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的因素

这里要注意的是,太阳辐射不是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未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一般认为是不变化的。因此,能影响的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影响因素总结为4个。

1.纬度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路径越短,能量集中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2.海拔高:洁净、稀薄、干燥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反之则较少。这里要注意的是高原地区虽然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但是由于空气稀薄,能承载的能量较少,因此获得的地面辐射较少,所以“气温”较低。

3.晴天多:阴雨天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晴朗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

4.日照长(往往只有半年时间,夏半年昼长,冬半年则昼短):日照时间长,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如我们北方的夏季。

吸收因素(下垫面):颜色越浅的下垫面(如冰雪),反射较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注:我国太阳辐射的多少排序为:青藏高原>西北地区>东北、东南地区>四川盆地

例题: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

简述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

纬度低: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

海拔高: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由于Q地沙尘多,因此,空气透明度差)。

由于两地晴天都多,就不用比较了,而昼长多用于半年的比较,整年的就不做比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西北地区   地面   日照   太阳   纬度   稀薄   大气   空气   因素   作用   半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