继续烧煤油灯一样。

25/ 区块链的精髓是,创新不需要批准和计划。所谓 Permissionless Innovation。在开放的系统上,唯才是举,论功行赏. 长期看,开放兼容廉价的系统,最终将把封闭昂贵不兼容的系统边缘化。

26/ 2000年时曾经市值过千亿美元的 Sun Microsystem, 拥有自己的 Sparc 处理器和 Solaris UNIX 操作系统,九十年代一直是硅谷工程师的主流开发平台。但它最终被基于开放的 x86 处理器的来自芬兰程序员的开源软件 Linux 所淘汰。2017年九月二号,最后一批 Solaris 开发团队成员,全部被解雇。 今天所有安卓机的软件都是基于 Linux 内核开发出来的。

27/ 全球 ICO 融资总额到今年七月为止,已经突破十三亿美元。融资规模从五月份开始,已经超过互联网行业早期天使和 VC 的融资。

28/ 传统金融公司试图在内部经营的自上而下的,半封闭式的,半中心化的区块链项目,真的有信心面对一个开放环境中涌现出来的软件系统的挑战吗?

29/ 十年前的人们预测未来时,他们可能会预测到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但是他们有预测到一个匿名程序员起头搞的开放的加密货币系统,没有总部办公室,历经多国监管机构反复打压,八年后市值超过六百亿美元,全球拥有超过千万的个人用户,每天支持三十万笔支付交易吗?他们有预测到比特币催生了以太坊,而创立不到四年的以太坊催生了 ICO现象吗?

30/ 如果你十年前对任何人描述这个未来,大家会不会把你当成电影 ‘大腕'结尾的那个精神病人?

31/ 如果以前没有预测到,那就必须接受一个可能性,那就是未来数字货币的生态系统内,还将继续涌现出目前多数人无法想象,甚至现在觉得十分荒谬不可行的应用。

【比特币是平台,能量信息效率更高的平台】

5、看到未来

1985 年二月花花公子杂志采访乔布斯的原文,可以在下面连接内看到。

网页链接
里面一些文字,现在看了,仍然拍案叫绝。

花花公子 其中问了两个问题:
1.“现在有什么实在的理由需要买一台电脑吗?贵圈有老总最近说,' 我们给人们提供电脑,但是还没有教他们在上面做任何事。我用手计算支票本上的账目,比在电脑上快多了。' 为什么人们要买电脑?”
2. 也许在学校和公司里,有理由要买电脑。但家里呢?

乔布斯:购买家庭电脑最重要的原因,是电脑将会和一个全国性的通讯网络连接起来。我们还在早期,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将是一个神奇非凡的突破,就像电话一样。
(王川备注:他在 1985年就预测互联网对家庭电脑的重要性!真正家用电脑通过 modem 上网要到 95/96 年后才开始普及)

花花公子:具体而言,你是说什么样的突破?
乔布斯:我只能猜测。我们在业界内见多了。你并不知道具体什么会发生,但是你知道这将是一个非常巨大,非常好的东西。

【知道什么会发生比知道什么时候发生重要】

6、连接出创意

"创造力就是把(不同)事情连接起来。当你问有创意的人,他们是怎么把事情做出来的?他们会有一点负罪感,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做,他们只是看到一个东西。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这个东西对他们显而易见。他们把自己的各种经历连接在一起,综合成新的东西。“

-- 乔布斯 1996年和连线杂志的访谈

本质上经验和思维模型越丰富的人, 越能从其它不同思维模型和观察角度的人哪里,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因为自己的东西越多,就越能发现自己和其它事物的有价值的连接点。

【思维模型的丰富性等于多了更多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

7、维度不同,鸡同鸭讲

昨天特斯拉季度报告电话会议上,出现一个情况,CEO 马斯克拒绝回答分析师 Toni Sacconaghi 的关于未来融资需求的问题,并蔑称其为“枯燥的傻 X 问题” ( Boring bonehead question). 具体细节可以看下面连接里的文章

中年男人何苦要为难中年男人

笔者这里无意为马斯克对分析师的粗鲁态度辩护。

但每一个插曲背后又有更多的故事。同样这个分析师,Toni Sacconaghi, 2010年十月和当时苹果总裁乔布斯在电话会议上有这样一段对话:

