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自己是否一直活在「小孩思维」里的七种行为表现


很多问题的无解,其实多是因为成长的停滞。

对标几个行为,判断自己是否一直活在【小孩思维】里:

七种行为表现:

1、假如我拥有XX,我就会很快乐

目标,应该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但千万不要陷入持续的妄想,否则只会带来两个后果:

当你无法拥有时,你会很痛苦;当你实现目标,但是它却没有带给你相应的期待,你也会很痛苦。

2、要得到别人口头上的同意,才敢做想做的事

习惯看人脸色,不敢承认自己的内在价值。

“需要被允许”的惯性思维模式,一定要及时摒弃,否则永远长不大。

3、喜欢不停地向其他人解释自己

你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行为:

“不是的,不是的,其实我……”

懂你的不用解释,懂你的解释再多也没什么用。

习惯解释,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本来就不存在的“形象”,不重要也没必要。

4、以受害者自居,遇人就说自己命苦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当你一开始诉说自己的不幸时,大家会陪你一起哭;

再次诉说时,大家会沉默;而第三次,大家只会想着赶紧离开。

5、我要抓紧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水墨画,为什么那么美呢?离不开它的留白。

生活并不是一盘马上就会结束的棋局,适当留白,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创造自我提升的机会。6、经常被情绪左右,总觉得自己委屈

觉得委屈,说白了就是,没有达成自己在别人身上的期待。

但其实,你的每一个行为是为了自己,而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自己。

要学会为自己而活,努力去争取,也要敢于去舍弃。

7、不愿意持续学习,立即就想要回报

撬动大变化的,其实都是一开始的小改变。

蝴蝶效应,便是类似的道理。

而多读书、多写作等需要投入精力的事情,短期内是看不到效果的。

但其实,它的影响已经融入了血液,会在未来的某天帮助你实现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鲁迅   目的   水墨画   棋局   蝴蝶效应   命苦   委屈   思维   小孩   习惯   期待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