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特色美景,十一假期可以这样玩转北京潮流公园

天高云淡,风爽气清,芦花摇曳,柿叶殷红。北京的秋,用老舍的话说,“便是天堂”。

每年十一假期,正是游园的好时候。今年,全市响应就地过节,减少出京的倡导,市民们可以选择有特色的公园,畅游赏景。

记者特意选取了北京市三座公园,去看看他们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碌些什么,会让公园在黄金周期间,呈现出哪些特色美景。

北海赏菊 早小菊先迎客

个不高、花不大,却绽放出绚烂的色彩,紧紧簇拥在一起。“这就是国庆早小菊,每年一到国庆节,都是最重要的盆花之一,大家应该都熟悉。” 北海公园标本菊传统养殖技法第五代传承人刘宁,正在精心照料早小菊。这些鲜艳的菊花,将代表北海公园的养菊传统,在十一节期间,率先迎客。

刘宁和国庆早小菊

中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清寒傲骨,自古被文人推崇,属花中四君子之一(梅兰竹菊)。在秋季,中国人不但喜欢赏菊,还会食菊、品菊花酒。北海公园现存精品品种菊1000余种,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种植资源保留地。从1980年开始,这里每年都举办菊花展。

北海公园菊花的盛花期一般从每年10月下旬开始,目前是菊花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水、肥。菊艺师们,将传统肥料和化肥相结合。传统肥料主要由麻酱渣和马掌(马指甲)混合发酵而成。“传统肥料中丰富的微量元素,会让菊花开得更艳丽。”

在花棚内,菊艺师深蹲着,俯身弯腰,小心翼翼地照料着盆里的菊花。施肥、浇水、打药、去侧芽、剥蕾……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细致入微。“菊花就像小婴儿一样,一天也离不开人。”刘宁说话的时候,甚至都压低声调,整个花棚里非常安静。此时的菊花,不会说话,甚至连花都还没开,但菊艺师们会通过菊花叶片的“肢体语言”,获知它们的需求。

叶片蔫了,可能是渴了。叶片薄了,可能是缺肥。叶片发黄,可能是水大了。菊艺师每天的工作对象,就是这些沉默又敏感的菊花。刘宁说,这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北海公园一代又一代菊艺师,传承到我这里,是第五代,我们对菊花栽培技艺的追求从未止步。”

每年菊花展,北海公园都会展出栽培史百年以上的传统品种。“这些传统品种,以现在的审美,可能看上去很平常。但是历史文化价值非凡。有些还非常难养育,更需要体现我们的技艺。”北海公园也会展出近些年新培育的品种。比如,以“秋桔晚红”和 “钟声”分别作为父母本培育出的“琼华沸海”,在北京世园会上取得了栽培技术特等奖。

“80后”刘宁如今已经是团队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其他同事都是“90后”。这么年轻的队伍,在全国菊艺界也非常罕见。无论刮风下雨、高温严寒,只要菊花有需求,菊艺师们随时可能丢下手边的事、家里的活,第一时间赶到公园照看菊花。

从十一假期开始,菊艺师们的劳动成果,将逐渐展示在游园市民眼前。而且刘宁说,随着北海公园不断将养菊知识送进社区,越来越多的爱菊之人涌现,精致的菊花不止在公园中,还出现在更多家庭的阳台、小院中。

麋鹿苑 观麋鹿家族相处之道

“嗫……”不远处的小河边,一只小麋鹿发出轻轻的叫声。正在麋鹿苑内日常巡视的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科普部部长宋苑,停下电瓶车观察。“嘿,这小鹿,早就断奶了呀,怎么还撒起娇来。”

麋鹿苑,地处大兴区。1900年,麋鹿从这里消失,在它的原产地绝迹。1985年,麋鹿苑建成,从欧洲迎回了这一独特物种。麋鹿种群在此繁衍壮大,恢复活力。现在,麋鹿苑被南海子公园“包围”,是中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在北海公园可以赏花,到麋鹿苑就可以观察野生动物。