Toni Sacconaghi:

Steve, 在你说的市场从非智能机到智能机的迁移过程中,如果市场开始朝稍微低端一点的智能机移动,如果市场开始迁移到非常低的价格点,然后你觉得你无法在这个价格点做出一个合适的产品,你会在这种情况下丢失市场份额。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Steve Jobs:

你看问题的(角度)是错误的。你的(角度)是在一个碎片化的世界里做硬件的人。你观察的角度是一个硬件厂商,既不了解软件,也不去把它作为一个整合的产品思考,然后就假设软件会自然而然地工作。

你就坐在哪里想,“我们如何把这个东西弄得更便宜?好吧,那我们把屏幕弄小一点,弄个慢点的处理器,减少一点内存” 然后你就想当然认为软件会自动在你的梦想中的产品上运行。

但那不会发生。

因为那些 app 开发者利用了那些先前有大屏幕,更快处理器和更多功能的(智能机)给他们的客户开发了更好得多的产品。

这个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因为它把你又扔回了那个最初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把你关于开发者的所有假设全部改变了。大部分(开发者)不会跟随你,大部分人会说,“对不起,我不会因为你弄了一个便宜五十美元的手机,然后央求我写软件,就跑回去开发一款降级缩水了的应用”。

笔者曾经因为有过错失投资苹果公司的惨痛教训,

王川: 我和苹果公司, 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从这段对话里,总结几个教训:

教训一:多读读知名企业家和分析师的电话会议记录,许多智慧的结晶就在那里等着有心人去发掘。

教训二:单维度单变量思维,会把你带到坑里去。

教训三:只想省钱的人,很难跳出自己现在的坑。

教训四:多维度整合系统性思维,是摆脱困境的好思路。

我突然懂了,为什么 Sacconaghi 先生干了这么多年,还要继续做分析师来谋生。

【认知差将长期广泛存在,认知差里面有无情无尽的好机会】

8、认知差、能力差更准确

慢慢意识到, 大部分穷人的本质问题是这么几个:

第一, 学的东西 (输入) 和 做的东西 (输出) 和别人一样,没有任何独到和与众不同的东西。 这就淘汰了 99.9 %的人 了。

第二, 即使有独到的东西,没有大规模宣传,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一定规模的共识。这又淘汰了 99%的人了。

第三,有独特的东西,有品牌,没有意识到和掌握通过制造和控制稀缺性来定价的艺术,把利润最大化,这又淘汰了 90%的人了。

第四,前面三点做到,要把部分利润用来回到第一步,把东西做得更好,生态更全面更深,品牌影响力更大。这又淘汰了 90%的人了。

第五,即使自己做不到,看到那些极少数做到了的人或者公司,要能够看得懂,要知道如何参与其中分享其成长果实; 而不是愤世嫉俗地胡喷,眼睁睁看着好机会从面前流失。
再总结一下就是: 独特 - 品牌 - 稀缺 - 生态 - 正反馈循环

做一个独特而稀缺的人,本质就是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印钞权。毕加索,香奈儿,张大千,卓别林,乔布斯,马斯克,特朗普,贝索斯,巴菲特,从这个角度看,是相似的人,只是程度规模有差别而已。

需要自付广告费的宣传是低效率的,没有扩展性的。看看马斯克和特朗普是如何做的。

这样的知识体系,品牌体系,只会随着时间越积越厚;它是不怕通货膨胀,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战争与和平的不同时代的

效率和稀缺性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东西。百度淘宝的竞价排名靠稀缺性来创造利润,你可以说其技术的高效率间接带来流量,再涌现出稀缺性。

稀缺性和后面的 narrative. 在艺术上可以理解为后面的积累的传说故事和文化。比如武汉东湖比杭州西湖要大很多,景色也更好。但是西湖后面的各种诗词传说文化,是东湖所不具备的。这种传说文化的传承,类似区块链上的记录,大量节点分布式存储,无法摧毁。

