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正定 - 探访崇因寺残存一字琉璃照壁

探访崇因寺残存一字琉璃照壁

撰稿 | 李秀亭 张永波 贾庆利

崇因寺位于城内北门里路西,全称“护国崇因寺”,系正定“八大寺”之一,与著名的隆兴寺同为正定历史上的两座皇家寺院。早在1951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专程来正定视察文物,指示要精心保护好隆兴寺、崇因寺、天宁寺、开元寺、临济寺、广惠寺等古文物群。而今,上述文物古迹中除崇因寺外,其它均已得到妥善保护与修缮。然做为皇家敕修梵刹的崇因寺先是于1959年将毗卢佛殿等文物迁入隆兴寺内;又于上世纪90年代因恒山东路的开通被拦腰截断,现寺院仅存北端的藏经楼和南端的残一字形照壁。

关于崇因寺,光绪元年《正定县志》有记:“崇因寺明万历丁未僧无疑募建。”“明万历丁未”即万历三十五年(1607)。万历三十七年(1609)“圣旨碑”碑阴记:“粤崇因禅林,古之天王兰若,罹兵燹兴废弗稽於何代也。今安圆迴三级千佛金像,我当今皇上同圣母慈圣皇太后老娘娘御製所造。今展拓重修建四方大殿......”据此可知,崇因寺自万历三十五年(1607)创建,历经万历皇帝及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的重金扶持而兴盛。鼎盛时期的崇因寺布局严整,错落有致,主要建筑依中轴线布局,自南而北依次为:琉璃照壁、山门、天王殿、毗卢佛殿、藏经楼等。

入清以后,乾隆皇帝先后于四十六年、五十一年、五十七年三次驾临崇因寺。四十六年(1781)三月初一,乾隆帝携三世章嘉国师于隆兴寺举行重修工竣庆赞开光法事,瞻礼之暇首访崇因寺,目睹寺院“禅宇荒芜,经幢就圮,爰发帑命吏重葺。”重修工程于乾隆五十年(1785)告竣。从乾隆五十年(1785)直隶总督刘峨《正定府重修崇因寺工竣请赏碑文匾额奏》中所附的竣工图可知,崇因寺东西宽约61.2米,南北长约173.7米。前后四进院落,房屋百间,西跨院建一关帝庙;寺内、外建照壁六座:一是北门里路东“振华胡同”的位置与原崇因寺路西牌楼相对而立的隔街照壁;二是西跨院关帝庙南北走向、东西走向照壁各一座;三是山门两侧建有八字形撇山照壁两座;四是山门殿南一字形琉璃照壁一座。现仅存山门殿南一字形琉璃照壁。

崇因寺作为皇家敕修丛林,虽不及宋初奉敕扩建的隆兴寺规模宏阔,但亦是雕梁画栋、气象庄严,一度成为僧徒云集之所,香火鼎盛,声名远播。至清后期,在国力渐衰的情况下仍保持着北方佛教名寺的地位。

自1950年始,崇因寺先后被北京军区军需后勤部鞋厂、国家地质探矿技工学校、正定二中、教师进修学校等多家单位占用。寺内众多文物遗存大多已不在原址:1959年,寺内毘卢佛殿及万历皇帝与慈圣皇太后御制的铜铸毘卢佛、御马监太监何朝虔造敕赐崇因寺铜钟、天王殿内原供铜铸韦驮均移至隆兴寺保存;明万历三十七年刻立的“圣旨”碑曾于50年代当做今常山公园门前胜利桥桥面,80年代石桥重修时拆下后藏于隆兴寺等等。崇因寺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更令人痛惜的是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崇因寺又一次遭受重创,20世纪90年代恒山东路的开通,彻底将崇因寺南北拦腰截为两段。至此,崇因寺再无昔日之盛貌,仅有最南端残存照壁和北端明代藏经楼为这座皇家寺院的重要遗存。

崇因寺藏经楼系正定现存唯一一座明代二层楼阁式建筑,时为敬奉珍藏明万历皇帝和慈圣皇太后颁赐崇因寺僧众的678函大藏经而建。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怀支持下,藏经楼得到了及时的保护与修缮,并于2018年2月14日晋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8月,在北门里街道路提升拓宽改造中,除在该街南段路东发现了清乾隆皇帝御书的“敕修崇因寺”残石匾额外,位于最南端的残存照壁也自老街旧巷突显出来。该照壁做为崇因寺的建筑遗存和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又是怎样的一个现状呢?

