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民娶日本女俘虏,乡村生活一辈子,晚年才知妻子是日本贵族

一个人、一个国家在历史的洪流下,时运起伏,兴衰难料。

有些人事的偶遇,却成就一段精彩的佳话故事。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最终结束了给中国带来无尽苦难的侵略战争,但留在中国的日本人不能一夜之间撤回家乡。据史料记载,当时有数百万日本遗弃人员留在中国。他们只能依靠自己,自寻出路。

大宫静子是当时未能回国的日本人之一。1943年,刚刚才17岁的大宫静子。就在日本鼓励参战政策的宣传下,被父亲送上战场当护士。临行前,被彻底洗了脑的父亲还郑重要求女儿,胜则还乡,败则亡。于是她跟随日本军队来到上海又到缅甸。两年后,日本战败投降,中国远征军攻破了缅甸日本基地。而大宫静子和其他还活着的日本人一样,成了俘虏。

当时,虽然中国内地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但远征军仍有任务,因此战争仍在继续。由于伤亡人数众多,军队急需护士。有医疗护理经验的大宫静子被军队注意到,进入远征医院,再次成为护士。在这段时间里,她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人刘云达。

刘云达是一位来自四川的农民青年。爆发抗日战争后,为了保家卫国,刘云达和同乡青年一起参军,成为中国远征部队的一员战士。刘运达经常看到这位年仅19岁的日本女孩在异国他乡,为我方伤员忙前忙后地包扎伤口,瘦小的身影让刘云达不禁动了怜悯之心。善良的刘云达一有时间就和大宫静子聊天,大宫静子也很喜欢这位憨厚的小战士。随着两人越来越熟悉,渐渐情系彼此,虽然身份相差悬殊,但当时远征军的领导却十分开明,表示支持他们的爱情。在战友的见证下,两人结为夫妻。

远征军回国后,原本有机会回到日本的大宫,还是决定和丈夫一起回到刘云达四川农村老家,改名为莫元辉,过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平凡农民家庭生活。起初,由于她的国籍,人们总是在背后议论她,避开她,但她的善良、勤奋和热情逐渐打动了周围邻居。她慢慢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对夫妇后来还有了三个孩子,多年来一家人相亲相爱。

战后,日本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宫静子的父亲大宫一雄是一位日本贵族,战后,他抓住机会下海经商,资产达数亿元。不幸的是,他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在战斗中牺牲了,另外一个精神失常,因此没有人继承他庞大的家族企业。他抱着一丝希望,想在中国找到他的女儿。

1972年,中日恢复i建交关系。大宫静子的父亲大宫一熊成为中日友好协会会长。他向我国方面寻求帮助。经过有关人员的大力帮助下,中方协助寻找人员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四川乡村一位名叫莫元辉的妇女。

1978年,大宫静子在中国农村生活了30多年。这一天,村主任来到她家询问她的一些日本家族信息。当她得知父亲在一直寻找她时,她带着复杂的感情,留下了眼泪。虽然她在中国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但她还是很想念家乡,所以她开始准备回家。虽然刘云达心里很舍不得,但嘴上一句反对的话也没说,最终他还是把妻子送到了返回日本的火车上。

两年后,在大宫静子多次写信催促下,刘云达和他的孩子也去了趟日本。直到那时,他才知道他妻子的日本贵族身份。当他上流社会打扮的妻子来找他时,他几乎认不出她来。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刘云达仍然感到很不舒服。大宫静子看在眼里,一段时间后,毅然地陪着丈夫回到四川老家,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的儿子留在日本继承家庭财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里最浪漫的爱情描述,而刘云达夫妇则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当大宫静子成为战俘时,她的丈夫冲破了世俗的刻板印象,爱上了他;大宫静子恢复贵族身份后,从未放弃过一个农民的丈夫。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手从没有放开,一起守护着那心中的爱。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日本   缅甸   贵族   妻子   远征军   日本人   俘虏   晚年   中国   乡村   护士   丈夫   父亲   日本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