【差异化/独特性/稀缺性是认知变现的结果】

9、全局优化得关键点突破

1. 七零后可能都会记得,初中英文课本,描绘未来世界里会出现一种“可视电话” (visionphone) 打电话同时还可以看到对方的面容。当时课本里还专门有个故事,里面的小男孩通过 visionphone 和医生谈话,并且用它订购了一辆十速自行车 (10-speed bicycle)

2. 可视电话从 1870年电话出现之后,就一直成为技术人员追求的梦想。真正的研发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不断有各种尝试。最初是把两个远距离的闭路电视系统,通过无线电信号连接, 六十年代之后大的电视台多采用卫星无线通讯信道,进行视频转播。

3. 主要的问题是: 价格极其昂贵,图像模糊质量差。

4. 七十年代 AT&T 推出所谓的 picture phone, 带宽可以达到每秒六兆比特。 但价格昂贵 (1970年时可视电话价格 150 美元, 每分钟话费 25 美分; 相当于 2014年的 900 美元价格, 每分钟花费 1.5 美元)

5. 但是更关键的问题是: 缺乏网络效应,全国购买 picture phone 也只有几百人,有了可视电话也很难找到拥有同样设备的人交谈。所以这个项目终于夭折。

6. 此后三十多年,不断有人尝试可视电话, 但是价格贵/图像不够清晰/缺乏网络效应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7. 直到 2010年乔布斯在 iphone 上发布 face time, 突然可视电话的问题自动解决了。

8. 价格不是问题了, 图像也很清晰了, 几亿用户都在上面了。

9. 现在很多 app 自带视频通话,非常简单易操作。

10. 如果回顾这段发展历程,实际上最最最关键核心的问题,是芯片技术的发展。

11. 芯片不断小型化,价格不断下降,带动器材价格下降,通讯传输速率大增,通讯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12. 这个后面有非常深刻的道理:我们通常困扰无法解决的问题,看到的困难,很多是表象。

13. 其背后其实有更本质的关键技术问题,把那个技术问题解决了,整个其它所有问题全部自动迎刃而解。

14. 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时机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到位,试图开发过于超前的应用,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会长时间隔靴搔痒而有重重的挫折感。

【全局优化:有时候不必关注点,面到了,点自然就解决了;关键点:轴、桥等关键点打通之后,其余问题迎刃而解】

10、持续保持自我更新确实艰难

看了一遍 John Sculley (1939年出生,前百事可乐总裁,被乔布斯 1983 年招聘到苹果的 CEO,后来 1986年把乔布斯赶跑)和花花公子在 1987年九月的访谈,有点意思。

他当时对未来的预测,有些很有远见,有些则错得离谱:

错误的预测:
1. 苏联 20年内会登上火星 (四年后就没有了)
2. 日本 20年内股票市值会超过美国 (三年后泡沫就破灭了)
3. 只是把 IBM 当成竞争对手,通篇没有提微软。(微软股票 87年到现在涨了两百多倍)
4. 意识到生态系统网络的重要性,但没有把苹果建设成一个像 PC 一样开放的平台。

正确的预测:
1. 大概预测了智能手机/无线互联网的雏形,手机和电脑的差别界限越发难区分。

一半一半:
1. 预测了 CD-ROM 光盘存储会替代当时的 floppy disk, 但是没有预测到,2005年以后闪存开始全面替代 CD-ROM
2. 预测 AI 会很火,但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专家系统,没有预测到搜索引擎的出现。
3. 预测桌面文件编辑印刷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革命性的技术,但是对于互联网的巨大潜力没有任何认识,完全没有预测到云计算的形式。

他还说:“人生需要一定运气。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有着一套正确的技能非常重要。你可以把一个问题想透吗?当机会就在你面前,直勾勾地盯着你的时候,你能认出来吗?很多人做不到”。

Sculley 自己也没做到, 眼睁睁看着苹果把桌面操作系统市场拱手送给微软。其实即使打不过,苹果本来还可以参股微软股票的。为了应付华尔街对季度财报的压力,他过于关注运营,也完美错过了互联网的机会。Scully 自己 93年就被董事会开掉了, 然后就再没有人记得他是谁了。

