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斩获一二等奖

南都讯 记者李梓毅 通讯员广大宣 近日,记者从广州大学了解到,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参赛作品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据了解,这是该学院继2020年在该赛事上获得全国一等奖的突破后,再一次获得喜人的成绩。

一等奖作品“探索者——基于波动式推进的水下仿生海扁虫”。

二等奖作品 “蓝海卫士——基于刚柔灵活转换结构的海洋垃圾处理系统”。

其中,“探索者——基于波动式推进的水下仿生海扁虫”一作品获得一等奖、“蓝海卫士——基于刚柔灵活转换结构的海洋垃圾处理系统”获二等奖。据介绍,获奖团队针对仿生机械、生态修复领域存在困难问题,创新研制出相应的智能机器人,解决深海探测与海洋环境治理等问题,助力海洋工程装备发展。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学院长柳晶晶表示,此次获奖也是学院“三元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育人成效的体现,“三元协同”即研学协同、赛学协同、产学协同。

他介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刚成立时,师资基础较差,教学科研均相对薄弱,于是决定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2009年铆足劲申报了国家特色专业,并获得立项,开启了教学模式改革,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践方面逐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教研项目、教学管理均在学校表现出色。教学改革取得成果后,也促进了教师科研的发展,并反哺教学,又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深入,形成了成效显著的教学科研相长的共赢发展局面,逐渐凝练为“三元协同”育人机制。

学生在进行机构创新搭建。

该院大四学生梁家乔告诉记者,得益于“三元协同”,三年来,他参加了各类科技类赛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赛省赛金奖等,申请专利12件。

记者了解到,广州大学机电信息类专业相对年轻,但通过新工科建设,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在创新型机电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如,获“挑战杯”国赛特等奖、ARM ST创新大赛特等奖(全国冠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235项,申请专利289件,立项创新创业项目272项。连续10届均有学生获学校“十佳学生”,学生考研及出国深造率近三年翻两番。

图片:学校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广州大学   探索者   机械   机电   教学改革   水下   人才培养   工程学院   卫士   学子   海洋   电气   成绩   记者   大学生   作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