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护理自己-小霞日常健康护理篇

2022年广州秋天也不一样啦。

【秋意渐至 #广州最低气温将跌破20℃#】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广州的天气变得凉快了,有了点秋天的味道[惊喜]。据悉,9日夜间起有新一股冷空气到来,10日广州最高气温将降到30℃以下。

过程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是11日早晨,只有17℃。

各位也开始保暖啦。

首先皮肤就开始有些不一样。女生们要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呢。在秋季护肤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肌肤的维稳和补水。让肌肤颗粒层保持充足的水分,肌肤屏障结构紧密,才有足够的自我防护力去应对外界的刺激和气候突变。

皮肤篇:

一、补水保湿,应“内外兼修”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皮脂腺的油脂分泌减少,水分蒸发较快,皮肤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会影响皮肤对护肤品的吸收。(南方和北方的天气也有所不同,女生们多注意啊!)

表层皮肤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容易使眼部、嘴角等皮肤较薄的部位长出细纹,导致皮肤表层的皮脂膜对皮肤的保护作用减弱,使皮肤变得干、痒,对于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变弱,皮肤容易过敏。(休息也十分重要的,休息皮肤也好了)

小孩,女生,老人也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喔。。。

给皮肤补水首先要避免过度清洁皮肤。由于皮脂腺会分泌皮脂,对皮肤有保护和滋润作用,是完美的天然润肤品(尽量涂抹面部和身体的乳液一定要干爽舒服的,如果有感觉不舒服就一定不适合的)。过度清洁会造成皮肤屏障受损。所以每次清洗面部和手部后都要涂抹乳液一定是必须的。孩子洗澡后也涂抹宝宝的乳液保持舒服感,不然孩子是十分容易生病的。

二、抗过敏,提高免疫力是关键

干燥的秋季容易加重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易痒,抓挠过后会出现红斑、湿疹,好发于老年人和孩子。特应性皮炎与患者的过敏体质有关,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搔抓,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则,治愈后极易复发。

需要提醒的是,过敏体质者外出游玩时,尽量穿长袖衣、长裤,避免去往蚊虫较多的地方,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随身携带抗过敏的常用药,过敏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另外,丘疹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都属于皮肤过敏疾病。过敏是一种和身体免疫功能有关的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很关键。(如果可以每周还是去运动一下30分钟-45分钟让自己好好动一动才身体大脑都有好处的)

三、阴天户外活动,也应做好防晒

防晒最重要的是阻挡紫外线,因为紫外线会对皮肤产生损伤,长时间暴露在户外,且不作任何防晒措施,轻则出现晒黑、晒红、松弛、干燥、皱纹等老化现象,重则引起各种光线性皮肤病等。

一年四季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不论男女老少户外活动时都需做好防晒。防晒最好“软硬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硬防晒主要是指利用防晒伞、防晒帽、防晒衣、墨镜等防护用品隔离皮肤与紫外线的接触;软防晒是指使用防晒霜、防晒喷雾等来进行皮肤防晒工作,日常可以选择防晒指数SPF在25左右的防晒霜。

睡眠篇: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处暑时节,中午的气温依旧很高,暑湿较重,暑湿困脾,人容易出现肢体疲乏、昏昏欲睡等表现,即我们常说的“秋乏”。在这个时节,还是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中午的时候适当午休,以保证下午可以有充沛的精力。(熬夜晚上10点30分就开始熬夜啦,大家尽量白天干活,晚上让自己好好休息)

运动篇:每天适量运动

潘明沃表示,运动的过程中,让身体微出汗,也是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的,加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因此,每天尽量也是要坚持适量的运动,可在早晚天气凉爽时,外出做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如慢跑、太极等,这样既不会出汗太多,又可舒展筋骨,强身健体。(每天适量30分钟-45分钟有氧运动,对皮肤和身体都好好处的)

情志:注意调整情绪

秋天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处暑时节应注意调整情绪,减少不良的情绪,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多出去户外亲近大自然,在户外空气好的地方多做深呼吸,以宣肺气。(如果每天可以在绿色植物包围2个小时都可以延长身体寿命)

饮食作息篇:

平时多摄取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可起到抗衰的作用。多喝水帮助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如果早睡早起配合运动则效果更佳。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皮肤保养也是秉承“春养屏,夏养底,秋润燥,冬滋补”的道理。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做有针对的护肤,才能产生1+1>2的效果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处暑   广州   乳液   紫外线   防晒   秋季   性皮炎   情绪   日常   皮肤   身体   天气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