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很难跨过诺贝尔奖的门槛?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约翰·弗朗西斯·克劳泽(john f. clauser) 和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

每年诺贝尔奖的颁布,国人的神经都要被触动一次:14亿聪明勤奋的中国人为什么很少产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就算按照概率去计算,这也完全不合理呀。毕竟隔壁的某岛国也出了不少得奖者。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重新与世界接轨。勤劳踏实的中国人开始在各方面赶超世界同行。中国制造开始通过游轮走遍全球,中国的人民币开始逐渐加入一揽子货币(SDR),中国的汉语开始以孔子学院的形势逐渐流行,中国的企业家开始不断出现在世界富豪的行列,中国的巨无霸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开始超越大多数多家直到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北斗系统开始巡航这个地球,中国的人民开始大批的满世界旅游消费。但是,每每提到诺贝尔奖,我们却总是差了一口气,这也不怪国人都愤愤不平了。

我们不妨放下情绪,来稍微探讨一下。诺贝尔奖,以瑞典已故化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一个大奖,普遍被作为科学界的一个最高奖项和荣誉。其评选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禁止自己推荐。

2、每年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3、每年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4、每年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在瑞典首都和挪威首都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及王后出席并授奖。

由此我们看出一个关键的地方,作为西方社会主流的一个科学奖项,其推荐、规则制定、评选规则、颁奖标准完全是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来的。就像一个会中国功夫的大师,他在自己的家乡可以随意发挥,但是到了西方去比赛,刚要说承让的时候,抬头才发现别人带着手套,打的是拳击,自己可能因为不符合穿戴规则就被红牌罚下了!

第二个关键点在于现在评价出来的奖项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年前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的人,而二三十年前的我们才刚刚改革开放,连高考都是刚刚恢复,所以在科学基础、设备基建、人才储备等各方面都处于落后的局面,起跑线就落后了一大截。

第三个关键点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不是说体制有问题,这套考试的制度曾经给几千年的中国人民高效地选举了人才,给予了底层阶级成功实现阶层跨越的有效途径,也一定程度上传播和保留了我们的文化传承。它的关键特点在于应试,注重一定范畴内的结果抽查考试测验,目的是挑选符合考试要求的人才。西方的教育体制因为其人口基数和历史发展特性,他们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的个人兴趣培养、辅助、钻研、考察、试验,最终成为有相关领域成就的人才。所以这也导致他们更容易在科研领域实现结果的突破。

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会一直被诺贝尔奖的大山压着。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注重我们的教育改革,以人为本,以兴趣为主;改革开放后的成果已经让我们的国家科研人才、设备、专利基础等有了比较大的提升;最后,我们也开始逐渐在国际社会发声,在现有的规则下面引导出更有利于我们的规则制定。

最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实现诺贝尔奖更多的突破。或者更进一步,打破现有规则的桎梏,创造一个中华最高成就奖。(或者以笔者昵称命名也行,1号破壁人奖,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诺贝尔奖   诺贝尔   瑞典   物理学家   候选人   中国   奖项   门槛   规则   中国人   关键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