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亿金融科技巨头联易融暴跌之谜


起底联易融




作者 | 一兰


银行行长创业,短短三年多打造千亿巨头,至今资产服务规模据称超6700亿元。


这不是神话,而是华润银行首任行长宋群创立的联易融,它还是首家上市的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企业。


10月9日,《雪浪Finance》从深交所获悉,联易融保理拟发行的15亿元ABS获得受理,更新日期为9月30日。


这只是联易融今年数百亿融资项目的冰山一角。宋群多次强调,联易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金融公司。“科技公司本身是不会受到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的”。


相比于庞大的业务规模,联易融在资本市场却遭到冷遇。截至近日,联易融跌至3.77港元左右,较历史高点跌超80%,总市值蒸发超过400亿港元。


联易融,何以至此?


01

密集发行ABS


时间回溯至2020年11月3日,上交所一封暂停蚂蚁上市的公告,引发金融科技赛道巨大波澜。


几个月后,另一个隐形巨头却上市成功。


2021年4月,联易融于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成为首家上市的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企业。公司的主要股东包括腾讯、中信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GIC)及渣打银行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及金融机构。


从成立到上市,仅过去五年。


截至2019年9月末,其累计资产交易规模超过千亿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联易融累计资产服务规模超过6,700亿元。


如今,联易融仍处于高速扩张状态。


深交所官网显示,9月30日,中泰-联易融-经发供应链1-1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受理,该项目类别为ABS,拟发行金额15亿元,发行人为深圳前海联易融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下称:联易融保理)。


在此次项目获受理之前,联易融相关公司在深交所发行的多笔ABS获得通过。年初至今,联易融相关公司在深交所获得通过的ABS共3笔,合计发行金额60亿元。


此外,联易融亦在上交所亦有大量ABS项目。


上交所官网最新消息显示,开源证券-水电三局-联易融供应链金融1-1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受理,项目品种为ABS,拟发行金额10亿元,原始权益人为联易融保理。


年初至今,联易融相关公司在上交所获得通过的ABS共7笔,合计发行金额约169.61亿元。加上深交所的项目,联易融相关公司今年获通过的ABS发行额合计达229.61亿元。


不过,今年年初,联易融保理作为原始权益人拟发行的国海光大-联易融-鲁信聚盈第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终止,该ABS拟发行规模为80亿元。


02

漫长的下跌


相比于业务的突飞猛进,联易融在资本市场却表现不佳。


上市初期,联易融股价一度涨至25.1港元/股的高点,总市值突破500亿港元。然而自此之后,公司股价持续下滑,总市值也蒸发数百亿港元。


按照联易融方面的回应,股票价格在二级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投资者情绪等因素都会对公司股票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有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同时联易融方面称:“公司始终重视维护市场价值和股东利益,已累计回购股份超过3亿港币,显示对公司价值和长期发展的充分信心。董事会和管理层积极致力于公司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坚持围绕战略做实经营业务。”


就在今年9月,联易融披露多份股份回购公告。其中在9月27日,公司回购19.1万股,每股回购价介于4.13元至4.17元,付出总额为793,775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即腾讯)约持有联易融16.86%股份,腾讯全资附属公司Tencent Mobility Limited持有15.63%股份;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约持有公司11.16%股份。


然而,联易融下跌之势仍在进行。9月30日,联易融股价下跌16.03%,报收3.3港元/股。在10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即10月3日,联易融股价上涨6.06%,报收3.5港元/股。


股价下行中,联易融还遭到狙击。


2021年7月20日,做空机构Valiant Varriors发表名为《联易融-谎言构建的供应链》报告,称联易融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过度科技化包装、碰瓷热点概念,还存在夸大收入、杠杆倍数过高等问题。


其中,Valiant Varriors表示,通过查询2018年以来联易融旗下的联捷保理与联易融保理协助发行的所有ABS/ABN证券,发现大部分ABS集中在房地产领域,约占2018年至2021年6月期间总发行量的80%,其房地产客户包括远洋控股、重庆龙湖、恒大地产和华夏幸福等。


联易融2021年年报显示,房地产在其核心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前五大行业中排名第一,约占当年供应链资产交易总量的42%。


然而在AMS云业务中,联易融2021年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798亿元,同比减少11.3%,主要是由于公司房地产行业的核心企业客户受到负面市场环境影响。


