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憋屈钉子户”:要6套房加1亿,霸路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2015年的一天夜里,上海沪亭北路上的一辆小汽车,突然风驰电掣地冲进了张新国家的院子。

刺耳的紧急刹车声,让张新国一家感到一阵阵心悸。

又是一起交通事故。

前两天,他刚协助交警处理过发生在他家门前的一起交通事故,今天又来一起。

多年来,这一路段频繁发生的事故,张新国每次都要去交管部门协助调查,实在让他不胜其烦。

但这些事故,大都是因为他家这栋坐落在马路中央的房子引起的,他有义务配合调查。

那么,他家的房子为什么会盖在马路中央呢?

这里频频发生交通事故,他为什么不赶快搬离这个是非之地?

事情,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1996年,家住上海松江区九亭的张新国,花了20万,在自家的屋顶上,又加盖了一下,变成了一栋3层小洋楼。

那时候,当地的大部分人住的都是平房。

而他家的洋楼,就成了那一带最耀眼的明珠。

平时2楼和3楼住人,一楼还有门面可以租出去赚钱,光租费一年就有5万。

远近村民每当走到他家跟前时,总是挪不开眼,看了又看,满是艳羡的神情。

众邻里的羡慕,让张新国心里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拥有这栋“独领风骚”的小楼,成了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后来,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外来人口拥入了这个国际大都市。

2000年左右时,九里亭还是个郊区,这里的房租相对便宜,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里租房住了下来。

随着人口和车辆的增多,人均住宅面积变得越来越小。

由于私搭乱建,原先的马路也变得拥挤不堪,路面损毁极其严重。

一到下雨,这里积水很深,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

2003年,政府要在张新国家所在的上海松江区沪亭北路,拟定扩修一条马路。

原先狭窄的马路,都将要重新修建加宽,这里的居民要全部搬离。

听说要拆迁,那些住房条件不好的居民都兴奋不已。

毕竟这里太拥挤了,他们巴不得早点换一个地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张新国家虽然住房不成问题,但这里整体环境还是不尽如人意,所以,他们也希望这里拆迁。

因为拆迁不仅能拿到好几套新房,还有拆迁款、临时安家费及后期装修款。

张新国想,以他家的住房面积,怎么也能分到面积更大的房子,钱数上也会多分一点的吧。

但事实,却不像他想的那样。

当时,拆迁办和开发商的政策,是按照宅基地证和家里的男孩数量,来分配房子的数量。

一份有效宅基证和一个男孩,能分得大、中、小3套房子,共280平米。

还有一套多子女政策补偿房120平米,以及230万拆迁款和40万后期装修补助。

而女孩是没有分房名额的。

张新国家有一儿一女,按政策,只能分到4套房子和相应的拆迁款、装修补助费。

这让他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本以为,凭自家房屋的面积和恢宏气派一定会多分到房子,但现在按照硬性规定,这些一点也不顶用。

那些没有他家房子大、房子破烂不堪,但儿子比他家多的,都比他家分得多。

这更让他心里结结实实长了个疙瘩。

更让他想不通的是,他知道的一户人家,其中一个儿子都走丢了好多年,报上儿子的名字,还多分了大、中、小3套房子。

既然人家走丢的男孩都能分到房子,那现在自己为已到婚龄的女儿要一套房子,总是可以的吧?

然而,开发商的政策是硬性规定,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你个人的要求而破坏规则!

他找到开发商,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开放商直接就拒绝了。

这让他感到气愤:

“这政策太死板了,简直太不人性化了!”

政策是人定的,也要有人情味,要有温度。

自己家这个情况,就不能通融通融吗?

一个政策,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而张新国却是最愁的那一个。

欢喜的人们很快搬走了, 只有愁烦的张新国一家,还固执地坚守在那里。

既然拼儿子拼女儿他没有优势,那宅基地证他可是有2张的。

一张是岳父的名字,就是现在住的这座房子的证书。

还有另一张1951年的,但是这张1951年的老旧证书,开发商并不认可。

他们只承认1991年以后认定的新的宅基地证。

这让张新国像是吃了一只蚂蚱一样地硌心。

他不认他们的理,他要想办法保护自己的利益。

他学会了上网查资料,跑档案局,还经常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旁听关于拆迁补偿的案子积累经验。

之后,他又反复找到开发商和拆迁办,要他们承认他家1951年的宅基地证,但依然是屡次碰壁。

找得多了,人家也烦了。

最后,他被拆迁办晾在那里,不闻不问。

开发商和拆迁办的冷漠,让张新国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坚定:“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

当拆迁办再次上门动员他搬离时,他心里的火苗一下子就窜了出来,张口就要3个亿。

否则,谁也别想动他一块砖!

