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美国传出4个坏消息!下一个“黑天鹅”可能要来

最近拜登特别忙,中期选举、援乌抗俄,还要解释自己在公开场合越来越频繁的“怪异举止”……可谓是焦头烂额。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美国又传出了四个坏消息!

第一个坏消息:美国国债首次突破31万亿美元

美国财政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国债总额创纪录地突破31万亿美元,正在逼近31.4万亿美元的法定上限。资料显示,自1960年以来,美国国会已经提高政府债务上限近80次,为了避免债务违约,这次可能会继续提高。

截至10月3日,美国债务31.1万亿美元,其中公众持有24.3万亿美元,超过2021年23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下来每个美国家庭负债23.6万美元,每人负债9.3万美元。造成如此债台高筑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1、平抑通货膨胀,美国硬着头皮强推加息政策,美元强势上涨,利率的飙升引发国债购买狂潮,大大增加了政府债务;有机构预计,未来10年美国将会多支付1万亿美元的利息。

2、应对疫情冲击,拜登从去年开始已经签署了数个万亿美元规模的纾困法案,然而美国仍然没能从疫情中完全恢复过来。

3、多次推动减税和扩大支出,严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比如2.3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1.8万亿美元的教育救助计划、4000亿美元的减免学贷政策、2800亿美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等等,就连总统竞选,都要花费超过140亿美元。

4、拜登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并没有有效降低赤字,专家分析称,美国的债务正以每个季度1万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即便如此拜登仍在不断借款。

一个接一个的项目,无节制无计划的支出终于导致财政不堪重负,目前美国的医保还能撑6年,社保只能撑13年,钱花完了怎么办至今没有对策。

对民众和企业来说,借贷成本上升、福利水平相对下降,生活生产成本增加;对政府来说,消费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人们逐渐失去对美元偿债能力的信心。

在最坏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债务违约,要么继续提高债务上限,要么就只能无限量化宽松,而这将导致更高的通胀,继而引发世界金融海啸。

中国目前持有9000亿美债,是第二大债权国,已经连续7个月减持,有意优化外汇结构,就是为了降低卷入美国债务危机的风险。

看似美元不断升值,一旦美国经济回暖,通胀和贬值随之而来,购买美元的真实回报可能为负,所以此时购买美债不见得是稳赚,无论是民众还是政府都承受着比较大的风险

为了降低受美国政策变化以及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许多国家早早地都开始减持美债,并开启“去美元化”进程,俄罗斯最近就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10月3日,人民币交易额在莫斯科交易所首次超越美元,成为该所最大外币,有力挑战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俄罗斯也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相信会有更多国家效仿。

第二个坏消息:欧佩克+减产,国际油价大涨,美国偷油又被抓

10月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计划将减产最多200万桶/日,占全球供应量的1%。从沙特和俄罗斯的意思来看,至少也会减产100万桶/日,受此影响国际油价连续两日上涨3%

在能源紧缺的大环境下,欧佩克+减产势必导致国际油价上涨,此前拜登亲自出访中东地区,就是为了说服沙特增加原油产量,现在反而遭受“背刺”。

油价上涨一直是拜登头疼的问题,马上就要进入中期选举,平抑物价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拜登的得分,为此拜登不得不扩大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虽然此举能在短期内平抑油价,但也可能造成长期的生产供应缺口

对欧佩克+成员国来说,适当保留产能是完全必要的,因为俄乌冲突颇有升级的趋势,随着欧美对俄罗斯施行石油限价令,世界石油市场将会出现巨大缺口,欧佩克+必须早做打算,提前应对。

而对欧美国家来说,油价上升无疑会加剧能源短缺和通胀高企的问题,拜登本来就在中东碰过壁,这次恐怕会旧仇新怨一起算,制裁、干涉一起招呼中东产油国,在石油问题上,美国从来不吃亏,欧佩克+国家应该做好准备。

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已经下降到4.34亿桶,仅够维持不到4周,除了加大产能、到处求增产,还有一招美国用得也是相当熟练——强取豪夺!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美军不断采盗叙利亚的石油,每天都有大量的油罐车运向伊拉克。据叙利亚官员统计,美国平均每天盗取石油6.6万桶,占总产量的80%,2011~2022年间叙利亚石油天然气损失高达1070亿美元。

第三个坏消息:飓风侵袭,后院失火

据美国CNN报道,有史以来最强飓风之一的“伊恩”登陆佛罗里达,已经造成至少109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500亿美元,当地经济下滑2%~3%,可能还会让全国第三季度GDP下降0.3%

飓风还造成了洪水等次生灾害,导致大范围停电、基础设施被毁,居民被困、无淡水可用,失业等等,预计伤亡的人数还将进一步上升。

就在佛罗里达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时候,拜登此时却不在国内,而是飞赴海外属地当波多黎各,帮助当地应对飓风“菲奥娜”造成的损失。

波多黎各位于加勒比海,属于美国的“后院”,此前遭遇飓风袭击,导致全岛断电,岛民怨声载道,为了平息民愤,拜登亲自到访,还附上了一张6000万美金的支票帮助当地政府应对灾情。

然而波多黎各人民并不领情,反而抗议美国引入的私营电力商鲁玛能源公司剥夺了人们的用电自由。据了解,鲁玛能源公司是全岛唯一的电力运营商,由美国和加拿大出资设立,该公司的灾难式运营造成全岛频繁断电,引发三百多万民众群情激愤。

美国推行的新经济改革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设立的公司却在吸食当地民众的血肉。更过分的是,美国又不让波多黎各独立,也不让其作为一个州加入美国,当地民众并没有选举权。

虽然波多黎各多次举行公投,但只要美国国会不批,波多黎各就永远无法实现“美国梦”。

第四个坏消息: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美国策划袭击“北溪”管道

距离“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已经有些日子了,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一直互泼脏水。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欧洲和俄罗斯都不会获益,只有美国提高了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暗示美国是破坏管道的真凶。

面对俄罗斯以及国际社会的猜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居然大方承认此事件是“机遇”,为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能迫使欧洲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相当于承认了“犯罪动机”。

就在官方打口水仗的时候,美国又被国内学者“出卖”了。著名经济专家萨克斯在彭博社的直播间声称是美国炸了“北溪管道”,引发轩然大波。

据了解,萨克斯先是表达了对核战争的忧虑,希望美国能与俄罗斯达成协议,结束战争;随后又将矛头指向了美国,直言其就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幕后黑手。另外俄媒也称在“北溪”管道发生泄漏的前一天夜里,美军直升机出现在了附近上空飞行。

短短几天时间,噩耗频传,备战中期选举的拜登再一次“压力山大”,看似关联不大的事件,却交织起了一个关乎美国政府公信力的巨大隐患

债台高筑,人们将逐渐失去对美元的信心;油价上涨,拜登将失去国内民众的信心;偷油被抓,美国国际声誉再次扣分;出访波多黎各,暴露出美国对“后院”的压迫;被本国学者“捅刀”,反映出国内外对美国的普遍不信任。

或许失去外界的信任,还能凭霸权暂时维系美国的地位;但失去国内民众的信任,拜登政府将面临巨大的选举压力。长此以往,美国终将败光大国信誉和人心,内不稳而外忧患,下一个“黑天鹅”事件可能很快会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波多黎各   美国   叙利亚   欧佩克   俄罗斯   飓风   债务   民众   管道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