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即将揭晓,女性科学家会否获奖?


诺奖开奖周热闹非凡,“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颁给了遗传学,物理学再次给与了量子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每年最难预测的化学奖花落谁家?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热门人选。

在诺贝尔化学奖百余年历史上,一共有7位女性获奖,少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2人,多于物理学的4人。

今年的“引文桂冠奖”中,出现了著名华裔科学家鲍哲南的身影,也使得这位女性科学家进入了诺奖的热门候选名单。

鲍哲南教授,是国际柔性电子领域专家。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K.K.Lee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学会会士。

她的研究的范围包括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纳米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有机和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传感材料、有机半导体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纸、人工电子皮肤。

她的研究成果为下一代基于有机光电材料的柔性电子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和技术支撑,她开创了有机电子材料的分子设计概念,使柔性电子电路和显示器件成为可能。而她最负盛名的工作之一,是人造皮肤的相关研究,在医疗设备、能源存储和环境应用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

今年诺贝尔奖“风向标”——沃尔夫奖(Wolf Prize)化学领域的奖项,也出现了女性科学家身影,分别颁发给普林斯顿大学的邦尼·巴斯勒(Bonnie L. Bassler)教授、斯坦福大学的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教授,以表彰她们在理解细胞通讯的化学原理方面、在发明化学方法来研究细胞通讯过程中糖类、脂质以及蛋白质的作用方面所做的开创性贡献。同时获奖的还有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本杰明·F·克拉瓦特(Benjamin F. Cravatt III)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普林斯顿大学的邦尼·巴斯勒(Bonnie L. Bassler)教授也上了今年的“引文桂冠奖”荣誉榜,和她因为同一个原因“研究通过群体感应——这一通过化学沟通协调的系统,进行细菌的基因表达调控”上榜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授埃弗里特·彼得·格林伯格(E. Peter Greenberg)

另一位早已在“候选名单”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能源杰出冠名讲座教授、卡夫利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学家杨培东教授,他也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老朋友”。因其“通过半导体纳米线和纳米线光子学的变革性进展,为应对全球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挑战开辟了新的视野”而获得2015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

杨培东教授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图:The WLA Forum

杨培东教授在半导体纳米线、原子组装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并有望应用于一系列高技术设备,如微型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到晶体管、计算机电路、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他在半导体纳米线和异质结构的研究中采用创新性合成和装配工艺、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基于纳米线的光电、热电、太阳能转化和纳米流体之中。从研制出第一个纳米导线激光器,到现在设计纳米导线太阳能电池,杨培东领导的团队在纳米导线光子学研究领域取得多个重大突破。

因为对纳米光子学的贡献,包括研制出第一个纳米导线激光器,他43岁获得2014年“引文桂冠奖”。和他同一年获得“引文桂冠奖”的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教授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杨培东教授因“开创性纳米颗粒太阳能电池和人工光合作用”而获得“非常规能源”的提名,是获得“全球能源奖”的首位华人。

和鲍哲南教授和杨培东教授同在材料领域的奥马尔·亚基(Omar Yaghi)藤田诚(Makoto Fujita)多年来因为研发了多孔金属-有机骨架结构获奖呼声一直很高。

奥马尔·亚基教授

亚基教授曾多次出席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分享他的科研成果。他开拓了网状化学——一个全新的化学领域,它涉及通过牢固的键将分子结构单元缝合在一起以形成开放框架。他最知名的工作是设计和生产新型化合物、金属有机框架 (MOFs) 、沸石亚米达唑框架 (ZI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这些材料在氢和甲烷的储存、碳捕获和转换、从沙漠空气中获取水以及催化等方面非常有用。他将这一领域称为“网状化学”,并将其定义为“通过强键将分子构建块拼接成扩展结构”。他也是分子编织的先驱,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种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编织的材料(COF-505)。

能源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近年来诺奖颁发的风向来看,奖项奖励的领域和成果与现实问题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对能源方面的化学解决方案或许值得格外关注。

此外“点击化学”的创始人巴瑞·夏普莱斯(Barry Sharpless)是否可能“二次获奖”?也是多年以来大家反复提及的问题。

在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只有居里夫人(Marie Curie)、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和弗雷德里克·桑格尔(Frederick Sanger)三人曾经两次获得科学奖。其中只有桑格尔是1958年和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此后40余年,再无科学家能在诺奖化学奖“梅开二度”。

在现今曾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中,美国化学家巴瑞·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被认为最有可能再度获得诺奖。凭借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方面的贡献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后,夏普莱斯开拓了一个全新领域——点击化学

点击化学的概念对化学合成领域有很大的贡献,在药物开发和生物医用材料等的诸多领域中,它已经成为最为有用和吸引人的合成理念之一。今年夏普莱斯也将来沪出席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巴瑞·夏普莱斯 | WLA Forum

10月5日,2022年最后一个自然科学奖项获奖人是谁,一起静候结果揭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诺贝尔   科学家   引文   美国   纳米   教授   能源   领域   化学   材料   女性   化学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