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与外界发生矛盾时,为自己强加责任,认为错在自己。和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归咎于旁人,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的体现。

在人生道路上,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和什么人负责,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难题。“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却想要躲开这种痛苦。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是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和上司。为了躲开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选择意味着痛苦,但至少可以“两害相权取其轻”。

大多数人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去为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是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作为成年人,我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会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牺牲品。

忠于事实是自律的原则。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如果地图信息失真,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在于需要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的内容准确翔实。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也是造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为“移情”: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环境。

逃避现实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逐渐克服现实的痛苦,及时修改自己的地图,逐步成长。我们必须忠于事实,尽管这会带来暂时的痛苦,但远比沉湎于虚假的舒适中要好。我们必须忍受暂时的不适感,追求事实而不是假象,并承受这一过程的痛苦。要让心灵获得成长,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完全忠于事实。

完全忠于事实的生活,意味着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地严格地自我反省,将思考与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忠于事实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

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当,“保持平衡”,这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但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渡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顺利地进入更加成熟的心智发展阶段。

“兼容并包”,是“保持平衡”这一原则的一个子类型。“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兼容并包的道理在于,你获得的永远比放弃的多。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放弃的痛苦是死亡的痛苦,但是旧事物的死亡带来的是新事物的诞生。死亡的痛苦与诞生的痛苦是同一回事。生与死,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要建立新的观念与理论,旧有的观念与理论就必须死去。

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兼容并包   心智   观念   事实   痛苦   现实   自我   地图   人生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