此外,上述报告还对联易融的科技成色提出质疑,联易融在市场上被明显高估,投资者为一家被美化的地产贷款经纪公司支付了过高的价格。联易融的尖端科技能力为零,相较金融服务公司的同行业平均市盈率,联易融的预期市盈率应该不超过10-12倍,按调整净利润1.92亿元人民币测算,联易融的估值不会超过27亿港币,股价不会超过1.19港币。


对于这份做空报告,宋群在媒体采访中进行了全面的回击,其中,他多次强调联易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金融公司。“首先从定位上来讲,我们是一个科技公司,科技公司本身是不会受到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的,但联易融底下有保理公司,这个保理公司受地方金融局的监管的。我们和监管机构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沟通和汇报,完全符合监管要求。”


对于这份做空报告,联易融亦获得声援。如花旗、高盛、华兴等投行迅速发布研报力挺联易融,合作伙伴创维集团发文驳斥做空报告观点,股东中信资本也接连进行增持。


03

坚称不是金融公司


回溯创业史,联易融的创始人宋群,曾担华润银行首任行长,并曾在摩根大通银行、汇丰银行等机构任职。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贸易金融领域,当时每天要拿打字机去敲信用证,很麻烦,手工程度非常高,然后要去审单,流程繁琐,又容易出错。”宋群曾表示,当他当银行行长的时候,发现银行业供应链金融的处理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


“我20年之前是用打字机打东西,他们今天是用电脑输入,但整个流程和产品设计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简直不可思议。20年过去,世界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服务方式还是原始的,完全不make sense。”


宋群进一步表示,基于对产品、客户、银行的了解,再加上对技术进步的敏感性。我们意识到,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与以前不同的打法,真正帮到金融机构,帮到我们的核心企业去改变它的流程,去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同时能够把风险做得更透明。


根据官方说法,围绕核心企业云、金融机构云、跨境云、蜂控云、票据平台等多个业务板块,联易融服务于供应链核心及链属企业与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便捷高效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


以上交所为例,从联易融过往的ABS项目发行记录来看,其申报数量常年都有十数个或数十个,年度ABS项目发行额达数百亿元。


此前,某金融科技公司ABS项目经理表示,目前交易所更加重视ABS项目的底层资产,对城投、房地产等资产项目审核很严。


“在我们企业类的合作伙伴当中,最大的是制造业,不是房地产了。”宋群在202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联易融为核心企业客户及合作伙伴处理的供应链资产交易量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行业包括9个,其中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房地产以在总量中32%的占比,排在前五大行业榜首。


对于开展ABS业务,联易融在上市前的公告中表示,相关信用风险并不重大,仅在发行不成功和核心企业不能履行付款责任时,联易融才面临信用风险。


此外,在中国电力建设、四川能源投资集团等企业的公告中,《雪浪Finance》发现,联易融保理出现在了应付款名单中,其中中国电力建设对联易融保理的应付款金额近1.5亿元,而截至2021年8月31日,该应付款的账龄已超1年。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联易融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1,107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979亿元同比提升13%,期内服务了880家核心企业;通过核心企业云处理供应链资产总额为615亿元,同比增长21.4%。


联易融业绩已有所改观。


9月22日,联易融披露2022中期报告,股东应占期内利润为43,046千元,2021年同期则为亏损13,033,313千元。往前追溯,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分别亏损约14.1亿元、10.8亿元和7.17亿元。


上半年,联易融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603千元,与2021年同期的-1,661,412千元相比,由负转正。


同期,联易融流动资产总额为13,525,04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约20.55%,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1年12月31日的4,927.9百万元增至5,285.4百万元。


此外,联易融还在大手笔对外投资。


2022年6月,联易融与绿地合资成立的新加坡数字银行绿联银行正式开业,成为新加坡首批获发牌开业的数字银行。同月,联易融完成对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金融服务平台上海欧冶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投资总金额人民币50百万元。


“在2022年上半年复杂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公司保持了稳健的盈利水平。”联易融2022中报显示,下半年加速客户行业多元化发展,持续减少对单一行业依赖,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近期下行周期的背景下,以其他行业业务的快速增长推动全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


上半年,公司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交易总量达到1159亿元,同比增长13.8%;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达到510.5百万元,同比下降3.1%。随着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多元化策略,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继续提升,从2020年的61.3%增长至2021年的77.4%,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83.1%。


近日,联易融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宋群卸任,冀坤为新负责人。


联易融方面回复表示,“宋群先生仍担任数科董事长,对于整个集团的管理职责未发生任何变化;按照公司法规定,法定代表人可以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本次数科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总经理冀坤,只是出于日常公司管理便利性的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金融   深交所   科技   港元   巨头   上半年   核心   资产   项目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