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去放牧-(1)


汽车一路向西飞速行驶,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带疾速后退,坐在车中感觉还有些不太真实。是啊,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在连续一个多月的心身疲惫之后正想放松一下,陈团就召集四家游。遗憾平淡和英子两家早有安排不能同行,不过,对旅游从不缺乏兴致的我们来说,两家游同样惬意。

“我用我自己的流浪,换一个在你心里放马的地方,像那游牧的人们一样,把寂寞忧伤都赶到天上……”丰满清晰的车载音响播放着齐旦布的《游牧时光》。那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高亢豪放,略带忧伤而又充满张力的歌声,如一缕清风拂过心田。这些美妙音符将我们带去一个纯净圣洁的地方,让红尘三千事的所有浮华与落寞彻底消弭,让心灵去放牧,尽情享受“风和自由”。


深灰黑的高速公路像一条充满魔力的带子,拽着甲壳虫似的汽车缓缓冲出热浪的包裹,在绿浪起伏的崇山峻岭中穿行。旅途的快乐也随之荡漾。

途经全长10.9公里,由6座隧道组成的喇叭河隧道群,每个隧道之间距离很近,露天地段都是用防护顶棚连接,据说这是雅康高速的创新之举。夏天,它能防止路面的积水;冬天,它能防止路面积雪、积冰起到保温作用,避免了隧道内外因温差过大而引起的车辆挡风玻璃起雾;同时它还能起到阻挡沙石落下的作用……虽说行进的车辆在每个隧道群之间的防护棚下一晃而过,但它人性而又科学的设计如车内滚动播放的歌曲一样,“让爱的旅途都充满阳光……”。


掀起隧道之旅高潮的是15分钟就能穿越的二郎山隧道。它全长13.4公里,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和甘孜州的交界处,隧道口的洞门设计最具强烈藏式建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记得第一次同“两个2群”的朋友们游经此地时,大家兴奋至极特意在洞口前合影留念,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也难掩心中的激动。

1950年初,人民解放军第18军的官兵等10万余人,历经5年在海拔4000多米的二郎山,忍受着物资供应的不足,克服建凿工具的落后和高山缺氧等困难,最终以牺牲4000多人为代价,硬生生地在高原“禁区”劈开了一条连接川藏的生命线。为了爬上陡峭的山坡,不得不拐出38个Z字形急弯。当地有句谚语:“车过二郎山,像进鬼门关;侥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不知道这种说法有没有夸张,但如果在翻越二郎山遇到极端天气时,这应该是一点也不夸张的。随着“川藏第一险,天堑二郎山”隧道的通车,我们再也不用去感受38道拐的惊险,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去经受生与死的考验。这38道拐如今仍是川藏线上的一个重要地标,是一座展现当年官兵修筑二郎山精神的不朽丰碑,更是一部伟大而悲壮的史诗。轻轻抚摸着二郎山隧道洞口前右侧,那块高耸的巨石上刻着为歌颂勇士们而作的《歌唱二郎山》的曲谱和歌词,不禁令人思绪万千。


都说人生要有仪式感,人们以二郎山隧道那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作为装饰,向当年官兵和所有川藏线上的建设者们致敬!那星空、蓝天、白云是献给他们的最高礼赞!行驶在这美轮美奂的隧道里,由衷的自豪感随着灯光的变换而澎湃。

“吓死人的二郎山”已经成为往事,“翻死人的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线上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虽说九曲十八弯的公路像“多”字的笔画一样在山间弯弯绕绕,但宽阔平坦的路面让你感觉不到山路的惊险,感受更多的是翻越折多山的惊奇:“山下穿纱,山顶穿貂。”一年四季的温差变化居然可以在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内去领略。随着盘山公路越来越高,气温也越来越低下起了小雨,连绵的群峰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不知不觉中,车外的小雨变成了零零星星的雪花。


在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顶,“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站在山顶抚今追昔,恍然有一种古人“西行路漫漫”千里奔波之苍凉。好在翻过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藏区,路途中的“游牧时光”也告一段落。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多山   雅安市   高山   温差   全长   洞口   官兵   路面   隧道   川藏   心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