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手机厂商齐聚金融战场,战果如何?

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如今,金融业务正不断成为互联网流量平台的标配,手机巨头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赚钱的机会。


华为、小米、OPPO、vivo四大手机厂商纷纷抢滩消费金融市场,随着监管的趋严,在凭借自身携带庞大的用户流量下,能否在消费金融市场大展宏图?战果如何?


小米捷足先登


在四大手机厂商里,小米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最先布局金融市场的。


作为一家大型科技企业,小米集团涉足金融业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小米金融APP正式上线,一场关于金融蛋糕的争夺战正式拉开序幕。


小米金融是在2017年才开始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截至2017年年底,小米金融总资产占小米集团约14.1%。


2019年中,小米金融在贷余额突破300亿。2020年10月,小米数科宣布品牌升级为天星数科,小米金融APP也随之改名为“天星金融”。


在天星金融app里“随星借”为贷款产品,财富管理包括股票、基金、活期、定期等服务,以及保险产品等。


在金融科技方面,天星数科搭建了资产管理、产业风控、天星粮票、产业大数据平台以及区块链超级账本等。


在发展过程中,小米集团一直以“牌照为王”。先后拿下互联网小贷、第三方支付、民营银行、消费金融、虚拟银行、保险经纪、融资担保、商业保理等多个金融牌照。


之后小米再次布局征信业务,于2021年5月成立海南厚植征信服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征信等业务。


但在2022年2月,厚植征信企业名称变更为“厚植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删除了企业征信业务。


就在前不久,9月19日小米消费金融被重庆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原因为贷后管理不到位,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这也是小米消费金融开业来收到的第一张罚单。


vivo与OPPO金融布局


于小米相比,vivo和OPPO的金融业务则是采取的先做通道,后独立进军金融领域。


2018年5月,OPPO就开始组建金融业务线,随后,vivo也被传出在招聘平台上招兵买马以组建消费金融团队。


2019年6月,“OPPO钱包”正式上线,用户可以通过OPPO钱包"借钱"。自此,“借钱”功能也就随之预装进了所有OPPO用户的手机中。


随后OPPO逐步上线了“支付、贷款、理财、联名信用卡”等金融服务。包括旗下分子贷,还有与第三方合作的4个平台:安逸花、易借款、好期贷、任性贷。


2019年10月,OPPO和vivo联合收购了重庆隆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OPPO借助隆携小贷的小贷牌照上线了独立APP“欢太金融”,而vivo推出的自营金融产品“vivo金融”,则是中规中矩的内嵌在手机钱包的业务中。


在“欢太金融”APP中,金融服务包括信贷、基金、理财、保险等,合作机构有中国邮储、中关村银行、度小满、中原消金、苏宁消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隆携小贷,OPPO在消费信贷业务上无论是助贷、联合贷还是自营产品,均能开展的游刃有余。


和OPPO相比起来,vivo不管是在消费金融还是供应链金融上,都显得较为谨慎保守。


“vivo金融”因内置在vivo钱包,所以只能对vivo手机用户开放,金融服务包含贷款、理财、支付、保险等,其贷款产品最初是与马上消费金融合作的 “借钱”。


今年6月6日,隆携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35亿元增至50亿元,以达网络小贷在全国开展业务要求。


华为金融版图


一直以来,华为都是以低调作为金融业务版图的底色,主要以支付服务为主,而在信贷领域则是以导流为主。


2016年8月,华为支付(Huawei Pay)在华为Mate、荣耀系列智能手机中上线,但华为当时却并没有要申请支付牌照的计划。在没有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华为支付主要是通过与银联云闪付的合作来完成。


通过支付业务可以吸引住流量,再将支付流量转化为消费金融流量,这也是手机厂商做金融业务都在走的一条路径。


如果不做支付,华为怎么走好金融业务这步棋呢?


直到2021年3月,华为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讯联智付”的唯一股东,此后则可为用户提供支付、充值、提现、资金结算等服务。


目前,华为钱包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有借钱、保险、信用卡、理财等,但其中并没有华为自营产品,华为钱包主要还是为第三方平台导流。


在信贷服务方面,华为“借钱”页面导流平台包括度小满、分期乐、360借条、南京银行、平安银行等个人信贷,以及小微商户专属的华夏银行农商贷。


华为一直是以“金融科技为主”,金融牌照相对较少。


除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外,还有一张地方性小贷牌照,即旗下“深圳市华宜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2019年增资到30亿元。


虽然牌照较少,但在用户群体上坐拥3亿国内用户,华为钱包用户活跃度较高。


在消费场景上,华为有着覆盖居家、出行全消费场景的潜力,其在智能家居、物联网业务、智能汽车、系统生态等领域也皆有涉及。


不难看出,华为面对C端金融业务也是较为谨慎保守,但依托于华为云的华为金融云却在近年来发展迅速。


在今年5月IDC发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显示,金融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到27.8亿美元,在该市场(含公有云和私有云),华为金融云位列第一。



近些年来,手机厂商进入金融领域似乎是种趋势,三星、苹果这样的全球巨头也都早已布局金融业务。


手机厂商凭借着在场景、数据、流量等方面的积累,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本身就具有天然优势。


像蚂蚁集团需要通过淘宝、支付宝等入口,才能运行贷款、分期等金融业务,而小米、OPPO、vivo、华为拥有手机入口,放贷业务成本更低。


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手机四大厂商的金融角逐将会更加精彩。值得注意到是,金融的本质是风控,在监管收紧的情况下,手机厂商想要发展好消费金融业务,合规化依旧任重而道远。


来源:且说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三星   手机厂商   华为   金融   战果   小米   牌照   战场   钱包   金融业务   流量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