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

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既然有,我为什么要去重复做,科技无国界嘛?也许有了危机感,有了警钟才会重视!但是作为一个工业级的软件,我觉得这并不是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企业能够完全扛起来的。何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背后也有投资人,也有一些还是国外的投资人,能乐意去让他们一些见效慢的事情吗?也许只有敲响了警钟,才会快跑,这不这两年就开始动起来了!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接下来展开详细的聊聊,相信看完之后,你会有不一样的认知!

我的看法是,有些领域,可能你需要花费5天研究探索,投入30万就能进入一个行业!有些领域你可能需要花费五年时间,要投入3000万甚至过亿才能进入一个行业!而且可能投入这么大,不一定有这么大的产出,那么你还会做吗?

很多公司,特别是一些上市企业,一直追求利润,一刻都不敢于停下来的企业;他们可能会优先考虑投入时间成本低,金钱成本低的行业;而且容易形成规模,也容易提升知名度;这些年阿里和腾讯的竞争PK,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现象;

例如同时出现在打车软件上,同时在移动支付上PK,同时在社交团购上PK等等!曾经人民网都批评了这样的现象!

不过基于业务需要,阿里和腾讯也投入了一些企业级的云服务产品,云计算产品,一方面可以联合企业形成大数据,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形成更好的“管控”企业!

但是从企业生产设计研发角度出发的工业软件,早期是依靠国外,如今国内也有少量的企业在做,但是不是这些大的互联网企业!

工业软件分为应有软件、系统软件和编程语言这三部分,更加细化来看的话,主要是CAD、CAM、CAE和EDA这几种软件。国产化软件从广义角度来说,分为嵌入式软件(工业通信、汽车电子等软件)、研发设计类(CAD、PL等软件)、生产控制类(MES、DCS等软件)、信息管理类(ERP、CRM等软件)。狭义上的工业软件,主要包含以CAX、PLM、BIM、EDA为代表的的研发设计类软件和MES、DCS为代表的的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软件。

其实阿里巴巴也好,还是腾讯也好,很多的应用级开发,很多企业级的流程体系,也不是依靠着进口的软件在运行着!

其实这个问题也许早期有意识,但是由于考虑企业利润没有顾忌去做这方面的事情,也许是因为养成习惯了,不喜欢重复造轮子的精神影响,没有去行动!

而这两年中国科技领域,在芯片、软件、硬件、工业软件等领域都开始重视起来了,因为有了华为被等企业被制裁,美国频繁出招后的危机感!所以这些年中国的科技速度,国产化的科研速度是非常快的。各个地区都在鼓励去做这些事,有些不赚钱,但是需要去做的事情,这是使命,是一个时代的使命,有时候我只能说,可能并不是一个企业能够承担起的,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腾讯   阿里   工业   阿里巴巴   软件   危机感   现象   事情   领域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