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粒子波”理论的来龙去脉

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单元——“太极粒子波”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者甘永超把狄拉克1927年“经典电磁场按模式分解”推进到“经典电磁场按光子分解”——因为一个模式里还可能包含n个光子,故可以再分解为n份“电磁基波”,狄拉克当年的分解并不彻底。

于是,我们就在经典电磁场(由“电磁基波”叠加而成)与量子电磁场(由一群光子组成)之间建立起了它们基本单元(电磁基波←→光子)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波在结构单元上的粒子性(后来称之为‘第三种波粒二象性’)”——早在1995年之前我们就严格证明了每一份“电磁基波”的能量、动量、角动量都能与一个同频光子的能量、动量、角动量分别对应相等,从而,揭示了:

“第三种波粒二象性(波在结构上具有粒子性)”;

完成了“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揭示出微观客体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

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

由“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又得到了三个副产品:

“波粒二象关系式(简称‘甘永超公式’)”;

预言了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结构单元“太极粒子波”的存在;

预言了“巨光子炮”的存在;

此外,还揭开了“量子化过程的物理本质”以及“量子纠缠过程的物理本质”。

现在,这些理论已经得到三大不同类型的科学实践先后十次验证,还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文小刚“波也是粒子”的理论作为旁证。可以说文小刚与甘永超几乎同时揭示了“第三种波粒二象性”。

这些理论最直接的证据是“微型巨光子炮”已经成功——多个小光子可以合并成为一个大光子。

另外,我们还可以“亲眼看见”“太极粒子波”的两种表现——“电磁基波的真空凝聚现象”与“光子的真空喷射现象”——展现出“太极光子波”在它的两种状态——“真空环抱粒子态”与“粒子基波态”之间的转化,最直白地彰显、证实了“太极光子波”的存在(相比于“夸克”存在的证据要直接、真实一百倍。我们宁肯相信“太极粒子波”的存在也不愿意相信“夸克”的存在)。

最后,作为本理论的起点和理论基础——“经典电磁场按光子分解”也得到了数学上的理论(双甘定理)支持,等于又加上了一道双保险。

回首李政道、杨振宁“宇称不守恒”的验证(被吴健雄等一次性验证)以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验证(被爱丁顿等一次性验证),可以说,“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与“太极粒子波”理论经过十一次验证已经从一个“科学假说”转化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科学理论”。它已经被写进多本教科书中,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而流传后世……

三种波粒二象性中“波”与“粒子”的细微区别与联系

鐜颁唬绉戝涓湁鍝簺缁忓吀鐞嗚鏄腑鍥戒汉鎻愬嚭鏉ョ殑锛� - 鐭ヤ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太极   夸克   粒子   子波   基波   理论   电磁场   光子   来龙去脉   分解   电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