感触之一是,准确的长期预测非常困难,基本不可能。 感触之二是,如果错了,必须马上就改。参与涌现出来的赢家,也远胜于自己瞎折腾。

【变化很难掌控,但迭代自身是可以掌控的;只需要比大多数人认知维度高就足够了】

11、能够不断迭代更新的大脑才是大脑

乔布斯在 2007年 iPhone 的发布会上,有一张 slides 里面有一个深刻的洞见: 在展示其它手机比如黑莓的时候,他说 "buttons and controls cannot change" (按钮和控制开关,无法改变)。

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动见,一些硬件解决方案,只能解决某个特定场景的问题,不具有延展性,场景变了之后,无法改变使用界面,因此整个硬件最终将被迫报废而被抛弃。

讽刺意义的是,那些打造硬件方案的工程师,对自己能够很快解决问题的方案非常自豪,当别人指出它不具有延展性而无法改变的缺陷时,一触即跳,拒绝聆听和改变,其最终命运也就显而易见了。

具有延展性,可以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应用场景的软件,才是真正的软件。这是抽象层级高的软件,和水平低的硬件的本质差别。这个原则适用于生活工作中的很多地方。这个重大问题上的选择,真正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

硬和软的差别还不在于是否有物理实体的存在,而在于能否轻松灵活的改写,以适应新的应用场景。改动成本越低越灵活的,软件化程度就越高,就会自动占据食物链的高端。

【向内迭代自身远胜于向外寻找机会】

12、需求视角是上帝视角

乔布斯: 阴谋论是乐观的 ( Conspiracy is optimistic)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看着电视,然后想,这里有个阴谋。电视网络公司合谋,让我们变得更愚钝。

但是等你长大了一点后,你意识到不是这样的。电视网络公司就是来做生意的,人们想要什么,它们就给什么。

这是一个令人极度压抑的想法。阴谋论是乐观的! 你可以朝这些王八蛋开枪! 我们可以来一场革命!

但是网络公司,确实只是来做生意的,人们想要什么,它们就提供什么。这是事实。"

【人类“我最大”的毛病导致判断经常出错;需求视角、用户视角、出力最多视角才是上帝视角】

13、形式是内容的一部分,先充形式入手是正确路径

"人们的真实行为模式,和他被期待的应该的行为模式,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任何忽视每一天的现实,而试图生活在一个理想世界的人,很快就会发现,他是被忽悠在毁灭自己,而不是保全自己。"

李小龙这本书越看越拍案叫绝,里面有些见地相当深刻,写出来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出头。如果不是 1973年出意外的话,他可以成为乔布斯级别的大师 //@KUKUmus:看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里有一段关于从自我形象实现,转变到自我实现的内容很有启发。大部分人很难跳脱出周围噪声的影响,沉迷在自我形象实现

哲学里的 epistermology 很有用,metaphysics 似乎则是很多装 B 犯混淆视听的场所

//@焕然的我:李小龙大学专业就是哲学思想

“小龙说过,“认识自己需要花一生的时间”,而他一刻也没有虚度光阴。”开始阅读

更让我惊讶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理解的"理想世界"的顽固执着,即使各种信号明确显示这是通向自我毁灭之路。一个解释角度,是个人的认知被周边的社交圈潜移默化的绑架了,没有能力超然的跳出来。//@首席安宁官:报告王大爷:试图生活在黛西爱情里的盖茨比血亏

原话是 "ideal world", 意思是你一厢情愿的对世界的理解。 //@海波的随想:不能理解这段话,听上去或者有道理。但是人不应该追求理想吗?

【认知自我的入手点在起心动念,就是从形式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深度思考,长期思考,持续思考】

14、一切都是“自我”的副产品

李小龙,乔布斯,马斯克这些人,都是属于对于自己的领域的技术的探索和发扬光大,非常执着和沉迷的大师。所以他们可以把所在领域的水平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财富只是顺带的结果而已。

以钱为目的,而不享受艺术或技术摸索过程本身的人,反而在财富积累上走不远。

-- 佛罗伦萨的马老师

【改变自己,世界随之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可视电话   微软   创意   认知   货币   东西   美元   价格   用户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