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景·四季流年

每每从深圳回到老家,只要打开二楼卧室的房门——呵,好大一扇窗户,后山的风景立马从窗户里涌进心田,顿生欢欣和喜悦。故乡,光这扇窗户,就给我的眼睛和心灵带来多少美好的回忆呢!

钱钟书的《窗》如是说: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我想一年四季、白天黑夜大概都可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哪怕夜里看不见,却可以听得到——窸窸窣窣、窸窸窣窣。多少虫子的声音?难道不会想起《诗经》里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些年,我在窗子边生养两个孩子,做一切孕育中的女人该做的分内之事,也在窗边宁静地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一个独立女性试图眺望诗和远方的练习。

小小随手记,大大好心情——

2022年8月24日早 晴 # 窗景·四季流年#

晨起,开窗站桩——

窗外有后山,有山,哪怕小座山,在这多晴多雨的江南之地,也自然会生发出葱茏的草木,有草木,又惹来多少虫鸣鸟啼,于是便有了四季变迁在晨昏破晓里安静,热烈地涓涓流淌。

想起那年生完老二在这个房间做月子,一日三餐都是婆婆端月子饭菜上楼,坐在书架下独自一人吃饭,自然而然找一本书下饭,汪曾祺的文字那是最便宜的了,就在那些冲淡悠远的文字里,笑一笑,想一想,过了一日三餐。

产后的妇人总被要求多躺少动,月子里的婴儿贪睡,无事可做,就整个白天躺在床上看窗外的树。渐渐看出了点儿时间的名堂——太阳下树与树之间的光从早到晚都不太一样。甚至不看钟表,单单看那树缝隙里的亮晶晶的光,就大概知道几点了。

光会带来希望和愿景,成天介地这样张望着窗外的树和光,倒是满心欢喜地过了月子。

有一回,关了灯抱着婴儿在房间踱步,突然发现窗外那片野地里低低地照满了月光。呵,好一个童话世界。于是母子靠着窗帘,静静地望向窗外那杂草丛生的野地,月光里那矮矮的房子,清晰明朗的夜色。

2022年8月17日午后晴#活在一种写作的生活方式里#

2022年8月17日午后晴#活在一种写作的生活方式里#

午后躺在床上看窗外,一只鸟儿站在一根茅草上摇荡,尔后飞走了,飞向山林里。

看得发愣,便由着自己静静地发了个快乐的呆。

想起要把这样的场景记录下来,一想起可以用文字去随意表达,让一个看不见而又存在的思绪任意穿梭在时空里,深深的幸福就涌上心头。

随意谈论幸福,好像很浅薄。也许可以换一个更好词语去表达那样一种随时进入一种写作的生活状态里的内心情愫。

……

这么多年我都在用手机里的微信朋友圈随手记录我的生活。

这多少塑造了我的生命形状。

大概这也算不得什么作品,可也不需要妄自菲薄,这是生命自然演绎的生活。

听风到,听鸟叫——光是处于一种写作的状态,就能如此滋养一个人的生命,更何况一个真正的作家呢?

有人说作家的意义在于写作本身,我想这大概是真实的。

2022年8月17日晨起晴 #自我疗愈#

2022年8月17日晨起晴 #自我疗愈#

清早,整扇木窗被后山山的明黄色阳光布满了,于是就醒来,躺床上做个眼保健操起床。突然发现外面车水马龙,步履匆忙,原来全民核酸了。趁孩子还在睡梦中,去三楼顶站桩,冥想。

我们和自己的距离就是我们和世界的距离。今天站桩练习和父母对话:深深地鞠躬,臣服于生命之中。把父母放在心里非常重要的位置,让他们见证我们生活的美好和奇迹。站桩半个小时后,全身放松躺在瑜伽球上,倒着看天空和山。山成了湖岸线,天成了宁静澄澈的湖泊。我在山和天做成的湖泊里恣意游泳。直到孩子们醒来,用全村都听得到的声音喊妈妈,于是收拾收拾下楼,抖擞抖擞精神开始一天的育儿工作。

