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利用-电动汽车和储能

为了让能源制造、输运和利用铁三角转动起来,光伏发电到特高压输电已经很清楚,未来的新能源电力怎么使用呢?很多人说未来新能源汽车会消耗大量的电力,我国工信部的规划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50%,考虑到总保有量,电力需求的增长也不会是一条陡峭的曲线。

为了改善光伏弃光率,我们需要采用储能装置将光伏发电存储起来。电动车和光伏储能目前广泛使用的都是高竞争力的锂离子电池。目前锂电池储能成本高达0.6~0.8元,这个价格比电价还高了一倍。但是莱特定律为大规模光伏储能指明了未来,锂电池大规模使用时,它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会继续大幅度降低。

电动车将会带动锂电池的海量需求,即使仅有1%的汽车销量从汽油动力转换为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量相对于全球智能手机都将增加一倍以上。电动车的普及,会导致电池成本的下降将重新加速。

简单总结下,随着电动车爆发带来的推动,储能成本将会持续下降,光伏+锂电池储能成本会不断降低,根据GTM数据,2012年到2017年电化学储能电站成本大幅下降78%。而且未来到2030年,储能成本会下降到1000元/kWh,我国大部分地区光储结合就能实现平价。

那个时候,中国的“光伏-特高压-新能源”三个产业,会让能源的“生产-传输-利用”的三角形成闭环,而且可以自我造血,不断正向加强。

新能源电动汽车一方面会促进光伏发电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宝贵机会。

强大的汽车产业从来都是工业强国的标配。中国有些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无法形成正向循环。在汽车行业,由于欧美起家早、底子深,产业链相互嵌套早已形成一个稳如磐石的汽车利益生态圈,这种强大的护城河导致中资选手即便单点实现突破,这对于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帮助不大。

过去一百年,汽车工业的窗口期只敞开过两次,第一次是上世纪20年代的福特T型流水线,第二次是70年代的丰田精益生产,前者催生了美国强大的汽车工业,彻底甩开了欧洲,而后者则让日本后来居上成为汽车新贵,直到今天仍然是日本经济的“护国柱石”。

而产业链重构的新能源汽车,就是第三次窗口,也是唯一一次让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此外,由于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全面电气化,由此衍生出了更多商业模式,让汽车这个行业第一次跟互联网、人工智能挂上了钩。从2013年至今,中国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总额超过3000亿,直接催生了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和市场。

中国的“生产-传输-利用”能源三角,背后是“光伏-特高压-电动车”这三个庞大的产业。目前我国的光伏发电和特高压已经笑傲全球,未来我们依靠新能源汽车暂居汽车领域的强国地位的时候,那会进一步提高大量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新能源   锂电池   电动车   中国   电动汽车   强大   成本   能源   未来   产业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