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来个北京小众游,坐上画舫沿慈禧老佛爷足迹去趟颐和园吧

咱们都知道慈禧老佛爷喜欢住在颐和园,那么慈禧是怎么从紫禁城到颐和园的呢?

感谢北京水务在1999年对北京水系的治理,今天也让我们有机会像慈禧老佛爷一样坐上画舫去趟颐和园,感受一下长河两岸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北京的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慈禧老佛爷的出行线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慈禧在宫中过了浴佛节后,先坐车出西直门,在高粱桥外的倚虹堂码头上船,过白石桥,在紫竹院的紫御湾下船,紫竹院设有行宫,并到万寿寺礼佛,然后换大船沿长河逆流而上,经麦钟桥到颐和园的绣漪桥进入昆明湖,观西堤六桥,赏乾隆八景到达万寿山并在昆明湖的东北角上岸,入住乐寿堂。

因此,南长河整治后,人们习惯把这条游船线路称之为“慈禧水道”!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来到北京展览馆的后湖,准备从这里的“皇帝码头”上船,感受一下慈禧老佛爷的待遇,从梦寐以求的长河御道进入颐和园。遗憾的是皇帝码头已停运,改在动物园码头上船,既然到动物园码头也要在紫竹院的紫御湾码头换船,那就直接到紫竹院坐船吧!

看着这蓝天碧水的北京展览馆后湖,必须拍张照片。

北展后湖

也许你会问,慈禧要去万寿寺礼佛需要下船,我们为啥也要在紫竹院换船?

其实,慈禧和我们都是一个原因下船的!

我们都知道北京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无论是西山之水还是后来的京密引水都先注入昆明湖,然后从昆明湖东南口的绣漪桥出,进入京密引水渠的昆玉段(昆明湖到玉渊潭),昆玉段在蓝靛厂出个分支,折向东,这个分支就是南长河。因此,昆明湖的水位要比长河水位高,另外,船逆向行驶,并且长河水道比昆玉段水道窄很多,紫竹院下游河道就更窄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设计了广源上闸和广源下闸,通过两闸截断水流,并通过广源上闸两侧的水兽向这个紫御湾这个葫芦区域注水,当水位高于昆明湖水位后,打开闸门,船顺流而下。由于上游河道变宽,慈禧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便换上更大的船去颐和园。

当我们从紫竹院北门进入向右前往紫御湾码头的路上,就能看到窄窄的河道且有闸门。

这就是紫御湾

这座桥叫“泓”,右边这个水面便是紫御湾码头,左边便是窄窄的南长河水道,所以,从动物园来的游船在这里也要换船。当然,因为现在都是动力船,逆流而上根本不是问题,但是河道宽窄还是很有制约的。

看,紫御湾码头多漂亮,前面的房子就是行宫,以及紫竹禅院,明代这里是万寿寺的下院。

从紫御湾码头登上画舫,开启慈禧老佛爷的游船之旅。(从紫御湾码头到颐和园,单程100元,往返150元。卖票时间:早上10:00到下午4:00,一小时一班)

初秋天气,微风习习,阳光正好,长河两岸“绿柳翠成行,碧幕连天际”,碧水幽幽,画舫悠悠,十里长河,那种美哉真是体验了才知道啊!

最先通过的是广源闸,确切地说是“广源上闸”,当年慈禧御舟进入紫御湾后,就是通过这两个水兽向闸内注水抬高水位的。只是目前广源下闸的位置专家众说纷纭。

广源闸可不一般,是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修建元大都水系时所建,引昌平白浮泉到昆明湖,再入通惠河。因此,广源闸被称为“运河第一闸”。

元代的广源闸,以及明清重修,都是单孔闸,闸墙两端镶嵌两个汉白玉石雕兽头。1999年京城水系治理,为了增加行船能力,在闸南又增修了一孔,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两孔的广源闸。

