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依依墟里烟

我又一次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往常,逢年过节适逢假日,都要回一趟老家。踏着秋色,走进了承载着记忆的故乡。这座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每一次走近,都让我满怀感激。

闲暇静坐,若逢压抑和惶惑时,自然把思绪延伸到乡下,也会把身子安顿在乡间,去接受乡风的沐浴和洗礼,追忆和感悟远村的旷远与宁静。行走在乡间,那颗躁动的心能够安静如水。

和岷县乡村的许多地方一样,我的村庄坐落在小寨大山深处的褶皱里。沟道以“川”字形整齐排列着,我就生长在最前面的一条沟道。

进得沟来,但见石山高耸,两峰山峦一左一右挺拔俊秀,脚底水泥道路宽展展向前延伸。快到路的尽头,豁然开朗,瞧见村庄,俨然世外。沟道把村庄一分为二,一面向东,一面向西,村民依山而居。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秋日的天空湛蓝,透明、清澈而深邃。田野锦绣如画,庙儿河清亮明澈,坡上路边,该绿的绿了、绿得嫣然,该黄的黄了、黄得璀璨,该红的红了,红得热烈。大地像一幅引人入胜的工笔画,满溢着神秘与馥郁的韵致,那丰富而生动的斑斓内涵,闭着眼睛便是肆意绵延的醉人芬芳,把丰收的喜悦铺成山欢水笑。

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边,农户利用墙角、沟渠岸边、闲置空地,“见缝插绿”种上了杂花,此刻开得正是灿烂,在秋光里摇曳生姿。风一阵阵掠过,花朵一次次交头接耳,不小心地呼来蝴蝶在花间翻飞。透明的空气里,一切都不动声色,却迷住过客的双眼,让人们忍不住多瞥几眼,记住它鲜亮的色彩。

远山愈加深沉,披上了深色霞帔,庄重而静美,含蓄又内敛。村头庄尾,来来往往的,除了牛车,电三轮、小轿车也多了起来,一辆辆轻便地从身边掠过,洒下一串清脆的笛音和欢快的笑声,熟悉而陌生的乡音,扑面而来。

在这片土地上,我挖过野菜,拔过草,放过羊,牧过牛,犁过地,锄过田,割过麦……二十年时光与土地为伍,与耕牛为伴,故乡自然是我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引以为荣的骄傲和永久的牵绊。

我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很有故事的当属大青山,芳草连天绵延千里,既有天高云淡亦有草长莺飞。挖扎山、土门、楞哈山、碌碡旯只是人们所处艰苦生活环境的代名词。二弯梁、下扎坝才是哺育乡民的沃土,因为那里盛产蔓菁也生长当归,喂养多梦的岁月也抚慰生活的感动和缱绻的情怀。

生活的车轮总是平凡而热烈地向前推进。年轻人孝敬老人,也照看着跌跌撞撞学步的孩童;和美的夫妇奔劳在田间,亦抽闲外出务工;上学的儿童蹦蹦跳跳,也满怀憧憬和向往……所有的和睦时光如水静静流走,在一蔬一饭中不知不觉。所有的长慈幼孝日复一日,在山村里沉淀发酵,历久弥新。

田野上的万物记录着岁月,承载着风情和光阴的故事,从绿色青青到金黄澄澄,此时正静静地呈现出秋的沉稳,步入秋的诗行:金灿灿的麦穗籽粒饱满,当归在地膜下使劲生长,洋芋在垄里憨实浑圆,苹果挂满了枝头,在太阳下羞红了脸……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离开故乡,又回到故乡。我的心一直被农村人居环境的蝶变而震撼,被故乡的灯火可亲所吸引,曾经那炊烟飘荡的杂粮浓香,那溢满温情的难忘时光,那满身泥巴的酣畅淋漓,那风霜雨雪的历程过往,一次次让我感到温暖、宁静、踏实。

大山不语,绿水长流,五谷丰登,鸟巢安详,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今天的美好生活;也似一支画笔,描绘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我在村里徘徊,走了走、听了听、看了看又离开,正如这些年每次回来一样,心中都会增添一些美好的印象,然后带着一丝不舍和惆怅,悄悄离开。(郎佐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大青山   石山   乡音   碌碡   宽展   霞帔   沟道   籽粒   当归   乡间   田野   村庄   故乡   生长   时光   岁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