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 开创量子信息科学

10月4日,在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屏幕上显示奖项得主阿兰·阿斯佩(左)、约翰·克劳泽(中)和安东·蔡林格的照片。 新华社发

新华社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三位获奖者在量子纠缠实验方面都有重要贡献。量子纠缠是指,在量子力学中处于纠缠态的两个或多个粒子,即便分开很远距离,有些状态也会表现得像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实验结果“为基于量子信息的新技术扫清了道路”,目前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和量子保密通信方面已有大量相关研究。

公报说,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上有一个著名的贝尔不等式,如果它始终成立,那么量子力学可能被其他理论替代。为此,许多量子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违反贝尔不等式的验证,克劳泽提出了一个利用处于纠缠态的光子的实验,其结果可以违反贝尔不等式,阿斯佩进一步填补了克劳泽实验中的重要漏洞。蔡林格进行了更多实验,并且其团队还利用量子纠缠展示了量子隐形传态,即有关量子态的传输。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托尔斯·汉斯·汉森在现场解读获奖成果时展示了一张含有中国量子卫星的图片,其上显示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洲际量子通信实验。他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在量子卫星和量子通信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量子通信卫星图彰显了物理学的国际合作,也体现了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贡献”。

阿斯佩1947年出生于法国,目前为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和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教授;克劳泽1942年出生于美国,目前就职于他自己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始的一家公司;蔡林格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目前为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

三名科学家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90万美元)奖金。

链接

近五年物理学奖得主名单

●2021年 因对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与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分享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0年 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因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他们分享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9年 因在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贡献,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与来自瑞士的科学家米歇尔·马约尔、迪迪埃·奎洛兹被授予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 因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发明,发明光镊的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阿瑟·阿什金,与发明啁啾脉冲放大技术(CPA)的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被授予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7年 因对LIGO探测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和引力波探测的决定性贡献,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被授予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贝尔   不等式   量子   奥地利   诺贝尔   瑞典   美国   中国   科学家   科学   物理学奖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