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阳!西安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今天是

国庆节假期的第4天

也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我们的节日——重阳”

起源于汉长安城




农历九月初九

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九是阳数

因而重九亦叫“重阳”

若追溯重阳节的起源

可以发现

↓↓↓

《长安志》中有汉代京城长安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汉代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记载: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以此可证明

西汉时期已形成了

相对固定的重阳习俗

因此,也可以说

重阳节始于汉代长安

而后在唐代被确定为正式节日



你看

诗词里的重阳

每个字里都有化不开的浓情

↓↓↓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九九重阳日

敬老、尊老、爱老、助老

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岁月有痕

关爱无声

近年来

西安大力推进

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让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成色更足

↓↓↓



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其中“打造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明确,要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让儿童快乐成长、老人颐养天年。同时提出,要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2022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包括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推进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养老事业。



对此,我市通过开展

“五个专项行动”

重点抓好20项重点任务落实

努力打造

具有西安特色养老服务样板

↓↓↓


聚焦设施供给,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


聚焦服务品质,开展养老服务功能提升行动


聚焦服务质量,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聚焦产业发展,开展养老服务市场发展行动


聚焦要素支撑,开展养老服务要素保障行动




小布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我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636个,其中养老院143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05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55个,累计建成各类养老床位6.7万张,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





在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方面,西安于2022年6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聚焦设施供给,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广覆盖、成体系、均衡化布局。预计到今年底,全市还将新建、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站31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2个,举全市之力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圈”,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不断推进全市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流年不弃桑榆老

登高常相望

岁岁映重阳


最后,以金灿灿的祝福

愿所有老年群体

吉祥长寿

幸福安康

(责编:李佳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西安   重阳   西安市   茱萸   长安   重阳节   汉代   老年人   我市   设施   幸福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