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促学,以赛促练!申能股份公司探索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摘要:面对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申能股份公司在职工专业能力、团队技能传承、骨干潜能激发上“搞基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近日,浦东海徐路外二发电技术技能培训站里,2022年申能集团所属申能股份系统热控专业技术比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系统5家燃煤发电、3家燃气发电企业的8支队伍同台竞技。经过理论考试、“压力变送器校验”等技术操作大比拼,最终,申能股份旗下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团体和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申能股份深入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展现了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热控专业大比武,是申能股份首次集结旗下所有火电公司、跨企业举办的一场大型技能竞赛。“35岁以下年轻技术骨干占比增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表现突出”……成为大赛的亮点。

上海申能临港燃机发电有限公司开展机务阀门检修操作竞赛。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举行管阀专业设备消缺维护技能比赛。

近年来,随着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进程加快,电力市场改革步伐提速,发电企业面临更大挑战。作为全国电力能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为上海市提供三分之一电力供应的综合性能源供应商,面对产业升级、企业转型背景下高级技术加速迭代的需求,如何推进高水平人才梯队建设,在职工的专业能力、团队的技能传承、骨干的潜能激发上“搞基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成为申能股份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1年长三角地区电力企业燃机值班员职业技能竞赛、2022年上海市电力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继电保护员)、2022年长三角地区海上风电机组运行仿真技能竞赛……最近几年,申能股份系统各单位不再关起门来“练内功”,而是不断“走出去”,参与行业、地区的各项技能比武。与同行切磋,同高手竞技,不仅提高了技术工人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增强本领的积极性,也成为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综合检验。

申能股份党委副书记、副总裁(主持工作)陈涛说,有道是“技多不压身”,国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崇尚技能,崇尚创造,引导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术成才之路。申能股份紧跟发展大局,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系统各单位在一线职工中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表彰激励,先后涌现出2名“上海工匠”、1名“电力工匠”、4名“申能工匠”,打造了1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其中3个工作室获得上海市级荣誉称号。

依托工作室建设,不少创新项目或优秀工法陆续落地,带动团队技能快速提升。比如上海申能临港燃机发电有限公司为了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智慧,形成技术攻关团队,培养培育新一代技能人才,成立了系统内第一家技师工作室。工作室由“上海工匠”“上海劳模”吕勇根牵头,通过各项技能比武、技术创新、专业培训以及“名师带徒”活动,先后帮助10名职工获得技师资格证,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不仅得以提升,机组设备检修、维护、消缺的质量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还为公司安全生产和维护成本控制做出了贡献。

怎样深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申能股份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系统工会主席刘先军回答道:“今年第一年我们主打‘热控’专场,明年开始,申能股份计划机、电、炉、热、化等专业的技术比武全覆盖,提高技术比武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水平,同时坚持推动劳动竞赛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力争形成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

申能股份系统各单位也积极倡导“以赛带训、以赛促训”,每年开展对接生产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鼓励员工围绕竞赛指标自发开展理论分析和原因探求,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力求将员工培养为眼里有活、身上有朝气、工作有激情的新时代电力从业者。比如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定指标、凝案例、树典型、复盘面, 坚持开展“三率”“治除提”等劳动竞赛, 不断优化竞赛方案,延续竞赛精神,让员工参与技能比武更主动,让竞赛的磁场效应更聚集。此外,外三发电还定制“一人一策”的培训方案,依托微竞赛强化互动、微教材充实教学、微研究跟踪指导、微考试植根一线、微课堂拓展眼界、 微案例延展培训的“六微”培训法,每年 开展 150 项左右的培训项目。通过专业讲解与生产现场联动,消除理论与实践的“疏离感”,在学员专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探索潜能释放的“通关之道”。

通过劳动竞赛“育苗选树”,申能股份以比促学,以赛代练,在清洁能源等方面不断涌现出高技术、高素质的青年骨干人才、行业领军人物。未来,申能股份将从三方面寻求突破。

首先,继续广搭技术竞赛的擂台,为系统内职工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营造勤练技术的良好氛围和导向,不断充实并形成具有申能特色的职业技术比武体系和范式,更好地发挥职业技术比武在技术人才培育工作中的带动作用。

其次,注重“以赛促用”,建立劳动竞赛与生产实践的“强链接”,既为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活力,又为提升科技项目的实施夯实基础。

同时,积极营造“着一事、传一艺、显一技”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学习、创新、超越”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依托各首席技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巾帼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多层次开展技能培训,推进职工创新实践,让更多技术人才大显身手,成为能工巧匠。

据悉,申能股份还将进一步健全技术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人才培养   劳动竞赛   技能   劳模   工匠   上海   股份公司   知识型   职工   工作室   精神   股份   人才   系统   专业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