2022年8月15日午后 晴 #清净无为梦#

2022年8月15日午后 晴 #清净无为梦#

十九岁高考结束,意兴阑珊。开始追逐诗和远方,开始想用笔和文字去仗剑天涯。转眼而立之年,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倒无心插柳柳成荫,算立起来了。内心却常怀隐隐的苦闷和迷惑,我想写出真正的好文字,我也渴望我的这点才华被世人认可,可我不确定我的这点才华是才华吗?还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于是时常被这样一种追梦的激情所灼烧。

午后坐在荫蔽的窗边读十年前写的一首诗歌,便和远在深圳的老公微信聊聊自己的写作梦,老公作为局外人,倒看到很清楚,用清晰的思路帮我分析,给我中肯的意见。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随手抒情:

有一个宝藏老公,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

那就做一个清静无为梦,如果总是在八月被梦想的烈炎灼烧的时候。

……

午后读到一首十多年前写的“诗”,不知道这算不算诗,那是刚高考流年不利,失落去上家门口大学的九月写的。那个年代血管里流淌的都是不羁的血液。

清晨做了最后一个有趣的梦,就会被窗外的明黄色吸引,起床去楼下看太阳看树。在阳光里继续做梦,不过做白日梦。长久地望着屋子旁边的山林,突然发现一片碧玉绿翡翠绿的松枝,一颗一颗的绿色的心。

2022年8月4日午后 晴 #育儿的思#

在我们这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美丽的开窗见山的窗户,可惜大部分人视而不见。

而经由阅读的眼睛,再看这样的风景,深刻的喜悦和宁静自然流淌。

孩子们爬在窗户上看楼下的鸡在后院里啄食。我看看书,看看孩子们的背影,心里开始想一些事情——以孩子为中心和围着孩子转的区别:

前者是让作为养育者的成人将自己的生活节奏调频至和孩童一致,后者则是一种僵化的关系模式,在这种模式里既没有成熟的成人也没有健康的孩童,只有凝固的相互吸食的能量争夺战。

好书阅读,亲近大自然,早睡早起,吃土地里长出来的食物,清淡饮食,都是成年人主动将生活节奏调频至孩童一致。

而成年人在这样的生活节奏里,也得到了身心的滋养。因此在这样的关系里,没有孩奴一说,而孩子和成年的生命之河连成一片新海域。在这片新海域里也时常有大风大浪,但更有万里晴空。

2022年8月4日正午 晴 #窗前冥想#

2022年8月4日正午 晴 #窗前冥想#

孩子们在嬉戏,大人们在打麻将。

我在楼梯窗边站桩冥想。

在冥想中,身体变得柔软,心灵变得慈悲。

心流和山林的风一起拂面而来。

世界变得更大

就像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拔出地球,飞向宇宙。

——突然发现“ 孩子们”、“大人们”、还有一个“我”——很有意思的称谓。我既不属于孩子,我也不属于大人,那我属于谁?

2022年8月2日正午 晴#拥抱即疗愈#

2022年8月2日正午 晴#拥抱即疗愈#

饭后,两个小男孩在房间的床上打闹,我则倚靠在窗边读书。读了一会儿,想抱抱老大,和老大总是有更多需要去表达的情感和诉求。于是,记录如下:

“哥哥过来,妈妈抱抱你!”

两兄弟在床上玩,我在窗边看书。突然好想单独抱抱老大弋。并且和弟弟商量,等妈妈抱完了哥哥就抱你。

于是,我和哥哥紧紧相拥,那一刻,宁静的深刻的幸福自然流动。甚至不舍放下他。

弟弟相较于哥哥,更加会表达,也更加有技巧更有弹性,大多时间妈妈都被弟弟占据着。年幼的哥哥不会表达心里的失落,但会把愤怒发泄在弟弟那里……

指责和讲道理不会改变关系的模式,但一个简单的拥抱却可以穿越负向情绪,走进正向的空间。

多孩家庭,父母应该努力给每个孩子一个单独的亲子身心交流空间,应该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关注。

2022年8月2日晌午晴#可爱的小花#

2022年8月2日晌午晴#可爱的小花#

当纱窗外的山林变成明黄色,就忍不住要起来了。因为最新鲜的一天就在此刻。

起来带娃穿越方志敏的故居去镇上吃早餐。

可爱的中国,美丽的弋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月子   正午   窗子   流年   午后   窗户   窗外   哥哥   文字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