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一个中国伞业之乡

郸城——“中国伞业之乡”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截至目前,郸城高新区集聚有伞业企业106家,从业人员10000多人,年产值达9亿元。其中最大的一家企业年产塑胶环保雨伞2000万把,占据60%的日本伞业市场。制伞业已成为郸城县一条振兴县域经济的新路子,在乡村设有201个加工点,辐射2000多个班组,增加近万个就业岗位,使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月工资达2500元,每年增加收入4亿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强大基础。

为帮助制伞行业迅速壮大,郸城建设占地1000亩的伞业产业园,积极承接浙江省、福建省以及深圳市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完善产业链条。一期用地476亩,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包括22栋标准化厂房和会展中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交易市场、职工公寓等服务设施。

短短几年,郸城为什么能够打造出制伞产业呢?

一是变现机遇。郸城充分发挥郸城15万人在外从事制伞行业这一优势,把握东南沿海伞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培育县域经济伞业新动能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组成上百人的党政考察招商团,县四大班子亲自带队,先后6次赴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走访和调研,向全国伞业行业成功人士发送产业发展邀请函,推介郸城、招才引智、招商引资、谋求共赢,重点发展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制伞龙头企业。

二是筑巢引凤。第一时间配套建设了集职工公寓、员工餐厅、超市、餐厅、洗浴、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可容纳5000人居住生活的第三综合服务中心,同时,配备了公交车站,行政服务大厅,创业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完善的配套设施为职工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解决了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制定出台支持伞业发展专门的优惠政策,企业自主筹资建设厂房,用地价格均为每亩6万元,租用政府建设厂房的租金每平方米每月收取6元,落地入驻伞业产业园的每个制伞产业链条中前10个项目,前3年缴纳税金地方留成部分100%给予奖励,后2年50%给予奖励。同时,在出口创汇、企业出国考察、展览所飞机票、产品认证费、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和企业招工培训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惠补贴。

三是激发人才动能。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坚持多措并举,大力加强伞业产业园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让其有身份、有地位、有归属感。对在县城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凭相关证明办理落户手续,其直系亲属是农业户口的,可办理“农转非”并随其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其子女就学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对待,免收转学手续费、借读费等;凡在异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回乡创业农民工,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其工龄和缴费年限,接续社会保险手续,并享受城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相关优惠政策。对在伞业产业园创业且带动能力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人士,推荐他们在村“两委”中任职,既增强了回乡创业人员的荣誉感,又激发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热情。

四是做好服务。对在伞业产业园开办的企业成立联审联批办公室,开通“商情快车”,设置重点项目受理窗口,实行“保姆式”服务和全程代办制,各种手续不出服务大厅就能办齐,真正做到了企业与群众零接触、部门为企业服务零距离、行政审批费用零成本的“三个零”承诺。积极协调金融、人社等部门为伞业产业园企业提供无息贷款,给予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在租用厂房、职工公寓等方面给予政策性的倾斜,为创业创新提供了强劲的政策支持。

郸城制伞名扬全国,他们还积极开展推介活动,邀请中国日杂协会副理事长肖卓玲、中国伞业协会副会长陈彤,中国台湾制伞工会会长曾长松,以及全国各地100多家伞业企业家对郸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考察,并举行了中国伞业发展座谈会,进一步叫响了郸城制伞产业发展的知名度。

郸城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高新区将以伞业产业园为龙头,进一步壮大制伞产业,力争三至五年内全县新增伞业企业500家以上,年产值达30亿元左右,利税3亿元以上,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20%以上,努力打造“中国伞业之乡”,成为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主战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主渠道、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动力。(李保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中国   郸城   河南   回乡   高新区   成功人士   产业园   乡村   厂房   职工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