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如“电脑攒机”,新能源车企的“核心科技”只是造车壳?

总说中国在2014年选择踏上汽车新能源之路,是为了“弯道超车”。可是都过去8年了,8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否完成了“弯道超车”呢?有人说是“正在超车路上”也有人说是“超车失败,翻车了”。那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水平到底如何呢?是超车还是翻车?



格力铁娘子董明珠女士的那句“掌握核心科技”一直是笔者非常赞赏的。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只有自己拿捏住了最核心的技术,才有资格去制定标准,才有可能去反过来牵着那些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的鼻子,让他们跟着我们屁股转。


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

有核心电池技术的整车厂

凤毛麟角般存在!


那么,我国新能源车企,是否“掌握核心科技”了呢?最近和车迷们交流起“同质化”现象时,无意间聊到了这个话题。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核心科技无非就是“三大件”:底盘、发动机、变速箱。



电车时代,车企的核心技术就是“底盘+三电”。“三电”是:电池、电机、电控。电池方面,国内目前也只有比亚迪、长城(蜂巢易创)、广汽(巨湾技研)有属于自己集团的电池核心科技。而其他整车厂的电芯全部来自国内专业配套商,如宁德时代、力神、国轩高科、比克、欣旺达等等。


电机、电控的情况也不乐观

严重依赖“外包”解决方案

自己吃透的没几家


电机方面,好一点的用德国博世,或者联合电子,博格华纳,日本电产。普通一点的,用国产的精进电机(长城旗下的电机公司)、上海电驱动、浙江方正、上海大郡、合普动力……掰着手指头就那么几个巨头……国内也有个别企业自建了电机工厂,但电机的设计方案是花钱买的。



电控方面,电机控制器都是电机厂家自己直接配套好的。然后理论上来说,整车厂需要根据现成的电机系统(带有电机控制器)、和动力电池组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整车动力控制逻辑,以达到电机系统和动力电池之间的良好匹配。



但是就目前来说,国内可以买到的品牌电动汽车里,美国特斯拉、中国比亚迪有全套属于自己的整车电控体系,而其他品牌基本都依靠阿尔特汽车技术公司辅助开发。——如果你是汽车工程师,那不需要我告诉你阿尔特这个汽车行业幕后大佬的地位有多么德高望重。


除去“三电”,底盘方面

国内整车厂很少全面自己掌握


电池、电机、电控“电车三大件”全齐活了!那底盘怎么弄?底盘是一台车的基础,也是“平台”的具体承载体,相当于人体的骨架。没有底盘就没有汽车。但国内又有几家电动汽车品牌有自主设计,正向开发底盘的能力?



关于这个,我觉得都不需要我去列表了!上面刚提到过的汽车行业幕后大佬阿尔特,没听过的同学,去查一下阿尔特参与设计开发的车型就清楚了……从自主品牌,到一线合资品牌,从某些新势力们热卖的车型,到保有量超高的经久不衰的燃油车……



而直接关系到驾乘品质的底盘调教……这么说吧:至今不少口碑很好的国产车,底盘调教依然依赖国外。保时捷、莲花是“出镜率”最高的2个底盘工程技术咨询方,我想大家都很熟悉。


造电动汽车如电脑攒机

如果核心技术仅仅只是“外壳”

岂不是分分钟可以被取代?


你告诉我,国内的电车新势力们,“核心科技”到底还剩啥?是大屏幕?是语音识别?是智能互联,车联网,自动驾驶?这些东西确实很酷,很新潮。但别忘了,车的本质是机械。车本身的机械、电气、驱动这些底层的东西,却是传统汽车工业强国们坚持不懈潜心研究的。



而反观我国当前的新能源造车势力们,造车几乎沦为“电脑攒机”!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电源、显示器、音响、键盘、鼠标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是电脑主机厂(整机企业)生产的,都是从外面采购。



甚至连电脑金属机箱、键盘塑料外壳、显示器外壳都不是主机厂自己造的。主机厂只需要提供外观设计图,然后外设厂家就会源源不断的把产品运送到主机厂。至于主板(南北桥)、显卡、声卡、网卡等等东西的驱动程序,其实各家“板卡厂家”都有“共版驱动”。



所以电脑主机厂需要做的事情其实只有1件:将部件组装起来,然后贴一个商标。无非就是技术强一点的主机厂,自己会修改一下电路板,然后自己优化一下驱动……汽车企业要都是这么玩,那迟早得死!没有“核心科技”的企业,岂不是分分钟可以被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新能源   大佬   核心   科技   电车   底盘   电机   电池   主机   国内   电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