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新能源产业,是我国角逐世界的关键之战


新能源产业

今年前9月,新能源汽车继续势不可挡,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5.5万辆,同比增长202.1%,无论是从整车角度还是从上下游配套产业来看,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销份额,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正是由于存在着一批批优秀的民族车企,才让人们对国产汽车那真是另眼相看。在这轮汽车市场争夺战中,无论是传统豪强,还是新锐势力,各自都加快了“油改电”的步伐,争取早日拿到第一方阵的入场券,这里面要属我们中国品牌格外耀眼。


以前我们谈到国产车,给人的印象就是廉价、松散、三大件不行,那时候只有没钱才考虑买国产车,有点钱的甚至借钱也要买辆合资车,因为开出去有面啊。在当时燃油车兴盛的时候,如果你想特立独行搞新能源,那不是说明你有眼光,只能说你在这行混得不行,就连特斯拉当年也同样被人瞧不上,那时无几人会相信新能源汽车能有如今的规模。


没几人相信说明还是有人相信的啊,我们的高层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相信。在我们还在为买自行车犯愁的时候,高层就已经开始布局十几、二十年后的事。其实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在上个世纪末就提上日程,早在1992年钱学森就写信给当时国务院副总理,信中提到:“我国汽车工业应跳过用汽柴油,直接进入新能源阶段,我们不应再等待,要迎头赶上,力争直接进入汽车的新时代!”你看啊,那个年代钱老专门提及此事,说明当时我们在燃油车领域是真的看不到希望,不换赛道不行了。


好在当时的高层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并为此组织过相关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并在“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安排了“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可即便高层有此意愿,但碍于当时国内造车实力实在是太多落后,拥有整车建造能力并且完全控股的车企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来看,研究新能源汽车这项工程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那真是很难很难,因此该项目被暂时搁置。

时间来到了2000年,这一年科技部聘任万钢,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此后,以万钢为组长的专家组提出了“三纵三横”的总体战略,这一战略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驶入了快车道。


2008年发生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2009年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时,我们的高层就已经敏锐地发觉,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即将走下坡路,而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逐步崛起,所以届时将不可避免地与欧美国家发生碰撞。那当下我们就必须提前为自己谋划一条新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量要足够大,要能有效发挥我们现有的优势,同时还能减轻我们的劣势,想来也只有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条路可以走。毕竟我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球领先的特高压技术以及巨大的汽车市场潜力,所以无论从电力的生产到传输,再到市场消耗,我们都具有优势,并且还能逐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想来要打破西方人的铁饭碗,发展新能源汽车真是唯一的选择。


这一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同时开始大力扶持光伏产业。从那时起,国家开始不断投入大量的市场补贴,即便知道存在骗补行为,但我们的政策依旧没有中断。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一批如比亚迪、宁德时代、蔚来等颇具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

影响国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一路我们走得有多艰辛!

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果全指望市场来推动,那发展壮大的时间肯定很漫长,特别是产业发展的初期,政策的支持尤为重要,这在动力电池领域同样适用。


我们知道日本是动力电池最早发展的国家之一,在上世纪末松下就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供应商,并且之后成为特斯拉的独家供应商,但后来由于松下自身的战略问题以及日本汽车界的内耗,导致了松下在动力电池领域逐渐被中韩两国所超越。


后来的韩国政府更是举全国之力来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一度使得韩国企业在这块领域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份额。比如LG和三星,LG很早就进入动力电池领域,背靠韩国政府支持,很快就跻身动力电池“三巨头”,接着LG便联合三星开始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逐个展开“猎杀”。

2015年10月22日,三星西安工厂竣工,随后几天LG南京工厂竣工,这两家韩国企业凭借着技术优势以及价格战,打的宁德时代那时候市场占有率不足一成。以至于当时国内大部分车企,都与这两家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眼看自己的孩子被打成这样,国家再不出手,妄想着指望市场来自由竞争,那估计后来,在动力电池领域就没咱中国啥事了。所以此时工信部及时发布了一份白名单,这份白名称有着比较明显的保护倾向,之后也被人们称为动力电池版的“限韩令”,通过白名单,国内电池企业是终于能够喘口气,为后来的一步步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影响国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一路我们走得有多艰辛!

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排名中,前十名中国占有6席,前二十名中占据15席,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34.8%,换句话说,全球每三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配套宁德时代的电池,他的海外收入也由过去的4.37%上升到今年的21.38%。同时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日本松下,位居第三。


所以说,一家企业的发展甚至是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通过多年的努力,以日本为首的汽车强国,他手中的铁饭碗已经被我们打碎了两个,一个是手机产业,另一个是家电产业,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打碎日本最后的一个铁饭碗,那就是汽车产业;彼时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享受这大好的百年福利。

当未来的某一天,行走在国外的街头时,看见中国品牌汽车穿梭在他们的马路上,那我们也将挺起胸膛,自豪地说声:“瞧,那是我们国家生产的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三星   新能源   宁德   产业   日本   中国   布局   领域   关键   国家   汽车   动力电池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