他的无理要求,也让拆迁办束手无策,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谁也不妥协。

所以,事情就搁在了那里。

但无论张新国答不答应搬迁,修路工程都是要正常进行的。

而马路扩建到他家这个地段的时候,只好从他家的屋前绕了过去,4车道到这里变成了2车道。

从此,张新国一家开始真正睡在了马路上。

然而,睡马路的日子可不好过。

自从他家所在的这条路变成大马路后,他们家就没有安宁过。

因为马路到了这里突然变窄造成拥堵,不耐烦的司机们不断地使劲摁响喇叭,此起彼伏,让人听了心率加快,平添一种紧迫感。

更让人心焦的是,白天黑夜,不分时间,这个路段的噪音比其他地方都更胜一筹,片刻得不到安静。

除了噪音,还有大货车经过时的强烈震动。

每当大货车经过张新国家路段时,连地面都在抖动。

夜里睡在床上,床也跟着晃动,不亚于一次地震。

这些情况日日夜夜伴随着他们,一家人越来越焦虑不安。

除了精神上的折磨,还有心理上的恐惧。

这里也是事故高发区,频繁发生车祸,让他们一家人诚惶诚恐。

有一天夜里,一阵巨响把一家人惊醒,他们知道,一定又是发生了一场车祸。

张新国知道,第二天,他又得协助交警处理这个事故了。

之前,张新国已经协助交警处理过多起这样的事故,有时看到惨烈的现场,他的心里也很难过。

在这里出事的,多是那些不熟悉这里路况的司机。

每次看到一栋“庞然大物”横亘在马路中央,他们都气得破口大骂。

有时,他们甚至直接下车跑去敲打张新国家窗户辱骂。

而他们家只能闭紧门户,不敢回应。

一家人的生活因为这房子变得焦头烂额。

张新国的岳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突发心脏病去世的。

而他爱人则抱怨:

“这里简直就不是人住的地方!”

这一系列情况,让张新国和家人对这份当初的坚持慢慢动摇了。

而周边一些利民的政策,比如准备修建的医院、学校、菜场等项目,因他家的问题没解决,就不能修建。

居民们心里不爽,张新国也心有不安,觉得愧对大家,因为自己个人的利益而损害了大家的利益。

原来的街坊邻居,也有意无意地到他家串门,炫耀他们宽敞明亮的电梯房,便利的交通,方便的生活环境……

这些,都让张新国压抑的心无处安放。

夜深人静时,他总在思考着自己这些年的付出值不值得。

另一方面,张新国的年龄也越来越大。

退休后的这些年没好好享受过生活,净处理这些糟心的事了,他不想再僵持下去,耗不起了。

但他又不能拉下脸主动去找开发商谈判,在他的心里,真希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公平合理地解决这些事情。

2016年,这个人出现了。

那时,沪亭北路九里亭社区成立了动迁办,由陆辉担任动迁办主任。

他一上任,就听说当地有一个“钉子户”张新国特别难对付,于是便决定和另一个工作人员亲自上门,去了解一下实情。

开始时,陆辉每次登门拜访,都只是和张新国唠家常,关心他们的身体、问候小朋友们的学习情况,从不提搬迁的事。

这种真诚的交流沟通很快打动了张新国。

一来二去的,张新国对陆辉主任,由开始的戒备到熟悉,再到敞开心扉。

他把自己一家人这些年住在马路上的生活和心里的苦楚,全部倾吐给了陆辉主任。

陆辉主任和他深入谈了2个多小时,分析了搬或不搬的结果。

不搬,法院会启动强拆程序,他家也许只能拿到1套房子;


同意搬离,他家还是享受当初一样的拆迁政策。

最终,张新国听从了陆辉的建议,并很快签了协议,同意搬离。

这次他能这么爽快,用他的话说,陆辉主任从他的角度替他考虑,给了他信任。

自己的一口气终于疏通了,心里舒坦了,事情就好解决了。

这样,张新国搬迁这件事这次很快解决了。

按照和以前一样的政策,他共分得4套房子,外加270万的拆迁补偿款。

2017年,张新国为它耗费了太多心血的房子,在两台挖掘机的轰隆声中,很快变成了一堆碎片和瓦砾。

盘踞公路14年的“碉堡”总算是解决了。

其实张新国飙到最后,并没有多得到好处。

当时他说,他已经不在乎分得多少房子和钱了,他想争的就是一口气。

而这一争,就争了14年!

14年,他们全家人心里受了多少憋屈和外界的各种侵扰,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14年,外界把他们当成了另类,讽刺、挖苦、谩骂,精神上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14年“睡马路”的日子让他们一家人吃尽了苦头,但却有苦说不出。

如果当初张新国能理性地考虑这件事:

开发商和拆迁办的政策是统一的,对事不对人,自己不会吃亏,但也别想“偷巧”,任何人都不能游离于规则之外,不能特殊……

也许,他就不会这么拧巴了14年。

当一件事,已经铁板钉钉改变不了的时候,再一根筋到底,那就是和自己作对了。

人生不长,我们也都该学得豁达一些,对这个世界,心怀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愿我们都能学会退一步,适时给生活松绑,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来源:本文转载自砍柴书院(ID:kanchaishuyuan)。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不限于表达自我,也不止于赚钱养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松江区   上海   宅基地   憋屈   路段   钉子户   套房   他家   开发商   马路   事故   家人   儿子   主任   事情   房子   政策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