游客从南海子公园进入,找到麋鹿苑的入口,就可以近距离观察麋鹿等野生动物。作为曾经的皇家猎苑,麋鹿苑在重建之后,尽最大努力维持着野生动物们贴近原始的散养状态。

在这里,游客能随时偶遇孔雀带着子女散步。在这里,游客可以看见咫尺之外,成群的鸿雁在水边嬉戏。在这里,曾经濒临灭绝的麋鹿,以家族的形式,悠闲生活着。

宋苑日常的工作,除了巡视、科普,还有不断地向公众介绍如何近距离观察又不打扰野生动物。“十一期间,金秋时节,麋鹿苑内自然风光是非常适宜游览的。树木、花草,秋色丰富。野生动物的话,游客们可以看到他们自然生活的状态。但是,一定记住,不要去打扰他们的生活。”

在麋鹿苑,游客们游览时突然遇到迎面大摇大摆走过来的孔雀,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宋苑提醒,千万不要投喂苑内的野生动物。“我们随身携带的食物,是不适合野生动物食用的。现在这个季节,自然界提供的食物很丰富,而且我们工作人员也会按计划给它们补充食物。”

游客可以在麋鹿苑内租用游览电瓶车,更充分地观察野生动物。但宋苑也提醒,不要在野生动物活动的区域随意停车,避免惊扰它们,破坏它们的生活节奏。

龙潭中湖公园 焕新周岁

龙潭中湖公园是崭新的,它在2021年9月24日正式开园,刚过周岁生日。

龙潭中湖公园是怀旧的,它的前身是北京游乐园,1984年竣工,是很多北京人的童年回忆。

龙潭中湖公园品牌策划部于雯雯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公园内现在保存着的摩天轮,是她当初每次进园,都欢笑着奔向的目标。2020年这里启动改造重建,于雯雯也跟着团队一起进驻。“北京游乐园2011年就拆除了,我再进到这里的时候,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个大园子还在,陌生的是里面的样貌变化很大。”

走在焕新周岁的龙潭中湖公园内,依然能看到作为标志景观的摩天轮。尽管不再转动,但摩天轮依然是打卡拍照的热门景观。有老年人结着伴,穿着鲜艳的衣裳,带着摄影师,在此拍照留念。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妻,来此共享愉悦时光。有集体出游的一大家子,同享天伦之乐。

十一期间,龙潭中湖公园的摩天轮将点亮夜景灯光。如果天气好,能见度佳,甚至可以从相机取景器里同时捕捉到摩天轮灯光和远处CBD的璀璨灯火。此外,公园内体现潮玩元素的皮划艇、水面蹦床、小龙人火车、摇滚金刚等游艺项目,也将开放。潮流色彩浓厚的EN COFFEE、运动生活馆、北平机器等餐饮休闲配套设施,将提供服务。

龙潭中湖公园的改造,采用了全新的运营模式,由东城区属国有企业来运营,主打健康潮运动。而且从改造伊始,就积极听取来自市民的声音。于雯雯说,时至今日,公园依然在不断与游客、市民保持沟通,随时准备增添大家喜闻乐见的项目。

漫步龙潭中湖,这个既有传统又崭新亮相的公园,似乎总能给人以惊喜。这里刚刚承办了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青春之夜”荣誉盛典。通过光影的流转,让摩天巨轮转动,仿佛带领现场所有人,穿越回了1984年。

不远的未来,定向越野、户外露营等项目都将按部就班地在龙潭中湖公园中呈现,游客们有机会在这个还在成长的公园中,发现更多欢乐。

温馨提示:

预约门票:记者走访的这三个公园,都提示游客,最好提前进行门票预约,避免门票约满,空跑一趟。三家公园的官方公众号都提供门票预约服务。

防疫措施:三家公园也都提醒游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游园过程中佩戴口罩。

绿色出行:十一假期游客流量大,前往公园推荐采用绿色出行的方式,节能环保,并且避免停车拥挤耽误游园时间。

文明游园:公园内的花草树木、野生动物、设备设施,都是所有游客共同的朋友,提倡文明游园,避免破坏园内环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毅

流程编辑:u00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北京   龙潭   公园   北海   麋鹿   摩天轮   野生动物   美景   菊花   假期   潮流   游客   传统   记者   特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