广源闸

再往前便是万寿寺,经过几年的维修,现在作为北京艺术博物馆,于2022年9月16日对外开放,看现在还有许多维修垃圾还没有清运。

万寿寺年代更早,建于唐,名“聚瑟寺”。明万历年间改为“万寿寺”,清顺治、康熙、乾隆、光绪等多有修葺,1894年作为慈禧行宫,因为那里有个酷似慈禧的观音佛像,让慈禧甚是喜欢,所以慈禧每每去颐和园,都要在此礼佛。慈禧的“老佛爷”的称号,也因此被叫开了。

万寿寺掠影

再往前便是“麦种桥”,始建于明代。当地老百姓曾叫“埋钟桥”,传说当年永乐大钟悬挂在万寿寺内,没两年就卧在地上,直到乾隆年间才移到了大钟寺。这附近还有个“麦庄村”,各种谐音啊!

1998年,北京治理京城水系疏浚长河时,发现了麦钟桥遗址,于是就在该址上仿赵州桥建造了这座双曲拱桥。

再往前便是长河闸,调节南长河的水位,是保障城区安全的重要屏障。

液压式闸门,可从上落下

过了长河闸就是南长河和昆玉段交汇处,大家称之为“长河湾”,照片左边东向是长河,前方南向是昆玉段直达玉渊潭。顺便说一下,北京城市水系主要是这两个渠道,南长河过紫竹院直达北护城河,昆玉段通过玉渊潭直达南护城河,就是这两条河将城市河湖串联起来。

游船拐入昆玉段,水面马上宽阔许多。回头看,初秋的长河湾,碧水弯弯,柳树茵茵,一朵白云不偏不倚恰在两河口之上。蓝天碧水之间,画舫悠悠,突然感觉还是不如慈禧老佛爷,要是没有这“嘟嘟”的马达声,是不是更美?

长河湾

南水北调的水进入昆明湖,让北京的水源更丰沛,看着这悠悠碧水,心里真是舒坦!

好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网上说从北展后湖上船到颐和园要60分钟,但是从紫竹院上船到颐和园如意门也就30分钟,不会把在紫竹院走路的时间也算上了吧?总之,很快就从长春桥下看到了颐和园南门的如意门。

看,码头下,还能看到颐和园的绣漪桥。

我们还是不如慈禧老佛爷,此票价不含昆明湖游,你得先买颐和园门票进入,再买颐和园昆明湖的船票才能享受昆明湖荡舟看西堤六桥,赏乾隆八景。

进入如意门,你会发现昆明湖西南有一条专门水渠与昆玉段相连,而昆明湖东南口的绣漪桥前的绣漪闸又与昆玉段相连,调节着彼此的水位。

如果买往返船票,可以上午坐船到颐和园,在颐和园玩够了,下午4:30之前再返回紫竹院,我下午来的,只能草草看看颐和园。

颐和园,不愧为皇家园林,什么时候来都会让你心旷神怡。

神兽踏亭

因为买的往返船票,忙忙地去赶4:30的末班船,得,慈禧老佛起驾回宫!

说是“慈禧水道”,其实南长河这水道的历史可久远了。

西周时,永定河主流从八宝山以北向东流,过紫竹院、什刹海,沿着今天坝河方向而行。

春秋到西汉时,从什刹海改向南,经三海至天坛东出外城向东南流(此时,永定河叫灅水)。

约公元180年,东汉时期,永定河再次改道,彻底脱离了紫竹院、什刹海、三海,改经蓟城南,流向凉水河方向。改道后的永定河故道,由于有裂隙泉水溢出形成了以紫竹院为源头的“高粱河”。

时至金代,为了解决漕运问题,将连接高粱河上源和瓮山泊(昆明湖)水系之间的海淀台地凿通,实现现在完整的玉泉山水系。

解放后,北京对京城水系不断治理,将进入昆明湖的河道叫“北长河”,出昆明湖的绣漪闸的河道称“南长河”。

由此可见,这条南长河水道不仅是慈禧专用,而是各朝帝妃游玩的御道,不过慈禧32次去颐和园,以数量取胜罢了。

回到紫竹院,夕阳正好,紫竹院的湖景也很美哟!

紫竹院南湖

2022年9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颐和园   永定河   老佛爷   昆明湖   北京   慈禧   画舫   小众   水系   水位   国庆节   长河   码头   足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