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写给逝去的年华

九月九日,重阳节,让人感怀的时节。

曾经忆兄弟情怀,现在道桑榆未晚。#头条创作挑战赛#​#金粉社区#​#历史#​

曾经致敬老前辈,而今也步入了老同志行列。

年轻时,热衷于闯世界,总想出去看看。

爱热闹,心性未定,常常会想起发小兄弟一起走过的日子。

岁月流逝,逐渐成熟。父母成为最大的牵挂,而每逢假期这种惦念加倍增长。

有幸能回到家乡工作,父母膝前,共享天伦。

深刻体味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重阳,重温两首传世经典的诗句。

其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其二: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人们谁不忧虑老呢?老了有谁来同情可怜!身体消瘦了,腰带便不断缩短,头发稀疏了,帽子自然歪偏。抛开书本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常用艾灸治病,是为了适应晚年。经事多了,还能更加懂得事理;阅历人生,就像看惯流水波澜。细细想来,这辈子都算幸运了,只要悟通这一点,心里就会觉得坦然,不要说我们已经到了晚年,你看,太阳下山前还会彩霞满天。

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是已过花甲之年的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答诗。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现出一种对衰老的消极悲观情绪。刘禹锡则借绚丽的晚霞为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积极精神。


白居易来诗如下:

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莫道   艾灸   花甲之年   字书   桑榆   重阳节   重阳   晚年   异乡   年华   父母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