2021年11月4日,笔者等人对崇因寺残存影壁进行了认真详细的探访、勘察、测量。

崇因寺残存一字琉璃照壁东西向立于北门里与恒山东路十字路口西侧、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家属楼院内南侧。由院内可看到照壁北面保存状况。该照壁现仅存完好的石须弥座式壁座和青砖草砌的残存壁身及壁身下端一段琉璃砖线枋子,照壁顶部、山面装饰及其它主要构件如马蹄磉、柱子、额枋、耳子、壁心和岔角装饰图案等皆不存。须弥座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角构成,自束腰处上下对称,系明清时期官式石砌须弥座标准形制。圭角处刻素线卷云纹,束腰四转角设玛瑙柱子,上饰联珠纹和如意云纹,雕工精良,简约大气。壁身尚可见菱花形壁心和三角形岔角留下的形状痕迹。由于照壁中后部位置紧靠照壁现砌筑一南北向影壁,所以要测量照壁长度需分段进行。通过测量得知,石须弥座式壁座长16.15、高1.26、宽1.35米。残存壁身长16.1、高2.1、厚1.2米。

琉璃照壁现状

而照壁南面地势明显高于北面,原曾建有民房且以照壁当做后山墙使用。2017年,依照正定古城保护项目规划,将照壁南面部分旧房拆除。照壁南面大部露出,西半部墙体被滑秸墙面覆盖,壁顶已失,中心菱花形壁心轮廓和两块照壁最初的红色墙皮隐约可见,东半部仍被一临街未拆除旧房遮挡。由于地势较高,致使壁座部分全部被掩埋。

崇因寺一字琉璃照壁虽已无往昔高大华美之貌,但从其残存之现状亦可想见当年足以与名刹隆兴寺外一字照壁相媲美,崇因寺这座皇家寺院的威严与隆盛可见一斑。

因该照壁毁坏时代较早,相关资料保存无几。因此,崇因寺残存照壁完整时的壁顶为何种形式?南北两面壁心和四岔角装饰什么图案?照壁的始建年代是明还是清?近日,笔者为解满腹疑团,调查走访多日,诸疑惑一一得解。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1966年文革时期,崇因寺曾遭遇人为因素的破坏,有人将壁心二龙戏珠和四岔角的琉璃砖雕揭取下来搬走了,但不知放置于何地。

壁心琉璃砖雕是否为二龙戏珠图案?具明代风格还是清代风格?几经周折,终于寻得一帧崇因寺南端琉璃照壁壁心旧照,据文物专家分析,此照应系1965年拍摄。是迄今看到的唯一一张与崇因寺残存一字琉璃照壁相关的图片资料,故弥足珍贵。有幸见之,实有如获至宝之感。

此照为一方二寸黑白照,主图为二龙戏珠,但亦可看到局部壁身和壁顶,壁身为糙砖软心刷红浆作法。壁顶与隆兴寺清代一字琉璃照壁相近,据崇因寺敕建、敕修规格分析,寺院照壁的壁顶亦应为同类建筑中最高等级的绿琉璃庑殿顶形制。四岔角也应饰绿琉璃拼砌的牡丹花图案。

菱花形壁心为高浮雕琉璃砖拼砌的二龙戏珠图案。以海水和祥云为地,二龙一升一降,首尾相交,凌空嬉戏中心的一火焰宝珠。二龙体态略显粗壮,口大张,发呈绺状前飘,具祥瑞特征的如意形鼻和轮状爪显现,具有明代龙的特征。再者,乾隆五十年(1785)三月初十直隶总督刘峨《正定府重修崇因寺工竣请赏碑文匾额奏》中记“......正定城内崇因寺建自前明,年久坍塌。乾隆四十六年奉旨发内帑银三万两重加修建,于四十七年内兴工......山门外新建碑亭一座......”,新建建筑中并未提到此照壁。另外,按寺院建筑规制和照壁“明代时特别流行”的说法及龙的特征综合分析,崇因寺一字形残存照壁当为明代万历年间遗存。

此巨型照壁自明万历年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400余年一直矗立于崇因寺南端,与山门殿前相对,作为寺院屏障以别内外,与殿阁、院落高低错落,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013年8月24日,总书记对正定古城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近几年来正定古城保护工作。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崇因寺藏经楼于2018年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性修缮,而与之相隔140米的正定古城现存体量最大的唯一的一座明代照壁既是记录正定佛教寺院及崇因寺兴衰史的文物建筑载体,也是研究正定寺院建筑特征的重要实例,该照壁所处的环境及现状定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给予有效的保护。期待这座足以彰显皇家寺院气势的古照壁以其巍峨之姿早日矗立于古城大地!(照壁老照片由崔伟丽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正定   照壁   隆兴   恒山   琉璃   乾隆   山门   寺院   万历   明代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